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贺知章告老还乡,李白随手写诗相赠,仅28字却有两处动人细节

文/ 空青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启笔】

天宝初年,李太白在南陵仰天狂笑,写下“我辈岂是蓬蒿人”后便扬长而去,直奔长安。

李白这次去长安,开局可以说是很幸福的,“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御手调羹……”这些都是他留下的光辉历史。

但对李白来说,最开心的事情大概还是碰到了贺知章。

贺知章是那时宰相,同时又是一位道教人士,自然对同样信仰道教且天资非凡的李白有很大好感。

李白携作品拜门,贺知章读至《蜀道难》,脱口而出称李白为“谪仙人”。后来与李白饮酒,囊中一时无钱,竟将自己身份的象征“金龟”摘下来换酒钱,由此也可见贺知章对李白这位晚辈的器重。

从政治上来说,李白能够得贺知章赏识也是天大的气运,有当朝宰相的推荐,再加上唐玄宗对李白的喜爱,飞黄腾达的仕途似乎就在眼前。

可惜,李白与贺知章还是认识的太晚,那时贺知章都已经80岁有余,没有两三年便告老归乡了。贺知章离开的第二年,李白也带着遗憾离开了长安。

天宝三载,贺知章以道士身份辞京,当时的皇帝唐玄宗在长乐坡饯别送还,成当时一大盛事,李白、高力士等人都曾写过留别贺知章的应制诗。

除了应皇帝要求所写的“官话”,李白还另有一首以“道友”身份送贺知章还乡的诗歌,名为《送贺宾客归越》。

这首诗歌只有28字,遣词用典随意舒展,一看便知是信手拈来的作品。但也正是这一类“倚马可待”的诗,才更能体现李白一片神行的作诗功力。

一起来看这首诗吧。

【诗篇】

送贺宾客归越李白 〔唐代〕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诵析】

首句起笔并不写送别,而直接描绘贺知章将要归去的镜湖。这种手法的使用,使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跳脱出当前离别的伤悲,而沉浸在泛舟镜湖的喜悦与澹泊之中,奠定了全诗轻快乐观地基调。

“流水漾清波”,接连五字皆与水相关,字义也都相似,李白却用一个“漾”字带活了整句,使镜湖水波的荡漾充满了所有人的想象。

“狂客归舟逸兴多”,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此处以“狂客”称之,是特意与应制诗中的“贺监”相区别,以体现两人知己好友、忘年交的交情。

后面“山阴道士”两句,用的是书生王羲之的典故。

王羲之喜欢鹅是天下共知的事情,一日游至山阴道士处,山阴道士养了一群鹅,深得王羲之喜欢。王羲之想要出价买下这群鹅,山阴道士却只要他抄写“黄庭经”为价,王羲之欣然应允。

李白此处用典的含义也很明显,贺知章身为当时文坛巨擘,一手草隶深得时人珍爱,这里便是赞美其书法。

历史上的山阴道士见到您,恐怕也会要求你为他抄写《黄庭经》的吧,将贺知章与历史上名气最大的书法家王羲之摆在了同一行列中。

李白在这一首七绝中,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抒情与描写,而是紧紧抓住了一个主题:山阴,也就是贺知章将要归去的地方。

而这一个主题之中,李白又找到了两个最能代表贺知章性格与风骨的意象,一个是清波荡漾的镜湖,另一个则是王羲之抄经换鹅的典故。用镜湖之风景赞狂客之逸兴,用山阴道士典故赞其书法风采,可谓正好搔到贺知章痒处。

文人所以得意,一是雅趣高致,二便是文学造诣,李白以同道中人的身份写下这首《送贺宾客归越》,足见两人相交之诚,也不得不为李太白的时运不济、贺知章的天不假年叹一声可惜。

若是两人相逢壮年,说不定盛唐诗坛又要掀起怎样的风浪呢。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会立即删除!

你的关注与评论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编辑 空青

排版 空青

空青诗词日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