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收藏热 投资需冷静
珐琅又称“拂郎”、“佛郎”、“发蓝”,发音相近,都是对一种人为加工而成的玻化物质的称谓。它以天然长石:石英等矿物质为主要原料,加入纯碱、硼砂等化合物作助熔剂,加入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等作乳浊剂,添加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锑等金属氧化物作着色剂,经过粉碎、混合、煅烧、熔融后,倾入水中急泠得到珐琅熔块,再经粉碎、细磨得到珐琅粉。将珐琅粉调和后,徐施在金、银、铜等金属器.上,经焙烧,便成为金属胎珐琅。若以玻璃为胎,则称为玻璃胎珐琅;以瓷器为胎者,则称瓷胎珐琅。
珐琅彩瓷,作为宫廷御用瓷,为“釉上彩之冠”。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 大,乾隆以后即少有制作。乾隆时期,宫中收藏的珐琅彩瓷器曾集中存放在端凝殿,据档案记载有400多件。
清代的景泰蓝工艺胎薄,掐丝细,彩釉也比明代色彩要鲜艳.花纹图案繁复多样。在康、雍、乾三朝得以发展,三朝作品在造型、釉色、纹饰、落款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康熙时期的画珐琅釉色亮丽洁净,纹饰以写生花卉及图案花卉为主。雍正年间的画珐琅器型制作工整,黑釉光泽亮丽,超过康、乾二朝。乾隆年间的画珐琅器装饰趋向”稠密”、“细致”的堆砌式,更多了中西合璧的装饰方式,工艺上出现了画珐琅与内填珐琅、掐丝珐琅等相结合的现象。
清代瓷器的烧制水平可谓登峰造极,以数千年中华瓷器史上的优 秀经验,再加上各种釉料的极大丰富、严格的官窑督造管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 室重视,清代瓷器的烧制水平非常卓 越,烧制出了精美绝伦、五彩缤纷、奇巧精致的各类精美瓷器。但是,正是因为处于中华瓷器史上辉煌光彩的一页,清代瓷器开始朝着过分装饰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到了乾隆时期,在器形、釉料、纹饰上无所不用其极。是以清代瓷器尽管看似繁花似锦,却没有将瓷器烧制推向如两宋一样的高峰,反而朝着繁琐堆砌、过分装饰的方向发展。
珐琅彩是清朝叫法,正名应为“瓷胎画珐琅”,早在明代就已有类似的“铜胎画珐琅”即景泰蓝,至清康熙年间造办处珐琅匠在皇帝授意下,将铜胎画珐琅技艺用在景德镇所出的白瓷之上,是为珐琅彩瓷。
珐琅彩亦称“广珐琅”,俗称“烧蓝”,是指在金属胎上用锤揲、浮雕、阴刻纹饰的方式,有的还饰以金、银片,然后涂以透明珐琅釉烘烧而成,以蓝、绿、紫色为多,这种工艺是利用珐琅釉透明半透明的特性,使器物装饰图案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珐琅为外来语音译名,近代画珐琅技法15世纪中叶起源于法国。到17世纪初,法国工匠发明了画珐琅的新方法,其中以法国中西部里摩居的画珐琅工艺品最为著 名。即在一种较软的玻璃料内加上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作为呈色剂,并用油调和便成为珐琅料。以这种珐琅料装饰器物,能取得如油画般的色泽和立体效果。17世纪晚期一批画珐琅工艺品由法国等国的使节或传教士带到中国进入宫廷,其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立即将康熙帝深深吸引。于是下令在宫中烧制珐琅彩瓷器,并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创烧成功,《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记录画珐琅有铜胎画珐琅、玻璃胎画珐琅、瓷胎画珐琅、金胎画珐琅、紫砂胎画珐琅。瓷胎画珐琅即指珐琅彩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