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穿日,在茶阳走了一天!

《在茶阳梅林体验初春》后,我们接着继续北行,约八公里车程,回到了我的家乡,群丰。

群丰,茶阳镇唯一被列为广东省传统古村落的村庄,梅州电视台民生820栏目作过专题报道。当然,这个衔头的取得值得商讨,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味道,亦真亦假,亦假亦真。说她真,古镇茶阳千百年来由群丰村拱卫,整个村落环绕古镇四周依山而建,为千年古镇得以完整保存作出了无私贡献,牺牲了不少利益,现在的镇上新区,有近半建筑物处在群丰的土地上;说她假,古村落的报道并没有多少群丰的景象,主要是由国家重点文保单位“父子进士”牌坊、县文保单位古城墙、骑楼群等构成,而这些文物恰恰处在老城区。不过至少可以说,古镇千年,群丰也千年,称为传统古村落也不无道理。

中午,在家乡朋友家,四个六旬老汉,二瓶金奖白兰地,一桌下酒菜。酒过三巡,才知今日是天穿日,这样一来,这顿酒席也就增加了另外一层意义。鉴于天穿日中的“穿”还是“川”,百度无解,我们权把它称为“穿”吧!客家民间有一种独特的民俗:相传,补天穿,源于民间传说,农历正月二十正值雨水季节,往往整个春天雨都下个不停,靠天吃饭的农耕人会担心雨天眈误农时,用这种“天穿”和“补天”的原始意识,定这一天为天穿日,在天穿日把天洞补上,期望雨停。天穿日,家家户户都要蒸板补天,祈求一年风调雨顺。

也许是节日的使然,也许是酒逢知已千杯少的缘故,一个多小时,满桌酒菜一扫而光,酒足饭饱以后,我们又继续踏上行程,前往蓝田、洋门。

约抽一枝烟的功夫,途经太宁。太宁,是块红色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周恩来、朱德、罗明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在这块土地上,无数太宁儿女为了共和国的解放事业流尽了鲜血。“立红色政权,太宁圪起”这是著名革命家饶彰风在《沁园春,忆故乡大埔》词作中对太宁视为红色土地的真实写照。

过了太宁,由于酒精的作用,不自觉中浑然入睡,当醒来时,车已在蓝田村调头,行进在通往洋门的路上。

洋门,地处大埔县的北部,毗邻福建省,是茶阳镇的一个行政村。进入村庄,村道两旁,借改革开放春风致富后的村民,建起了一幢幢别墅,一座座洋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至,与古朴传统的客家土楼相互辉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在这里淋漓尽致得到体现。可惜的是,酒后精神恍惚,没有留下好的图像。

对于曾经参加过大埔县农田基本建设民兵师第一团二营的老民兵来说,洋门是个“根据地”,1976年上半年一团二营从古野党溪移师这里。说起来我也算是其中一员,但这年的春天,在党溪应征入伍,未能经历和体验在洋门的岁月,同行的“战友”却对那时的境况记忆犹新,带我们来到荒废已久且杂草丛生的四连连部旧址。但见旧址屋梁上、墙体中,“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前进”的横排标语依稀可见,文革时期的时代烙印无不体现。

这个下午,走马观花地在洋门转了一圈后,太阳已西下,这时的洋门,在夕阳中更显得妖娆。但因时间关系,更多的景致已无遐顾及,我们已踏上了返埔的行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