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选国产千元机?你下单前真的要慎重
最近手贱,本来手头是有手机用的,但还是禁不住各种发布会聒噪,还有创始人论调的影响,买了一个国产千元机。因为这年头喷子还是很多的,暂且只说是个国产千元机吧,也不提品牌了,没想伤害谁,只想给自己舔舔伤口。
买来这个手机,感觉和描述的差不多,还不错,简单体验了下,发了个朋友圈,就放下了。然后过了几天,打算好好体验下,于是装上SIM卡,以及常用的APP,开始体验起来。体验中发现,这看新闻怎么刷刷就断网呢,于是发现是WiFi经常会断。这个真是体验不佳,要知道老婆的iPhone 6,那刷起新闻,就跟运行本地程序一样,速度肯定是眼睛跟不上的。
我查了一下,很多人都遇到这个问题,解决方法是修改无线路由信道,擦,那在公司怎么修改呢,显然不现实。万般无奈下,选择退货,发现过了7天,只能换货,于是换货。但说实话,这应该是采购元件规格缩水所致,应该是一个批次的,我对换货的前景也十分不乐观。
查了一下,这款手机还有屏幕漏光、GPS在室外也无法定位、微信卡顿、摄像头打开显示的花屏等问题,其实也都不是大问题,因为我是早有心理准备的,但WiFi连接不畅,则是我怎么都不能视而不见的。
浏览了下其它千元国产机,总体有以下一些问题:微信微博卡顿、触摸屏不灵敏、发热量大、耗电过快、充电时发烫、开机内存占用过多、偶尔花屏、通话有杂音、信号不佳、摄像头偏色、屏幕偏色等小问题。这我都可以理解,基本上是采用了廉价的元件,造成的工作不稳定所形成的。其特点就是不会普遍发生,不会持续发生,只是偶尔在用户身上发生而已,但一般来说,很可能会碰到一两项,就看你的忍耐力和理解情商了。
商业的逻辑有很多,但有一点是显然的,企业需要盈利,当企业为了取悦用户,把价格压得很低,并且主要部件配置提得很高的情况下,其还要盈利,这就是一门技术活了。有的厂商技艺精湛,可以满足用户体验同时赚钱,有些则是未必了,至少供货商那边不会为了你的情怀和理想而降价。而一个没有钱赚的企业,如何保持高昂的士气,不断地投入其中,想想也是很难的。
最近同时体验了某国产品牌推出的一款2000元手机,配置只有1000元左右,但使用中WiFi流畅,各种操作体验也很好,这让我陷入了一阵思考——到底是要讨论那些配件和价格的比,还是考虑实际的使用体验呢。按理说,十几年前,很多手机价格就达到千元以上了,如今工资物价房价都非当年可比,怎么这手机就得低于千元才可以买呢。实际上,单单1000元手机和1500元手机,其使用体验就是差别很大的。
假如来到一个大型活动,别人能连接上WiFi,你连不上,别人能搜到十几颗卫星,你的搜不到,别人拍照对焦很快,你的犹犹豫豫,别人打开微信寻找内容很流畅,你还一卡一卡的,别人电话信号好,你的说一会手机就发烫,然后由于不断加大功率,一会你的手机就没电了……这些囧事要说没遇到,我也不相信。我自己就遇到过很多,比如用笔记本,充电一会后手机热的烫手,马上关机散热,以后只用专用充电器,才没出现过一样的情况。但如果你专用充电器充电,还热得烫手呢……
朋友给了一句精辟的总结,“千元手机都是坑儿啊!”他说的很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当然,就算你一定要买,也要做好保护工作,主要有主动保护和被动保护两种:主动保护就是尽量选口碑好,牌子大,且配置性价比不那么凸出的,要相信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不要幻想1000元就买个机皇;被动保护就是选择正规的渠道,然后7天内全面体验,发现有不能忍的地方,就退货好了,这是无条件退货的。做好这两点,咱的购买也就无怨无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