谈谈喝酒,说说抽烟

按个人的总结来说,喝酒大抵分为三种方式。第一,属于蜻蜓点水型,就是和吃饭一样,大家喝上几口,饭吃饱了,酒也喝好了,无伤大雅也不伤身体,这样喝酒的人大多是老年人,这种把酒融入生活中是我所提倡的。第二,属于猛虎下山型,酒桌上努力拼酒、劝酒,唯恐你不醉,几个人你一瓶我一瓶,你喝一杯我喝一杯,拼得就是酒量与胆识,不过就是能体会那种爽快与痛快带来的快乐,所以这样喝酒的人大多是蛮多的,而且都是年轻人,可能这也是当下年轻人喝酒的一种方式。第三种,小鸡炖蘑菇型,几个好久不见的同学或者朋友坐在一起吃顿饭喝个酒,借着酒性说说心里话,说说以前好玩的事,谈谈以前班里的女生是否嫁人,或者想一下以后该干嘛。这样的氛围喝酒人数是不宜多的,三五知心好久即可,喝着喝着,聊着聊着,这时再点上一两根香烟那就再好不过了,天亮了都不知道,意犹未尽,我觉得喝酒的最高目的就是于此,不过这样的方式是可遇不可求的。

谈到喝酒,酒品是不能不谈的,有很多人会把一个人的酒量作为衡量一个人酒品好坏的标准,有这种想法的人可得改变一下观点了。酒量是说一个人能喝多少酒,是以量来计算与衡量的,而酒品说的是一个人在喝酒过程中或者喝酒后所有的种种表现,具体表现为有没有随地小便,耍酒疯,胡言乱语,或者说喝到中途借故逃跑的,如果有这些表现的我都认为是酒品不好,这也是我最不喜欢的酒桌行为了。如果一个人不怎么能喝酒,不过你什么时候叫他,他都陪你喝,直到把他喝趴为止,喝醉了就睡觉。那如果一个人能够有白酒两斤半,啤酒随便灌这样的酒量,但是酒品不行,大话谎话说得天花乱坠,一次两次还行,多次就会令人厌烦了,反观前者,倒是让我们敬佩与喜欢。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喝酒这方面上,我们当然没有李太白的豪情,不过在得意之时,比如获奖、高升、结婚生子等等都是得意之事,喜庆之事,这时酒便充当了生活中的润滑剂了,好像也只有酒才能体现出当时高兴得意的心情。不过人多的话喝酒我是不喜欢的,大家就是坐在一张桌上,你喝你的,我喝我的,彼此泾渭分明,有的甚至还都不相识,只是奔着主人的喜宴去,这样的喝酒真是不尽兴,如果我碰到的话会早早收场。但凡是都无绝对,只要你能坚持到末尾,那么你就会碰到你所想要的酒友了,因为往往都是奢酒的人喝到最后,而且都能喝,酒品也不会差到,那种状态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最真实写照。

本身也活了三十年了,喝酒的次数也不多,不过我最喜欢的方式便是三五知心朋友,在某个下雨天的午后,炒上几个小菜,几瓶酒,不去忧虑生活,也不去想象着以后该要怎样活下去,纯粹的喝酒聊天,聊聊从前,聊聊开心的事,适当的时候说上一句“对对,这就是我想要说的。”然后再举起杯碰一下,喝一口酒。喝到最后意犹未尽的说一句“记得常联系”。大家又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去忧愁着柴米油盐。

