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港: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综观当今语文教学设计,依然存在着内容繁冗、结构混乱、创意缺失等问题。教学设计之所以不尽如人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原理和语文教学设计的特质缺乏基本的理解。

要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我以为基本原则是:为学习而设计,为规律而设计,为创新而设计。这三条原则,应当成为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一、为学习而设计

“为学习设计教学”是美国教学设计理论家加涅提出的名言,意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归根结底是为了使学生能更高效地学习。为此,必须确立以下教学理念:1.教师适应学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2.引导学生“先学”是教师“后教”的基础;3.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学设计的宗旨。这些理念与新课程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但是,许多教学设计却不是“为学习而设计”的。比如教学苏教版高语必修三《北方》,一位教师设计了“新课导入”、“整体感知”、“知人论世”、“分析鉴赏”、“拓展延伸”、“全课总结”等环节,其中“分析鉴赏”环节则预设了9个问题,而且绝大多数为学生业已知晓、毫无启发意义的问题。该设计内容繁杂,脱离学生的“学”,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有限。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往往是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点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要跳出圈外看问题,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就会明白教师应该把什么样的内容教给学生。《北方》一诗意象多而杂,从多重意象之间的关系入手,就可以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首诗中,“沙漠风”这个意象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诗意,我们至少可以概括出“沙漠风”的特征:冷酷、凶猛、凄厉、阴鸷、肃杀。结合时代背景,我们知道“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其实就是指日本侵略者。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下,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歌后面出现的意象,无论是侧重自然性的“无垠的荒漠”、“枯干的小河”、“惶乱的雁群”,还是倾向社会性的“瘦瘠的土地”、“孤单的行人”、“悲哀疲乏的驴子”、“低矮的住房”,都透露出北国的悲哀。正是因为“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所以“北方是悲哀的”。这些悲哀都是因“沙漠风”而引起的。这样,“沙漠风”与这些意象之间就构成了一种因果关系。抓住“沙漠风”这个“因”,也就提起了这个意象群的“纲”。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诗人爱的是祖国土,恨的是侵略者。在“伤之痛”、“爱之深”的背后,隐含的是“恨之切”。

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再来设计《北方》的教学,效果就大不一样。请看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通过意象“沙漠风”解读诗歌。

教学过程:

(1)体验:诗人笔下的北方有怎样的景象?(圈出意象,进行分类)

(2)聚焦:请你说说“沙漠风”给人什么感觉?你觉得它象征着什么?

(3)反思:既然北国是悲哀的,诗人为什么说“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这个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高度集中,而且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教学目标虽然只有一个,却内在地包含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维目标。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懂得诗歌内部意象组合的关系,而且可以获得意象解诗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以提升。起点是学生面对诗歌的原认知,落点是在解读中获得的学习经验。

教是为了更好地学,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观察与思考,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设计,才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关于这个问题,其实还是叶圣陶先生说得最为中肯、实在:“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里啰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当我们陷入迷途中无所适从的时候,叶老的话特别能让我们头脑清醒。

二、为规律而设计

语文教学设计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设计的特质,我以为这个特质就是写作性。语文教学设计与写作的诀窍有着惊人的相似性:1.都要反映和突出中心;2.都要确定合宜的内容;3.都要选择合理的结构;4.都要选取恰当的材料;5.都要讲究详略得当;6.都追求张弛有致的节奏;等等。备一堂课如同写一篇文章,我们不妨用写作的内在规律来医治那些“杂乱无章,千头万绪;面面俱到,平均使力;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画蛇添足,劳而无功;买椟还珠,以次充好”的病症。

1、言之有物

所谓“言之有物”就是指一节课要有集中而突出的教学内容。一种办法是设计出富有梯度而又相互联系的“问题链”。比如教学曹禺的《雷雨》,一位教师着眼于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特殊关系,问得深刻透辟而又不枝不蔓:(1)周朴园是如何对待“死去”的鲁侍萍的?(2)周朴园是如何对待已知道还活着的鲁侍萍的?(3)周朴园是如何对待已经离开30余年,但现在却站在眼前的鲁侍萍的?这三个问题,在内容上连贯层进,难度上逐渐加大,能力上逐层提升,涵盖了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戏剧冲突的分析和语言表达的鉴赏。

