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养生(四)——情志养生

“喜怒无常,为之过害”——《养性延命录》

七情&六欲

喜、怒、忧、思、悲、恐、惊

眼、耳、鼻、舌、身、意

佛曰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所谓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样,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亦有利有弊。正如《养性延命录》所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引起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中医科学理论认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金匮要略方论》),即六淫、七情、饮食劳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则将喜、怒、忧、思、悲、恐、惊正式列为致病内因。情志调养法则有:清静养神法、以情治情法、移情法、升华超脱法、暗示法、开导法、节制法、疏泄法……但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不会致病。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情志活动属于人类正常生理现象,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

五脏生五志

心&喜

心,心在志为。从心主神志的功能来分析,可有太过或不及的病理变化。若心主神志功能过亢,则使人喜笑不休;心主神志功能不及,则使人易悲。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说:“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另一方而,由于心为情志之主,“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精忠说岳》中,牛皋得胜后骑在金兀术背上,虽气死了金兀术,但牛皋也因高兴过度而死。明末清初的医学家喻昌在《寓意草》里记载:昔有新贵人,马上扬扬得意,未及回寓,一笑而逝。说的即是范进中举喜极而悲的故事。

肝,肝在志为。肝体阴而用阳,若肝的阴血不足,肝的阳气升泄太过,则稍有刺激,极易发怒。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言:“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小腹,令人善怒”肝不藏血,血不养神,则易恐易惊,如《灵枢·本神》所说:“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还可引起郁证等病理变化。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故事:诸葛亮领30万精兵出祁山伐魏,魏王曹睿派曹真、王朗率20万人马迎敌。两军对阵,诸葛亮痛斥王朗,“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结果使王朗恼羞成怒,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摔下马来,死在马下。

脾,脾在志为。临床上脾气的盛衰可直接影响意的活动正常与否,脾虚则易引起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不敏捷及智力下降等症。归脾汤能治健忘就是例证。同时脾属土为情志之枢,脾的功能盛衰通过气血化生及气机升降影响各脏腑功能,可引起其它情志变化。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曰:“恐则脾气乘矣”。

《三国演义》中的蜀师军师诸葛亮,虽一生足智多谋,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但最终却因思虑过度而死,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沾襟”的千古遗憾。

肺,肺在志为。若肺虚时,机体对外界的非良性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于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素问·宣明五气》说:“精气……并于肺则悲。”

东周伍子胥因无计闯过昭关,一夜之间愁白满头青发;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沉闷、忧郁的贬谪生活折磨得形容憔悴、体质虚弱,47岁就含恨长逝;《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性情孤僻,多愁善感,最终在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之日忧伤而死。

肾,肾在志为。惊恐属肾,肾有病则易惊。如《素问·奇病论》所说:“肾风而不能食,善惊。”肾中精气为一身精气的根本,肾中阴阳为脏腑阴阳的根本,肾虚则影响五脏六腑功能,五脏功能不足无以化生五气,则会引起意识思维的迟钝,情绪淡漠等情志的异常变化。更为重要的是,肾有生髓之功,肾中精气若不足,则髓海失养,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

《三国演义》记载:长坂桥前,夏侯杰被张飞三喝惊吓而亡。

虽然小说演义中的记载大多有夸张、虚构的成分,但情志与健康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一斑。

小编的相关分享

佛系

“佛系”指的是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佛系青年”的常用语是“都行”“可以”“随它去”“没关系”……有人说“佛系”太丧,毫无斗志;也有人说“佛系”正好,云淡风轻。这个网络流行语传到了两会的会场上,引发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要轻易否定年轻人,在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中,既有佛家道家的无欲无求,又有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在一个人身上可以并行不悖,“你可以追求风花雪月的诗意生活,也可以以天下为己任”。

那么你呢?

小编|安齐文

指导老师|谭备战

图文|谭论古今团队

编辑|谭论古今编辑部

投稿|1115702100@qq.com

微信|谭

论古今(gujinzhongwailuntan)

特别声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