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组织召开新闻通气会

融媒记者 杨华 | 编辑 沈振亚 刘逸

11月19日下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组织召开新闻通气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揭开神秘面纱,内涵丰富、看点多多。

据悉,《总体方案》于10月25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复,19日全文公开,包括总体要求、定位和目标、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率先探索区域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制度创新、加快重大改革系统集成和改革试点经验共享共用、强化实施保障等6个部分,明确了45条具体任务。

《总体方案》明确,示范区范围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同时选择青浦区金泽镇、朱家角镇,吴江区黎里镇,嘉善县西塘镇、姚庄镇作为示范区的先行启动区,面积约660平方公里。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示范区执委会主任马春雷在通气会上表示,《总体方案》主要呈现出十大看点,包括示范区建设的角色定位、初心使命、战略定位、空间布局、生态目标、制度创新、高质量发展、改革集成、经验共享和体制机制等。

马春雷介绍,示范区的初心是生态绿色和一体化,使命是实现“两个率先”,即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率先探索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战略定位是打造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示范区不搞集中连片式开发,着力打造“两核、两轴、三组团”,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江南水乡特色格局。其中“两核”是指环淀山湖区域和虹桥区域;“两轴”是指沿沪渝高速和通苏嘉高速的两条创新功能轴;“三组团”是指以青浦新城、吴江城区、嘉善新城等节点为支撑的城市功能组团。先行启动区着力构建“十字走廊引领、空间复合渗透、人文创新融合、立体网络支撑”的功能布局。

鉴于示范区的核心是一体化制度创新,走出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示范区将重点围绕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项目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政策和公共信用等八个方面率先开展一体化制度创新,示范引领全国区域协同发展。

通过两省一市的前期探索,示范区还将建立“理事会+执委会+发展公司”三层次架构,形成“业界共治+机构法定+市场运作”三方治理格局。这样的体制机制,具有三地联合、业界共治,三地轮值、统一决策,授权充分、精简高效的特点,将为示范区建设这项前无古人的创新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记者还从通气会上了解到,11月5日,示范区执委会正式挂牌运作,首批35位工作人员由两省一市组织部门挑选组成,目前已全部到位,执委会内畅外联的工作网络初步建成;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形成初步成果;包括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和公共服务等4大类示范区“重大项目清单”及30多项示范区近期重点工作梳理完成,《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形成,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等也在研究制定。

马春雷表示,两区一县为三横,执委会为一竖,将串联融合起,打一张一体化制度创新的“王牌”,充分体现1+3>4的效果。近期,执委会将重点强化规划引领、制度创新、项目落地、资源配置、法治保障,推动示范区建设从“物理组合”向“化学融合”转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