另一种办法是进行“核心问题”设计。比如教学《触龙说赵太后》时,笔者只设计了一个核心问题:对赵太后“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的警告,触龙又是如何“妙避”长安君的?这个核心问题始终牵引着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不仅可以引领他们把握文脉,体会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感受触龙高明的进谏艺术。核心问题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在教学实施中也会给人以“居其所众星共之”的美感。

2、言之有序

所谓“言之有序”就是指一节课的设计要体现出一定的结构和章法。最常见的教学设计结构恐怕还是“起承转合”。“起”时三言两语引人入胜,“承”则紧扣目标渐入佳境,“转”能高潮突兀扣人心弦,“合”时曲终奏雅余音绕梁。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高语必修三《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时,设计了“起承转合”四个环节:(1)起: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这些囚徒,他们有高贵的出身,有高贵的事业,有高贵的人格,为了大众的自由尊严而失去自己的自由尊严。现在他们面对的却是矿坑的深处、阴暗的地底、苦役的洞窟、黑暗的牢门。如果你生活在这种环境里,也有这样的遭遇,读到这样的诗歌,会有什么感受?(2)承:分别概括出诗中四节所透露出的力量源泉:来自于正义的力量、来自于希望的力量、来自于爱情和友谊的力量、来自于信念的力量。(3)转:投影奥多耶夫斯基《十二月党人的答诗》,提问:“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普希金的力量已传达给他们?”(4)合:普希金将此诗送给高贵的囚徒,我们可以把这一首诗送给谁?为什么?该设计呈现出“起承转合”的教学流程,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认识规律,让人赏心悦目。

3、言之有理

所谓“言之有理”就是一节课的设计要让学生感到有理有据,心悦诚服。换句话说,教学设计所选择和确定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得出某个结论,应该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这方面,王荣生教授对包建新老师执教的《长江三峡》进行改造后的教学设想,①堪称经典:

教学目标:透过比喻的喻体来解读散文。

教学过程:

(1)请同学逐一画出课文中的18个比喻句,并相互交流。

(2)这些找出来的比喻,哪些是现成的、常见的?哪些是我们也容易想到的?哪些是我们不易想到,富有创意的?请把富有创意的比喻涂成红色。学生涂成红色的“富有创意”的比喻,会集中在“船(我、我们)”。

(3)再把课文中其他提到“船(我、我们)”的比喻涂成红色。齐声朗读课文。讨论“船”与“水”,讨论船(水)与作者“我(我们)”的关系。“交响乐”第一层含义具体化。

(4)把写山和写天空的比喻,分别涂成蓝色和黄色。自由朗读课文。当学生讨论“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这一处比喻时,将“交响乐”第二层含义具体化。

(5)学生谈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可适当插入写作背景和作者介绍。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

(6)布置作业:复读《长江三峡》,从“交响乐”(交响乐的第三层含义)的角度理解课文中引用的诗文、传说等。阅读《长江三日》全文以及刘白羽的其他作品。

在《长江三峡》中,比喻就是作者情感表达的通道。设计者聚焦比喻句,阐发交响乐的三层含义,通过比喻这个语文知识达到文本解读的目的,令人叹为观止。

三、为创新而设计

“明窗数编在,长与物华新。”经典都是常读常新、常教常新的。

但创新不能胡来,须“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比如文言文教学,我们总是陷入两个极端,一是“死于章句”,一是“废于清议”。教学《季氏将伐顓臾》,绝大多数教师往往不顾文言而大谈儒家思想,或者死盯文言而避谈孔子智慧,以致走进了“死抠章句”的死胡同,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不浓,极易成为“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墙上芦苇;“一味清议”,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根基不牢,也易成为“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山间竹笋。文言文教学的难点在于保持两极平衡,使“文”、“言”有机融合。我在一次赛课活动上独辟蹊径,想象冉有和子路离开孔子后的对话情景,精心设计了如下三个环节,受到一致好评:

(1)现在请一位同学扮演冉有。如果在回去的路上子路问:“师弟,先生说'无乃尔是过与’?你当时是怎样想的?”那么冉有当时想了些什么呢?