借酒烧愁愁更愁,虽说有什么不开心或者失意的时候想要喝酒,但是喝醉是解决不了事情的,只能是让你酒醒之后更加烦躁。所以我认为酒只能助兴,不能解愁。

在我没抽烟之前我是最讨厌别人抽烟的了,那种东西有什么好抽的,花钱不说还伤身,再有就是会影响到周围的人,给别人带来被动吸烟,危害比抽烟自身还重,所以这样看来抽烟真的是百害而无一利了。但是真会抽烟的人会把抽烟当作是一种精神生活,这个感觉是不抽烟的人所不会知道的,因为这个烟的味道已融入到灵魂里,骨子里。在他的生活里,烟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自控力说自己什么时候抽烟都得,在适当的场合适当的人面前抽烟,殊不知这是对烟的一种亵渎。这种人是不配谈抽烟的。我碰到一个人,因为这件事让我会对他有所看法。事情是这样的,他说他已戒烟,但是我看到他抽了。我说,不是说好戒了的吗?他说,昨晚心情不好。我说,那敢情你那所谓的戒烟是看心情了,心情好的时候不抽,心情不好的时候抽。被我这样一顶,他无语。但是换个方向思考,这应该也算是抽烟的一种好处,心情不好时抽烟。比如说被迫分手了,为什么会说是被迫呢,因为有的分手有一方是开心的,心情不会不好。还有就是生意场上失利了,百愁莫展之际,这个时候抽烟真的是一种暂避这个烦恼的世界,还有就是很多的解决方法往往就是从那烟雾中出来。心情不好有很多方面,但很多人都选择了抽烟。

又突然发现,抽烟还可以缓解尴尬。两个人在一起聊天吃饭,难免会词穷,既然两个人坐在一起什么都不说,在这种情况下尴尬是在所难免了。这时你不妨点上两根烟,让烟雾去缓解那个氛围。或是和一两知己在某个下雨天的午后,炒上两个小菜,喝点小酒,这个时候烟可是不能缺的了,有句话不是说烟酒不分家的嘛。在这个时间段,言论可自由了,谈论政治,生活处世的态度,现实生活中种种困扰,对未来又有怎样的憧憬与迷茫,也会说着鸡皮蒜毛的事,八卦身边的人。话说多了,总会有一两句精辟之语,也会为了某个言论有点争吵。所以这会儿总会点上香烟来庆祝一下,再回味一下,在脑海中再加深一下。当代学者周国平也是抽烟之人,也是会和好友在天黑的公园里抽烟。

多数抽烟的人好像都有过戒烟的念想,就像多数女生都有 过减肥的冲动一样。但是在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终究还是毅力问题。林语堂说戒烟有三个阶段:第一是肉体期,第二是灵魂期,第三是环境。自己在想抽烟的那个时段还可以控制自己,说不抽就不抽,也有人会在烟瘾来了嚼口香糖,吃瓜子花生什么的,这个属于肉体阶段,一般有点毅力的人都可以征服。灵魂期则是自己精神上的,比如你写一本书,完稿了,总会想找点东西慰劳一下,而在以前积攒下来的习惯是抽烟,所以自然而然就想到它了。还有就是看一本书,读到那些戳中心坎的那些语句,会在心里说:那是我要说的话,就是在我心底的。这时又会想到烟了。环境这个不用说,如果你身边的朋友抽烟,你 是很难戒的,就像你摆一堆美好食物在一个要减肥的人身边,你说她能减的了肥吗?

朱自清说,烟有好有坏,味有浓有淡,能够辩味的是 内行,不择烟而抽的是大方之家。

抽烟有害健康!

(0)

相关推荐

  • 【原创】酒逢知己千杯少,烟遇故人一根香

    以下是第 216 篇推文,欢迎批评指正! 俗话说的好,烟酒不分家.抽烟和喝酒已经成为现代社交的一种手段,也是各种应酬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想想看,两个陌生人初次见面,在没有找出什么话题之前,一个人递上 ...

  • 酒品……|020

    作者:邹玉杰律师 金亚太刑辩专业所 据说:酒品如人品. 昨天在一个饭局上听到的一段对话,让我很有感触. 那位老兄说:都说酒品如人品,有一个人对这件事的看法特别好,我说来给大家听听. 大家都在侧耳倾听. ...

  • 洪治纲 :“欢伯”在,何以忧?

