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珂老师《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实录+听课感想

课前谈话:

师:虽然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有谁知道我的名字?有谁不知道我的名字?举手。你确定你无法知道我的名字吗?

生:刚才林老师说了你的名字。

师:还有别的办法知道我的名字吗?

师:柯老师最喜欢帮同学解决困难,所以我要送你一个魔法招,看向大屏幕。

师:现在还有谁不知道我的名字,举手。

生:我觉得你的小名叫阿珂。

师:看来名字里面可以引发很多故事,引发很多话题,你看我们班的孩子就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表现出来了。所以柯老师要开始正式上课了,我要请来一个人,请看他是谁——

出示图片:齐天大圣

师:你知道他的哪些故事特别配得上“齐天大圣”这个名字的?

生:三打白骨精、和龙王斗、大闹天宫……

师:这样的故事数也数不完,他是书本中我们心中本领高强的英雄。其实,如果把目光放到身边去找找,你会发现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很厉害的人。

师讲小故事,引出班级人物外号

师:这么厉害的人物,我决定要送他一个美称,你知道我要称他为——

生:飞毛腿

生:风火轮

生:快递小哥

出示:闪电侠

师:我就叫他“闪电侠”,因为他不只是会帮我拿东西呀,他作业方面速度也非常快,他在校运动会上以跑步夺得了奖牌哦。那你们班有没有闪电侠?

生举班级同学的例子

出示:热心肠

师:你们班有这样一号人物吗?看到这个美称你会想到谁,他有什么故事?

生说一说

师:不要用每一次,就用“有一次”吧。“有一次”你不高兴,他是怎么安慰你的?

生继续说。

师:我发现这位同学他讲的时候特别好,他不是“每一次”,而是“有一次”,那些人会让我们想起他的一个故事来,这个故事你讲仿佛让别人脑子当中也想象到了,那你就讲得很成功。

板书:一个故事

师:其他同学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继续找找。也许我们身边还有这样的人,你会想到谁?出示: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指生说一说身边人的例子

写片段:选择一个人,写他的一个故事,表现他的一个特点。8分钟

学生写片段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

师:这两位同学的作品放在一起的话,你会投谁一票?谁有理由?

师:我们来找一找,到底有哪些不一样?

师:还要继续写怎么“认真”,如果你在写人物时,把人物的一个动作分解成多个动作来写,这样就有一系列的行动了。

板书:分解成多动作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

师:这个故事里人物还开口说话了,写故事的时候也可以让故事里的人物开口说话。

板书:人物开口说话

师: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学过修改符号。

出示:学生习作与学生修改后的习作

展示学生修改后的习作

师:找一找他有没有用上写作小妙招

听课感想

语文教学要利用好课本中的资源,提倡“一课一得”。我们常常思考一节课学生收获了什么,可发展什么,所以我们需要加强研究学生“已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总结一些最基础、最重要的学习经验,借助这些经验促使其语文要素的进一步发展。

单元导语中的语文要素“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学生习作“写人”不是第一次,在三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已经进行“猜猜他是谁”的习作。这是学生的“已知”,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在“已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柯珂老师今天所执教的这堂习作课,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寻找并书写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教会学生新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创作欲。

都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学生却常常为习作时“写什么”发愁?关键在于“鲜活”的“生活”,还有赖于教师引导学生去“激活”。柯珂老师以班级同学的外号引入,以非常亲切的态度和学生们聊聊外号中的小故事,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共鸣。这不断地交流过程,也是学生们积累素材的过程。有了丰实的习作素材后,再予以点拨指导,学生的写作自然就水到渠成了。这堂课再次让我们明白,让学生的习作直面真实而鲜活的生活,“写什么”便不再成为难题。

在第一次写作中,柯珂老师的要求是:选择一个人,写他的一个故事,表现他的一个特点。(用时8分钟)学生写作之后,老师在后续的点评展示中,无痕地渗入写作方法的点拨,告诉学生们,要“把人物的一个动作分解成多个动作来写”,“让故事里的人物开口说话”。有了这两种写一个故事的小方法,学生们再后续的修改中也有法可依,有内容好写了。习作课上,先让学生自己写,再点拨方法,“先写后教”, 不是概念先行,而是一种“点化”,一种“渗透”,让孩子在各自基础上有“学”的增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