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人设如何一步步崩塌?从比肩三星到关店,几年衰败绝非偶然
如果不是HTC在京东和天猫的官方店突然消失了,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提起这个品牌。从当初在Android阵营里步步紧逼三星一直到无人问津,HTC真是经历的了大起大落。不过好在HTC对此也早有准备,早早跨界虚拟现实领域推出HTC vive产品线,也获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有点美中不足的大概就是这个领域有点太小众吧。
对于前一阵子传出的关店事件,HTC终于给出了官方正式回应。并不是京东或者天猫交易平台有什么问题,HTC确实自己把官方店关掉了,但这样的结果就是HTC手机从此在大陆绝迹。但大陆本来就已经没有了这个品牌生存的空间,谁会在意呢?其实即便是在台湾地区,HTC本土作战的效果也实在是差得离谱。2018年台湾地区手机销售TOP50里,HTC三款产品上榜,最高只拿到第29名,另外两款分别是第49名和第50名。
其实此前我们断断续续分析过HTC的劣势在哪,并且是随着HTC不同的发展阶段展开。现在看着HTC这种情况,也许可以简单做一个回顾了。说HTC产品缺乏卖点是不对的,直到最后一刻HTC的产品设计都还有自己的特色,但说HTC没有任何技术储备,这一点毋庸置疑。
就拿曾经火爆的HTC One M7来说,这款手机的机身、拍照以及前置双扬声器都是当时拿得出手的卖点,但这些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不足以撑起其高昂的价格。至于手机售价,相对于定位高端来说,也许HTC更多的是无奈。这些方案都来自供应链,就以金属一体化机身来说,在HTC One M7上市的同时已经开始被很多品牌采用,供应链不受HTC把控,而且供应链中的台企,最擅长的恰恰就是价格竞争,把高端方案做到如同白送。
在HTC推动这种机身设计之后,短短半年时间,供应链就已经几乎无利可图,加工一个金属机身获得的毛利降到了两位数甚至更低,大量同质化产品上市冲淡了HTC的竞争力。与之相对应的是不管三星还是华为,都在逐步掌控一些属于自己的技术或者方案,即便从供应链获得,也基本采用了独占或者投资的方式增加自己在上游资源分配的话语权。
而从M8时代开始,HTC的问题就开始转变成被消费者所厌恶,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多层下巴。HTC手机用户挑剔吗?实际上消费者的容忍度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更高一些,尤其是在HTC拥趸的眼中,很多让媒体或者其他用户吐槽的所谓问题,在他们眼中都不叫事。但拒不对产品进行美化,甚至到已经被做成段子调侃的程度还熟视无睹,这就是在挑战消费者的底线了。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当时媒体披露HTC大陆员工对此也是怨声载道,位于台湾的HTC总部既不肯放手让大陆独立做产品设计和规划,也拒绝接受任何建议,只是一厢情愿的按照自己的审美设计产品,哪怕他们产品在大陆市场已经开始遭遇滑铁卢。当然这其中肯定要有其他因素,但态度首先决定一切。
从HTC One M9开始,HTC的产品就开始崩塌,直到HTC10不但产品造型遭到彻底毁容,还出现了HTC 10与HTC 10 Lifestyle事件。简单的说就是在海外市场销售旗舰机HTC 10,大陆市场则销售外形相同配置大幅缩水的HTC 10 Lifestyle,后来为平息愤怒又将海外版HTC10直接在大陆上市。真有哪个品牌会一边歧视消费者一边希望消费者买单吗?HTC居然还真想试试,歧视整个消费市场这种重大错误,只要犯过一次就会付出巨大代价。
尽管后来的手机各方面设计逐步回归理性,甚至开始主动迎合消费者的口味,但失去的时间和口碑是追不回来的。HTC犯错的时间正是国内手机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手机品牌已经都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并且市场地位开始稳固,一直主动将自己边缘化的HTC也就再也没有了回头的机会。而现在,即便是想转入新兴市场寻求机会,也可能面临着众多强大的竞争对手。
从HTC手机能得到的教训是什么?产品除了有自己的风格之外,还有两点很重要,第一是有别人不可替代的竞争力,比如牢牢把控住上游产业或者下游消费市场中的某个环节,第二是产品瞄准用户痛点,闭门造车还一厢情愿的认为会被大众接受是不对的。当然,最重要的是少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