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半虚构作品,宋江没在浔阳写反诗,为何这里有浔阳楼
《水浒传》是家喻户晓的古代名著小说,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背景,着重刻画了以宋江为首的梁上好汉起义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北宋朝廷的无能,歌颂了农民起义军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对后世也影响深远。在小说中,宋江并没有到过浔阳,为何这地方建了一座浔阳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水浒传》第三十八回是“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对于这一回的内容很多读者依然记忆犹新,讲述了宋江行至江州,他走着走着忽然发现了一座酒楼,抬头望去只见青布酒旆子迎风飘扬,再定睛一看雕檐上的匾额,上书三个大字——浔阳楼。宋江眼前一亮,因为他早就知道浔阳楼的大名,但未曾想今日却误打误撞的遇到了它,于是兴致大发便登楼远眺。小说中提到,浔阳楼当时是一座酒楼,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往来客商,宋江就慕名登上了顶楼。
浔阳楼位于长江之滨,宋江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内心惆怅的思绪也如江水激荡的浪花一般,无休无止的萦绕在心头,久久难以平息。三杯酒下肚,宋江想起了过往的点点滴滴,以及自己时运不济,命运多舛,还有世道不公,便提笔以抒胸臆写下了一首诗,“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酒罢,宋江踉踉跄跄离开浔阳楼,后来人们也发现了他写的这首诗。
读罢宋江在浔阳楼写的诗,人们内心不禁一阵寒意袭来,背后也冒出一身冷汗,原来这是一首反诗,痛斥了宋朝廷……几百年过去了,宋江做的其他的事或许早已褪色,但反诗题写浔阳楼的大名却一直流传了下来,浔阳楼还成为了妇孺皆知的江南名楼。
1987年6月,当地人民在原址重修浔阳楼,整体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主楼高约21米,共计三层,基本上还原了历史上浔阳楼的模样,只不过现在已经不是酒楼茶舍,而成当地的一处历史文化景点。在一楼大厅,陈列着两幅巨型瓷板画,描绘了梁上好汉一百零八人的形象,以及《水浒传》中的经典桥段,如“浔阳楼宋江题反”,“梁山泊好友劫法场”。
沿着楼梯登上二楼“忠义堂”,这里也是宋江当年题写反诗的地方。在靠窗的位置上,还放着一张方桌,桌上还有一壶酒,据说是当年宋江痛饮三杯的蓝桥风月酒。游客至此,看着滚滚江水,再痛饮一杯蓝桥风月,不知是否也有当年宋江的惆怅之感。除此之外,二楼还有古代书籍展示,讲述了浔阳楼的历史和发展,以及现代摄影作品,展示了浔阳楼美景。
再到第三层,这里现在改成了茶座,游客可以在此品茗观景,天气晴好的时候的还能看到庐山和鄱阳湖,也别有一番韵味。原来“宋江题反诗画”悬挂在二楼,现在被挪到三楼的西墙,游客登上楼梯即能看见。虽然绘画本身略显夸张,但是反诗内容却让人看罢,顿感宋江被逼上梁山的无奈。浔阳楼名声在外,每年都有数十万游客慕名而来,或许宋江自己都不知道他竟然带火了浔阳楼。
历史学家们表示,在历史上,宋江确有其人,但和《水浒传》中的宋江有出入。《宋史·江几传》中提到,宋江是山东郓城县人,依靠打渔为生,后因朝廷将湖泊收公而禁止捕鱼,所以宋江便联合当地渔民揭竿而起,在多次与官府的斗争中取得胜利,久而久之也就树立了威信,身边的人聚集的也越来越多。
公元1121年,宋江挺近江苏地区,但是遭遇了张叔夜的埋伏,最终坚守不住只好招安投降,此次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也宣告失败……总的来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规模不大,但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对其钦佩不已,于是就以宋江为原型创造了《水浒传》,所以小说中也难免不会有夸张之处。但不管作者怎么虚构,宋江从未到过浔阳楼,也更没有在这里题写过反诗,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学习历史一定要将史料和小说分开,不能混为一谈。
不管怎么说,重修浔阳楼总是好的,也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尊重。现如今,浔阳楼依然屹立在江畔,滚滚江水也许能带走时间,但却带不走记忆。也许再过几百年,浔阳楼和宋江也依然不会被忘记,他们的故事和精神也一定会永远传承。
参考资料:
《浔阳楼》作者:施耐庵 著,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