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里不断种出高产作物|东营市

  如何提高土地增量?

  当无数国人将目光瞄准广袤的盐碱地时,好消息也接连不断地传出来。

  10月18日,在东营黄河三角洲千分之三的盐碱地上,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齐黄34”表现出色,“实打验收,亩产302.6公斤”的数据,标志着大豆在盐碱地上的单产新突破。

  一周之内,这是科技日报记者现场见证的大豆第二次单产突破。

  七天之前的10月11日,由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邀请专家对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大豆高产稳产分子基础与品种培育”进行测产,结果显示: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含盐量为千分之五的盐碱地里,种植的耐盐大豆材料TZX-1736、TZX-805亩产可达264.8公斤、263.3公斤,这创造了耐盐碱大豆新品种的亩产纪录。

  相对之下,无论是山东省农科院的新品种,还是中国科学院的新材料,均已超越了2020年的我国大豆平均亩产(132.4公斤)。

  38岁的年轻城市

  向世界性难题发起挑战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入海口携带泥沙在渤海凹陷处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由此,其中心城市、建市只有38年的东营市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土地不断增长的地级市,年轻而有魄力。

  但这座年轻的城市在诞生之初便面临着一个世界性难题——盐碱地治理。

  盐碱地被称为土地的“绝症”,重度盐碱地几乎是一片不毛之地,让生长于斯的农民辛劳一年,颗粒无收,望地兴叹。

  怎么办?这句话,何其经典:土地资源是很宝贵的,抗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提高土地增量是很有意义的,对中国粮仓、中国饭碗也能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

  长久以来,中国科学家的目光始终锚定广袤的盐碱地。根据粗略统计,我国有盐碱地5.5亿亩,其中至少有约2亿亩具有改造潜力。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成为他们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几乎每周,贾曦都要从济南到东营来一个460公里的往返。作为山东省农科院黄三角试验示范基地管委会主任,他经历了住集装箱、顿顿吃方便面的艰苦,和同事们一道在“不毛之地”上建成了信息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试验田。

  贾曦并非孤军奋战,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山东省农科院有三四十支创新团队常年活跃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将论文扎扎实实地写在大地上。

  改造盐碱地

  需要“良种+良法”配套

  在含盐量为千分之四的土地上,平均亩产3528.6公斤,创盐碱地优质鲜食甘薯单产纪录!这一数据,让东营义和慧海家庭农场经理李慧非常兴奋:“这可真是盐碱地上长出了'金蛋蛋’!这连小麦玉米都不长的盐碱地,地瓜亩产居然超过了7000斤。”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甘薯栽培与生理实验室主任、山东省农科院副院长张立明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创造记录的“济薯26”之所以能在盐碱地创出高产:一是品种高产、优质、抗病、耐盐碱;二是采用滴灌、地膜覆盖等系列配套栽培措施,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实现了优质高效。

  在盐碱地里创造高产不容易,这背后是长期的奔波忙碌,日日夜夜的付出,左右求索的攻关,不为人知的辛劳……

  改造盐碱地,需要“良种+良法”配套。

  “通过测产,利用微生物技术改良盐碱地的棉花平均亩产达到323.8公斤,增产17.8%,与非项目区相比增产效果显著!”10月15日,当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董合忠宣布这一结果时,四家承担单位无疑是欣慰的,这意味着大量的付出,最终得到了回报。

  盐碱地“根际微域改良”土壤修复菌剂开发应用项目,是由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部、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山东亿安生物公司联合承担的山东省科技厅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该团队采用国际领先的基因编辑技术Red/ET DNA重组工程技术进行攻关,经过了试验和示范验证,最终成功。

  如今,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顶尖农业科研力量,耐盐碱粮食作物涵盖小麦、水稻、玉米、高粱、甘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大豆等,此外,各种耐盐碱蔬菜在当地也有种植。

  科研人员在此一茬接一茬地系统解决盐碱地治理和绿色开发、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全要素效率提升、提质丰产增效、环境健康友好等重大问题,实现从单一技术实施到成套技术捆绑,形成工程化技术推进机制,促进项目成果的可复制、可推广。

  (来源:“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作者:王延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