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别在平时消解了“战时”的严肃警示
“发热患者,请到发热门诊就诊……”自新冠疫情起,只要走近医院大门,就会听到这样的防疫警示语反复播放。是不是都这样做到了呢?未必。
在一个国内疫情平静的日子,我护送一发烧病人到医院就诊,听到门口的广播提示语,我下意识地要往发热门诊送。不想另外的家人搀扶着病人直接越过守门的人,进了急诊室。守门人没有过问,急诊室当时测量体温,高烧39度,接诊医生竟然没有埋怨我们不送发热门诊。我如释重负,却也大为不解:发热病人原来可以直接进急诊室?
我后来问这个医院的医生,为什么急诊室没有严格执行“发热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的规定,对方告诉我:一些明显是其它炎症引起的发烧患者,像你送的胆囊炎发烧患者,就不必先到发热门诊了。如果送发热门诊,就很可能耽误诊疗。
我十分认同医院这样人性化、弹性化地执行防疫规定。但还是认为医院进口需要细化管理。在疫情平稳期间,应该对患者有一个快捷鉴别是否要送“发热门诊”的环节,像我们这样直接能够把发热病人送到急诊室去,我自己都感到后怕。
另一个被人们忽视的问题是,关于送发热门诊的广播,长年累月,一天到晚,一成不变地播放,而医院进口在疫情平稳时,却几近随进随出,这就在呈现“说一套,做一套”,仿佛告诉人们,有些规定“只是说说而已”。长此以往,它让受众对涉及公共卫生安全的警示充耳不闻,变得麻木。一旦真的发生疫情,就难免会给医院的从严管理带来更多麻烦。因为平时随便惯了。
测温、扫码、戴口罩,公共场所进口的警戒告示长年不变,但实际执行有紧有松。此类现象甚多。这跟医院警示广播“言而不行”一样,都会悄悄消解真正进入疫情时的严肃警示。解决的办法其实不难。有疫情,或没疫情,各备一套警示语音和警戒告示。这样的公共服务做细做实了,不仅有利于公共场所疫情防控,而且有利于公民公共道德和守序素养的养成。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