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病之源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为中年以上的朋友推荐一个方,这本来是一种忌讳,因为每个人都不完全一样,很难有适合大多数人的方药,尤其是中医讲究变证论治。这个方剂的名字作者叫做减量苓桂术甘汤,原方是一首健脾利水的方剂,作者把原方的茯苓减量之后,就变成了一首健脾行水的方剂,目的就是让人体内的水更好的循环起来。作者之所以冒着忌讳仍然坚持推荐它的原因,是因为一个普遍的自然现象: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病之源。
对于“水是生命之源”,我想应该没有任何人提出疑问,我们重点讲“水是生病之源”,也许加上两个字会更容易理解:“活水是生命之源,死水是生病之源。”这句话放在自然界是最容易理解的了,活水孕育生命,死水很快就变臭了,但放在人身上,很少有人提“水是生病之源”。其实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怎么能例外呢?水的问题应该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水液减少的问题,中医讲属于阴虚;另一个就是水液停聚的问题。水液减少的问题症状典型,容易发现,治疗成熟,我们讲的重点是水液停聚。和水液停聚有关的疾病数不胜数,比如尿毒症、水肿病、心脏衰竭、慢性肺病(痰多)、胸水、腹水、肝囊肿、肾囊肿等等,这都是我们能叫上名字的疾病,还有很多疾病同时合并有水液停聚的问题,还有不是疾病但可能会发展成疾病的亚健康状态都与水有关。水既然是生命之源,那就是无处不在,当然疾病的发生也离不开水的因素。也许有人会说,很多疾病都有特定的原因,和水有关,但水不一定是根本原因,所以谈不上是生病之源。这个问题很好,作者之所以说“水是生病之源”,那是有临床证据的。
舌诊是重要的中医诊病方法,作者在工作中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舌体逐渐变的胖大,尤其是运动少的人,中年以后最多见,甚至30岁左右已经开始形成。不仅仅是病人,作者又观察了周围的健康人群,发现同样如此,舌体偏于胖大的占一半以上。一开始作者按照传统认识,考虑他们是脾肾阳虚,从温阳祛湿治疗,有效,但疗效并不理想,一些症状仍然难以彻底缓解。后来看到李东垣的“阴火论”,看到刘渡舟先生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疗水郁发热的解释,忽然有了自己的想法,原来胖大舌就是水液停聚的典型表现。作为运化水液的主要通道,脾胃最易产生水液停聚,日久可及全身。水液停聚产生的热证,就是李东垣所称的“阴火”,太阳经水液停聚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刘渡舟称为苓芍术甘汤,那么太阴经水液停聚用什么方呢?张仲景用的是苓桂术甘汤。当作者改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后,效果突出,同时减量对周围有胖大舌表现的健康人群推荐该方,反响非常好。明显改善的症状包括口干缓解,不用频繁喝水了;大便更通畅了;小便频多的现在减少了;小便少的通利了;舌体齿痕消退了,甚至感觉舌体变小了; 晨起口苦的症状缓解了等等。我自己的亲身感受还有不怕冷了,更有食欲了,后背和头皮的痘痘更少发作了。治疗的有效也反证了水郁发热,即阴火的存在。还有更明确的证据,有的病人怕冷,便稀,喝牛奶就上火、反复舌头溃疡,但吃辣椒却没事,这就是典型的“水中之火名阴火”,这种上火是由水液停聚引起的,可见理论都是来源于临床。
为什么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水液停聚呢?作者认为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供大家探讨。一个是代谢减慢了,体内的水液也就流动的慢了,日积月累,废水也越来越多,这是主要原因;再者是运动减少了,尤其是非体力工作者;还有就是饮食方面并没有减少,甚至吃的更好了,慢慢造成了脾胃损伤,水液停聚;甚至还有故意多喝水的,也是造成水液停聚的原因。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是自然规律,是不是一种正常现象呢?也不见得会发展成疾病吧,何必治疗?有人统计了胖大舌和水肿病的关系,单位查体中发现177人出现了胖大舌。对他们进一步全面检查时,发现其中有明显水肿者41人,占23.2%。当时无水肿者136人,其中查出有慢性肾炎10人,左心功能不全5人,贫血6人,肺心病14人,慢支、肺气肿8人,肿瘤8人,孕妇14人,营养不良18人,认为无病者仅20人。1年后随防这些人,发现有眼睑、腿、脚不同程度水肿者102人,占胖大舌总数的57.6%;占当时虽出现了胖大舌尚未发现水肿总数的75.0%(胖大舌与水肿的关系,内蒙古中医药)。有了这些数据,我想我们还是最好拥有20岁时的舌象吧。看到这些数据,也许有人会害怕自己得病,大可不必,因为这个调查是在1994年对山西柴油机厂的工人进行的,参加查体的共有8126人,主要是体力劳动者,发现胖大舌的才177人,但多数都有病,明显是标准过严了,实际上应该还有更多轻度胖大舌的人群,这些人可以称作亚健康人群。
