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老师】奇特的荷叶,奇异的思维
刘英平:河南息县三中高级教师,省级骨干,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级特色教育优秀教师。网名“老英”,主持诗先锋“现场诗歌俱乐部”论坛、“大息地”论坛,管理“新教师成长网”网站。
奇特的“荷叶”
“本文为什么要写第二、三两段?这两段删去会对整篇文章有什么影响?”让我们先从这个争论开始吧。
这个问题是在研讨这篇课文主题时引发的。文章主题一目了然,歌颂“勇敢慈怜”的母亲,似乎没什么可以争论的。最为明显的抒情,当然算是结尾一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问题就出在这里:荷叶遮蔽红莲,因为自然的风雨来了;母亲荫蔽我,是因为心中的雨点来了。通读全文,我们找不到一处对母亲的描写,最直接的一处在第六段,“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难道这就是母亲对我的“荫蔽”?作为借物喻人的名篇,应该在前面提一提母亲对我的荫蔽的具体事件,哪怕只是一个细节,一个暗示吧?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第三段祖父的话,可惜在这段话里,只提到“三蒂莲”与“三姊妹”的“花瑞”,这可以说成是一处暗示性的伏笔吧。可这种“花瑞”与“荷叶”有什么关系呢?植物的叶与花,并没有相生的关系,这是人所共知的。所以这处伏笔,只“伏”到了“我是红莲”这一侧,另外一侧的母亲,却还是被忽略的。
再往前,第二段如何说有什么用途,那就是为第三段的这半处“伏笔”作铺垫的了。也就是交待了这红莲的来历——有八年没见了,暗示我们对这两盆红莲的珍惜?不在故乡了,是暗示对家乡的、对往事的思念和回味?可这与本文主旨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呢?
当然,还有一种意见,说本文还含有一条“情绪变化”的暗线,而这变化的“关键”是来自母亲。
确实,从第四段开始,“我”就觉得“有些烦闷“。至于什么原因,文中只字未提,可以猜测到的、最直接的原因大概与天气阴沉有关。有人联系写作时间”一九二二年“,推测与”五四运动“后知识青年的迷茫与彷徨的心绪有关,也可以成理。但可惜的是,这与母亲、母爱毫不相干。
一种批评认为,冰心在五四高潮之后,”退缩逃避到,狭仄的家庭圈子里“。从这篇文章看,应该是她受泰戈尔影响的初期,将关注的目光从”社会问题“转向”人类之爱“,从小说创作转向散文创作的一次仿写和尝试。
散文是最不能自欺的文体。所以在写作中,那些固执地存在于作者潜意识里的思绪会随时冲出来,扰乱作者不那么成熟、不那么明确的文笔的走向。它们共同作用,相互影响,就形成了这样一篇奇特的文章。
这篇文章最大的价值,在其写作的“发生学”方面。
只有这样定位,我们才能理解第二、三段为什么写那么多无关紧要的“往事“,也就理解了第六段对母亲的用笔如此吝啬,也一定会明白为什么在第七段要一反她细腻含蓄的文风直接点出那荷叶的“勇敢慈怜”,更能理解“呼告式”结尾直接抒情的突兀了。
对于研究冰心的文学转弯,《荷叶母亲》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作品化石,因为它原生态地保存了她几乎所有的思绪。那个时期的迷茫和彷徨,那种年龄的犹豫和纷杂,那么真实地、奇特地、以文字的形态保存在一篇小小的作品里,不是一种很有意思吗?
荷叶·母亲
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自从我们推出作文深度点评服务以来,我们的老师已经点评了上千篇作文,从文章的用词、标点、结构、得分点、失分点等等,各个方面都给出了深度的点评和建议,收到了家长最真诚的肯定和赞扬!
现我们把学生投稿的作品及老师悉心的点评整理成了评点月刊(电子版/纸质版)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欣赏,学习!
【购买请扫描下列二维码】
【初中版】
【小学版】
近期更多热门视频课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