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自律的人,越注重仪式感?

01前言

我的生活中不乏有生活自律的朋友,有运动自律,有饮食自律,有学习自律。因为自律,她们的某些方面总要超出普通人许多。后来我询问了她们自律的原因,理由很多,但我从中发现了她们身上的共同性——为什么越自律的人,越注重仪式感?

02生活的仪式感并非矫情

仪式感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把一件单调日常的事情,换个方式去感受,以一种不同的心态去面对它,并从中获取满足。

比如我那位爱运动的朋友,她的仪式感就是运动前静坐十五分钟。她说,这能帮助她在运动的过程中更加深入专注,去思考自己的动作是否有偏颇。

又比如我那位爱学语言的朋友,因为同属罗曼语族,所以她能够同时学习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而她的仪式感就是在每次学习前,将所有喜欢的语种歌曲,每首都听上三遍,这能让她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快速的建立起语感。

由此可见,生活中的仪式感确实很重要。也许它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够帮你找到动力。

生活繁琐又沉重,当人们长时间处于这样环境中,便很容易迷失自我方向,直到后来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而坚持。如果此时有一件具备仪式感的小事,那么它绝对能帮你在迷茫之际找到方向,就像迷失在大海里的船,看到了岸上的灯塔。

03找找不自律的原因在哪

不自律的原因归根究柢就是无限推翻自己原来的计划,俗称“拖延症”。

本人,作为一个“拖延症”的资深患者,绝对有权发言。

就拿我以前的运动来说,因为工作缘故,我下班到家已是六点半,接着吃饭再花半小时,那么等我空闲下来已是七点。七点,是我一天里最犯懒也最纠结的时候,到底是运动还是洗澡?

等到我万分纠结决定运动时,手机又成了一只凶猛的拦路虎!

我不得不承认,它的用途的确是把双刃剑,好处在于它不管出行或居家都能为我带来许多便利,那么害处自然也是与好处呈正比上升。

(这里仅是我个人生活实际作参考)

当短视频与搞笑段子大量布满我手机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又要耽误事了。

每次想着只刷一个视频,一个段子,结果我就是难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于是一个又一个的往下浏览,而时间也在我的指尖缓缓流淌离去,等我想起看时间,早已是夜晚八九点。

对很多人来说,手机里的娱乐内容能为我们填满碎片化的时间,但也同时打破了其他本该完整的时间线段。

不自律便是因此形成。

04如何培养自律

有一个非常著名且有用的法子——28天自律。漫长而痛苦的阶段,如果一件事能够坚持28天,那么你的潜意识里就会将这件事情做下烙印。

我记得我高中时,常年习惯带一本课外书在包里,可看书的机会少之又少,一是学习时间实在紧张,二是下课了也只想赶紧写作业,根本腾不出空闲来看书。

但这样的习惯却一直延续到我至今的工作生活,即便我还是无法时常拿出来翻阅,可在偶尔的空闲之余,确实能为我带来些乐趣。

当一件事能坚持到成为下意识的行为,你就成功了。故而培养自律也是这么一个道理。

一件事久了必然会腻,重要的是你如何从中发现乐趣并坚持下来,28天自律正是人对一件事物从兴致满满到厌烦枯燥,最后习惯成自然的过程。

仪式感强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你可以说他是自律的人,那么如果把这份仪式感扩大到学习工作,运动饮食中,其道理是一样的。

想要成为一个自律的人,靠外界的逼迫或许能成功,但我认为,只有自己真正感兴趣而培养出来的习惯,才能让我们为这件事花费更多的精力与时间。

05结语

村上春树说:“自律是人生信条,行动是最好的自我救赎。”

不够自律的人,往往深陷在放纵的囹圄之中,而没有仪式感的人,好比无根的浮萍,在迷茫中浮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