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散文】彭万香《金沙江边,108国道绵延进山》
图文/彭万香
【作者简介】彭万香,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初中语文教师。其作品散见于《语文导刊》《西南商报》《教育导报》《作家选刊》等刊物,作品入选《岁月浅歌》《2014中国当代散文精选》《当代网络诗歌精选》等专著。2014年,出版教育叙事散文集《有人送我一棵草》。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江边,是我最爱去的地方,那里有滚滚的江水,温软的细沙,如血的残阳,还有蜿蜒的盘山公路……站在半山腰,拿着望远镜四处张望,山间云雾缭绕,火车的鸣叫远远地传来,108国道如一条细细的丝带飘挂在山腰,洒落到谷底,公路两旁成片种植的“大凉山鱼鮓蜜芒”和圣女果已经初具规模,红的,绿的,黄的,紫的,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这就是国道G108线凉山会理段的末端——金沙江鱼鮓渡口,它将凉山和攀枝花紧紧相连,是国道G108线的咽喉要道,千百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迎送着南来北往的马帮小贩和川滇商客。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征南蛮”首战即在会无(会理)金沙江鱼鲊渡口——“渡泸而得蜻蛉”,徐霞客也曾经到过这里,它又是红军渡,当年工农红军从这里走向遵义,它还是中国远征军之渡,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候,在成都、重庆汇集的中国远征军经过这里赶赴缅甸。这条源自北京天宁寺的国道108线,全程3356千米,途经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四川和云南6个省市,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军事意义。长期以来,由于金沙江江面宽阔,水急浪大,两岸又都是深山峡谷,人们只能依靠渡船摆渡过江,出行诸多不便,极大地制约了两岸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记得小时候,父亲在地震队工作,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要一年四季在外漂泊,每年只有春节才能回家一次。因为长期的分离,年幼的我们经常忘记父亲的样子,却记得母亲描述的父亲回家的路:北京、上海、河南、河北、成都、昆明、拉鮓、鱼鮓、金沙江……父亲说他回家要坐很多天火车,转很多个站,到拉鮓后,要到江边去坐渡船,如果错过了就只能望江兴叹。那时国道G108线还没有延伸到江边,父亲过江后,要翻过陡峭的江坡山,至少要走一整天才能到家。我们就这样在父亲来来去去的身影里感受着一年一次的亲情,窥视着山里山外的世界,金沙江鱼鮓渡口成了我们一家人共同的期盼。
后来,父亲为了照顾我们,调到离家较近的403地质队工作,结束了他的孤雁生活。国道G108线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延伸到了金沙江边,那辆从黎溪通往鱼鮓的小型中巴车,每天都会在江边等待着摆渡过江的旅客,为这个历史悠久的古渡带来了现代文明的气息。
2008年,会理“8.30”地震,黎溪是重灾区,国道G108线成为运送救灾物资的重要通道,鱼鮓渡口的“瓶颈”问题日益突显。2009年8月30日,灾后重建重大项目——金沙江鱼鲊大桥开工奠基,两岸居民奔走相告,翘首企盼。2015年4月24日,金沙江鱼鲊大桥建成通车,国道G108线结束了断头路的历史。无数会理人闻讯前来,或驱车直达攀枝花、昆明,或携一家老小在桥上散步,俯瞰江水,回味历史。那艘几十年来,两岸人们和车马唯一依赖其渡江的渡船,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闲置在夕阳下的江水里,静静地仰望着江面上的鱼鲊大桥,见证着曾经用轮渡运输过江的历史。
当我们一家再次来到金沙江鱼鮓渡口时,国道G108线已经建成高标准沥青路,新建的鱼鲊大桥横跨在江面上,那些南来北往的车辆鸣着清脆的汽笛从桥面上疾驰而过,这一段父亲曾经回家的路,如今,变得如大城市一般通达平顺。来到父亲曾经渡江的码头,牵着女儿的手顺江走上去,江边的细沙在粼粼的江水中翻起细细的波澜,那些小小的沙粒有的被冲到沙滩上,有的顺江漂去,也有的沉落原地,阳光透过江水照在浅水处,荡漾成金灿灿的颜色。江面上有人划着小船经过,他们唱着渔歌,撒着渔网,时不时地还打出两颗“水漂石”,幸福的笑脸映衬在江水里。
回程的路上,我们的越野车在光滑的沥青路上匀速行驶,女儿靠在车窗前反反复复地描述着她想象中的诸葛亮“渡泸而得蜻蛉”的情景……风“哗啦哗啦”地吹动着芭蕉树的叶子,金黄的野菊花躲在草丛里,藏在槟榔树下,跳跃在山崖边的沟沟箐箐,它们似在欢笑,似在低语。国道G108线越过金沙江鱼鮓大桥,在夕阳的余晖里绵延进金沙江畔的崇山峻岭,引领着我们去看更美丽的风景。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