这个例子也指出了一个问题,既然要进行循证医学统计,就涉及胖大舌的诊断标准问题,这也是中医被西医诟病的地方,认为中医不科学。《中医诊断学》(朱文峰主编):舌体比正常舌大而厚,伸舌满口,称为胖大舌。问题是正常舌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仍然没有相关指标。有人发表了《舌体的定量化研究》,以舌体宽度和厚度为指标,发现舌体大小与口裂、性别无明显关系 ,而与年龄、身高+体重有密切关系,各年龄组分别观察,随着身高+体重的增大舌宽+舌厚也在增大。这个研究作者认为也有很大纰漏,比如身高、体重可以准确测量,但舌宽、舌厚与舌肌的状态有关,难以准确测量。舌体比幼年时自然长大属于正常,我们看重的是舌体的异常胖大,而不是看舌的绝对大小,即使舌体偏大,而没有虚浮、形状异常等改变,也不能认定为胖大舌。所以作者认为如果想通过测量得出胖大舌的诊断,是不切实际的。那有没有更直观有效的方法呢?《辨舌指南》:”舌形圆大胖软者,是少阴虚证也。”我们不管他说的少阴虚证准不准确,“圆大胖软”四字就准确描述了胖大舌的形态。胖大舌因为含水分多,而显得虚浮,像被水泡过一样,并且形状发生改变,由自然的长条形变成了中间圆钝不平的形状。更准确的办法就是对比,作者也不作分析统计,只把不同年龄组的舌象放到一起,让读者自己对比,有些感受是无法用尺子衡量的。
针对水液停聚的情况我们应该怎样改善呢?首先就是运动,其次是饮食节制,如果这些方面不能做出彻底改变,就需要药物调节了。如果出现舌体胖大明显,即可用减量苓桂术甘汤,方剂组成:茯苓10-15g,桂枝6-10g,白术10-20g,炙甘草6g。白术茯苓健脾行水,使废水去而新水生,桂枝温以化饮,辛以通阳,又是健脾要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一般用最小量即可,如小便不利则茯苓加量,小便频多重用桂枝,舌苔厚重用白术,热象明显桂枝减量,或加白芍10g。舌体胖大是本方的独证,需避免被其他兼证迷惑。
其实这个方子非常简单,也是中医名方,但是有人该用的时候却想不到,或者顾虑重重,原因在于对水液停聚证把握不准确,比如最容易与阳虚证混淆,在全民进补的时代,过于强调中医的扶正作用,而忽略了祛邪,见到怕冷就认为是阳虚。一般水停早期多无明显阳虚症状,水停日久可出现阳气郁滞而怕冷,最易误用姜附等温热药物。方中桂枝也属温药,但取它辛以通阳,温以化饮之意,有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重点在温化水饮而非助阳。水液停聚则新水不生,可出现口干甚至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等热证,如口干明显容易与阴虚证混淆而误用养阴药;口腔溃疡、口苦、大便干甚至发热等症状容易与湿热证混淆。这就是李东垣所说的“阴火”,李东垣用的是补中益气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等,都可借鉴。作者认为大部分轻症可先用本方,如解热不彻底可加升麻、柴胡、羌活等风药。
此方还可以治疗小孩伤饮而厌食症,小孩易伤食而表现为舌苔厚,如伤饮则苔不厚而水滑色淡,不欲饮食。李东垣用的是五苓散,利小便为主,作者认为此方更好,健脾行水而不伤阴。
有人也许会问舌体不大能不能用,用了会不会有副作用呢?方中白术茯苓甘草是四君子汤的三味,主健脾而性平和,以小量桂枝换人参,以通代补,水停初期舌体不大,只要舌淡苔润就可以用,是预防水停加重的良方。
新冠肺炎被认为属于中医寒湿疫范畴,也有的表现为湿热,总之,与水湿有明确的关系,有关部门推荐的基本方清肺排毒汤中就有此方,对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也是有好处的。
当然肯定不是所有人都适用本方,请严格按照本文思想对号入座,否则概不负责!
总之,水液停聚是自然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人不可避免。如开篇所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病之源!人到中年不运动,水液停留是天道。作者不揣浅陋,推荐此方,希望它能成为中年人的保健方,老年人的长寿方!
附:舌象对比
作者做了小范围的调查,对周围健康医护人员、医学生进行舌象采集,共采集25-40岁左右照片43张。因为诊断标准的问题,为避免主观性,只计算有明显齿痕的就有27人,占62.7%,排除生理性齿痕舌,保守也得55%以上,实际舌体胖大的比例更多。另有2例阴虚明显的。作者在山东,资料也多是本地,收集南方舌象照片5张,明显胖大齿痕舌3张。另采集小学生舌象照片共60张,虽然也有极少数舌体胖大的,但都没有齿痕。
笔者将所有照片放出,便于读者对比分析,如有侵犯隐私请及时联系作者删除。
非常感谢提供帮助的刘玉娟老师,以及各位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