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劝诫:男人后半生靠的不是钱和人脉,3个锦囊要谨记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在修身、立学、为文、武功方面均有大成的人,这一点似乎只有清代的曾国藩能与之相提并论。然而曾国藩在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却“屡败屡战”,且两次因为遭逢惨败而急得想跳水自尽,其胜负之机、其为将风度又与王阳明四十二天内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相去甚远。而王阳明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与他开创并秉持的“心学功夫”密不可分。
王阳明是明代的心学大师,他所创立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这两大心学体系,受到了很多文人墨客的追捧,甚至还名扬了海外,影响了无数的人。
王阳明劝诫:男人后半生靠的不是钱和人脉,3个锦囊要谨记
一、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王阳明的一生十分的坎坷,王阳明在任官期间被贬到龙场,他并没有像其他在官场失意的人一样,整天浑浑噩噩,没有人生目标。
龙场期间,阳明建造了龙冈书院、寅宾堂、何陋轩、君子亭、玩易窝,聚徒讲学,培植后进,弦歌不辍。阳明在贵州不只是悟道、讲学,他与这里各民族、各阶层的人物相处,播撒中国文化的种子,以仁德感化四方。
没有被贬官的失意,多的更是在异乡开始惬意的生活,专注自己的学术传播,想将自己的思想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一切艰难险阻,在我看起来,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于心中,而天空的颜色,是洁净湛蓝的。
每到夜晚,我担忧国家的前途,我细想自己的命运,尽是大起大落,如海中波涛一般。我将乘天地之正气,秉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艰难险阻的挑战。
王阳明并没有因为贬官一蹶不振,对于他来说现在面临的这些困难不过都是天上的浮云。用现在话来说就是:天空飘来一行字:那都不是事儿。拥有豁达的心胸,有释然的勇气,是我们每个人都值得学习的。
二:越是艰难时,越是修心时
谁没遇到过糟心事儿吧,我们要学会看淡我们的经历的坎坷,越是黑暗的时候,我们越应该静下来好好想想,说不定你也可以找到出口。
贵州龙场悟道 正德元年(1506年),时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的王阳明,上疏批评武宗堵塞言路,被捕入狱,随即被贬贵州龙场驿任驿丞。阳明的父亲也遭到了牵连,被迫辞去官职。
在流放途中,阳明曾被刘瑾派出的刺客追杀,家人也可能遭到未知的迫害,这些都不断刺激阳明去思考生死大问题。他不断地自问:“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即圣贤该如何面对这样的艰难困苦,安顿自己的身心性命呢?
他收摄精神,日夜作息,群居独处,都力求澄清杂念,不肯妄言妄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专一。这样的自我锻炼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使他参透了“格物致知”之旨。
阳明终于打通了长期横阻在为学目的和修养功夫之间的关隘,悟通了“物之理”与“人之心”之间的关系!这一悟,史称“龙场悟道”,又叫做“龙场顿悟”。阳明在龙场通过“澄默静一”的修习而超脱了生死之念,同时还悟出了“格物致知”之旨。次年,阳明又推进了自己的思想,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说法。
思考是我们人类区别与其他动物很重要的一个特征,面对困难我们要学会静下来思考,心静了,气平了有些时候难题自己也就解开了。
三:静时存养,动时省察
人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薄弱之处,也能够看到自己的长处,低估自己的能力,心里容易自卑,不自信,不容易做成大事。高估自己的能力,容易鲁莽,冲动,很容易搞砸一件事。
除了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还要反省自己,每做一件事,我们都要反省一下,这件事我做得对吗?这件事可以做的更好吗?今天有做得不好的吗?有需要改进吗?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每天多次反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