    平生虽不恋酒,但还是有些喜欢小聚小酌:虽无酒量,但经常被自己的豪迈之情搞翻.这大概就是我与酒的情缘,既充满了张力关系,又颇具反讽意味.酒放在家里,我永远都不会正眼瞧它一下:如果来了师友,它又是断然少不 ...

  • 慢慢消失的朋友圈

    慢慢消失的朋友圈          越来越发现,发朋友圈的人少了.我记得以前每天夜晚扒拉朋友圈,能扒拉一个小时,有发和闺蜜出去吃好吃的的,有秀恩爱的,有分享自己心情的,有分享自己发现的一朵花,一棵草, ...

  • 散文:谈谈喝酒,说说抽烟

    一 按个人的总结来说,喝酒大抵分为三种方式.第一,属于蜻蜓点水型,就是和吃饭一样,大家喝上几口,饭吃饱了,酒也喝好了,无伤大雅也不伤身体,这样喝酒的人大多是老年人,这种把酒融入生活中是我所提倡的.第二 ...

  • 43岁女子脑梗猝死,不喝酒不抽烟,医生叹气1件事做的太频繁

    18小时前  宜春娱 43岁的小萍在一家企业做高管,平时非常忙,总是加班到很晚,又赶上自己要了二胎,所以小萍总是焦头烂额的. 这天夜里十点,小萍刚忙完手里的工作,准备打车回家,可是在车上她却感觉双眼发 ...

  • 【爱肝微视】干杯?小酌?听张欣欣教授谈谈喝酒的那些事!

    / 爱 / 肝 / 微 / 视 / 7.28世界肝炎日特辑 第十一期特邀张欣欣教授 为大家讲解饮酒的相关知识 PS:记得点击屏幕全屏观看 效果太棒啦 01. 乙肝患者能少量饮酒吗 红酒.黄酒.白酒都含 ...

  • 喝酒、抽烟、喝茶,究竟哪个危害大?现在就来比一比

    "喝酒.抽烟.喝茶,哪个危害大?"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往往烟酒茶不分家,喝酒.抽烟.喝茶虽然能给身体带来愉悦感,但是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健康. 一.喝酒,只喝一滴也有害 北京协 ...

  • 它比喝酒、抽烟更伤肝!长期这样做的话,肝就白养了

    "是药三分毒",乱服药物,最先伤害的就是我们的肝脏. 我国药物性肝损高于西方国家 一篇发表在消化疾病领域顶级期刊<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 )上的研 ...

  • 45岁男子深夜脑梗,不喝酒不抽烟,专家直言:1件事做的太频繁

    资讯我关注搜索45岁男子深夜脑梗,不喝酒不抽烟,专家直言:1件事做的太频繁 储蓄社会之屋关注2021-08-05 14:41 身体的大脑由大量脑血管提供营养,当脑血管阻塞时,就会导致脑组织缺氧,脑组织 ...

  • 传承千年的'酒文化':谈谈喝酒的不同境界

    古人云:'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要想解忧,唯有大醉一场,酒入愁肠,有的人可以化忧愁为力量,而有的人只能日渐没落,这人间的佳酿,实在是让人捉摸不透.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

  • 如果一个人不喝酒不抽烟,那么最多能活多久专家给出答案

    大家日常生活中对抽烟喝酒一定不会陌生,在大家的印象里抽烟会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同时进一步会影响人的寿命.在大家常规的认知中,抽烟.喝酒能够缩短人的寿命,但在真的如此么?专家给出了明确的答复! 大图模 ...

  • 43岁女子脑梗猝死,不喝酒不抽烟,医生叹气:1件事做的太频繁

    43岁的小萍在一家企业做高管,平时非常忙,总是加班到很晚,又赶上自己要了二胎,所以小萍总是焦头烂额的.这天夜里十点,小萍刚忙完手里的工作,准备打车回家,可是在车上她却感觉双眼发黑,事物模糊,头也有点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