(2)现在请一位同学扮演子路。如果在回去的路上冉有说:“师兄,先生说我'且尔言过矣’,你说先生有没有道理?”那么你怎么看呢?

(3)现在再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冉有、子路。如果在路上子路又说:“师弟,先生说得对,虎逃玉毁我们有过错,我们一定要说服季氏。”那么你们准备如何说服季氏?

实际上这是一个活动课的教学设计。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不仅自觉扫除阅读障碍,主动掌握了文言知识,而且也领会了儒家思想的精髓,“文”与“言”相辅相成。

郑板桥说得精辟:“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幅书斋联阐述了深刻的画理:上联意为以少胜多,譬如绘兰画竹容易流于枝蔓,应删繁就简,如三秋之树,瘦劲挺拔;下联意为“自出手眼,自树脊骨”,不可趋赶时髦,须另辟蹊径,似二月之花,独领风骚。绘画如此,教学设计亦然。

最后,请允许我用一句话来总结: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写作学的眼光开展语文创新设计,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

①王荣生《“语感中心说”的教学论意义——以〈长江三峡〉为课例作印证》,载《王尚文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会议资料》,2009年。

——转自“京师书院”

(0)

相关推荐

  • 知行合一:教师如何从“无从入手”,成长为思维型课堂的打造者?

    思维智汇特别策划了"寻道思维型教学之教师篇"系列报道,旨在挖掘学校一线教师与思维型教学相关的事迹,分享思维型教学的典型经验,让更多学校.师生从中受益. 本文为"寻道思维型 ...

  • 提问技能二:精心设疑,巧设提问

    语文课堂教学是评价一位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一链--课堂提问,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

  •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

    内容简介: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融汇了教育理论和教学技巧.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是中学语文教学设计理论,内容包括中学语文 ...

  • 必备!统编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与指导!

    统编语文教材重视语文知识积累和读写能力培养,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曾谈及:"新教材努力防止语文教学容易出现的随意性.呈现方式上则有意"弱化"系统,尽量规避概念灌输和死记硬背, ...

  • 基于理解的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

    宋晓行 --以祖国主题单元"走进名人故事"为例 美国教育学者威金斯认为,"理解"是指能把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回忆和再现层面上的&quo ...

  • 吴忠豪: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小学语文名师 于茫茫书海中,为你寻找更适合自己成长的有效资源和那些锲入心灵的文字.与高人交心,轻松学习,把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人更重要的事. 喜欢我记得点击右上方的三个点,给我标星哦,茫茫人海,永不失散. ...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现代社会信息更新速度极快,知识总量不断增加,未来人才要想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必须要具有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这一切都要依赖于阅读.因此,学生要通过阅读来学习,必须先学会阅读,掌握阅读策略是学会阅读的基 ...

  • 中职语文《习惯成自然》教学设计

    羈 <习惯成自然>教学设计蒅课题内容袂习惯成自然蚁课时安排肆1课时袄授课班级薂护理2.4班,口腔2,检1.2蒈授课类型荿理论课芃学情分析节授课对象为中职医学生,文本阅读方面,学生对文本结构 ...

  • 易高峰: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与设计策略研究-----胡阳新推荐

    发<中国教师>21年2月刊,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与设计策略研究-----胡阳新推荐 湖北省巴东明德外国语学校    易高峰     邮编:444324 摘  要: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 ...

  • 《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语文三年级下册)

    沛县河口镇中心小学 秦存磊 教材分析: <中华传统节日>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P.44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这次综合性学习围绕"中华传统节日"这个主题,要求学生在了解传统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