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特立独行的普通人

阅读第1340天
世界上找不出两片一模一样的雪花。
——佚名
这本书的最后一章,彼得·蒂尔取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创始人的悖论”。这个章节名,其实对于所谓的创始人,或者说那些普通人(包括我)仰望的大佬,是最准确的描述。当然,放在我身上,貌似也可以。
翻阅描写任何一位大佬的文章或者书籍,你可能都会怀疑看到的不是同一个人。不过,如果你稍微经历了一点社会的毒打,就算看到“哇,原来他还会这样”的感叹,也不会惊讶。因为,那很正常。
01
很长的一段时间,我自己去瞻仰那些大佬的时候,确实会有高山仰止的感觉。这种感觉,到现在也存在。当时的我看来,这样的人,貌似可以称之为神了。
等到我看的历史逐渐多了一点,对于大佬的另一面看的越来越多之后,我才发现,大佬也会有自己的烦心事,也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琐事,也会影响他们的日常表现,而不是真的如小说那样,完全沉寂如水。
我相信,真正能够建立一个王朝,并且不是完全被操控当上皇帝的人,都不是一般人。如果这时候真的以为皇帝在自己手中玩转,可能会发现,自己才是棋子。比如,严嵩和嘉靖。
史书上的皇帝,可能因为昏庸遭到痛骂。所谓的昏庸,就是信任馋臣,或者沉迷美色,导致江山易主或者民怨不断。说真的,这就是做皇帝可悲的地方。放到平民身上,就是误交损友,被绿茶给坑了,擦干眼泪就没事了。很可惜,自己却是皇帝。
老百姓家中闹分家产,或者不孝顺的比比皆是,在临终老人的床前因为遗产揪打的也非稀罕。而在皇宫之中,就变成了宫斗剧,或者夺嫡之战,和前面的场景是那么地相似。只是,一个仅仅就是钱,一个不仅仅是地位,还有性命!
02
和这些大佬相处的感觉会是怎样?我不是特别清楚。只能从有限的历史书中或者那些商业书籍中去寻找一点蛛丝马迹。如果仅仅看与创始人相处的二三事,也许就会感觉和日常交际的差异在哪里。
地位的变化,带来人的情感变化。从古至今有句话,叫做伴君如伴虎,我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跟着创始人打江山的人,对于这位带头大哥的感觉会怎样?应该很是复杂。
你或许见过他最落魄的时刻,见过他暴躁揪头发,甚至见过他为了这个“未来帝国”整宿整宿抽烟睡不着,把自己搞得人鬼不分的样子。最后,你同样见到了他站在峰顶,迎着闪光灯,一脸矜持浅笑。
你的心态是否会有改变呢?在某些人的心中,那位大哥还是当初和自己在一个锅里舀饭的大哥,还是那位一桶泡面可以两人均分:他吃面,你喝汤。当他走到峰顶,你也仰望他,但忍不住喊了一嗓子:二狗子,去撸串不?
站在峰顶的人乍一听到这样的喊声会是什么感觉?不好说,就看这位大哥的隐忍到底有多强。有的人面具戴久了,觉得憋得慌,可能就想摘下来透透气。很不幸,正好就你撞上了。
我们不能说,继续喊二狗子的人真的是情商多么低,政治智慧多么弱。如果这么想,对于人性就有点高估了。一旦触碰到这条线就想摘面具砍人的,你不喊,他也觉得你在心里喊,还是砍死。这么想来,当今的商业社会,还是柔和。
03
对于大佬身边的人,我是那么揣测的,这些大佬到底是什么样子,我就更不清楚。只是通过自己看到的信息,来进行一个粗糙的“创始人”画像吧。
众多的信息告诉我们,这样的人是具有天赋的,他们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如同黑夜中的启明星一样,让所有人一眼可以看到,并愿意跟随。天赋与否,这个我没法肯定,不过,他们肯定说服能力不错,至少说服自己很不错。
不管最内心的念头怎样,大佬他们是能够进行自我肯定的,能够告诉自己棒棒哒,干出一番大事业。哪怕刘邦当时如地痞流氓一般,也会自信可以搞点大动静。
我曾经写过,说服能力,最难的不是说服别人,而是先说服自己。说服自己?告诉自己可以?看起来很容易。不是的,进行自我确认,并坚信不疑地执行,这种难度,和日常中那种可笑的自恋是不一样的。
我们有时候会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可以,然后深呼吸,去做了。实际心中还是惴惴不安,也许连表面的焦虑都没有消除。大佬们有过紧张吗?也许有,不过对于主方向的明确,以及对面前问题的思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吧。
这就像《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瞿霞在4·12之后问他哥:“党还有未来吗?”瞿恩告诉他:“困难只是暂时的,光明终究会到来。”是的,那时白色恐怖笼罩在每一位共产党人的心头,有的人摇动了,有的人,依旧在黑暗中砥砺前行,坚信远方会出现的曙光。他们,是伟人。
04
上管理课程的时候,听到教官讲过一节课,主要是谈及生活中每个人不同的角色。当时听的时候,我就感觉,每个人在生活中其实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随时切换:职场,家庭,学校,朋友圈等。可能旁人会疑惑: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你呢?
我相信,当小孩子稍微有点意识的时候,他们其实已经有了“切换角色”的天赋能力。那些被批斗演技不好的人,不过站错了舞台,跟错编剧和导演而已。不过,那些大佬,或许稍微略胜一筹,是变脸大师。
他们切换角色的能力更快,更强,每一张面具都能完全融入,看不出丝毫的表演痕迹。我们日常的角色切换,总会有那么的一丝不顺畅,甚至跳戏。所以,或者可以说,角色切换能力,是成为真正大佬的硬性考核标准之一?
多年前他们的样子是怎样?和蔼可亲?虚心纳谏?强势初现?都有可能吧。随着组织越来越大,他需要接的戏越来越庞杂,要承担的角色也越来越多。身边的人只要稍微用心,放眼望去,就是一潭深渊,看不清到底什么模样,因为融入的角色太多了。多到,哪天自己也分不清了。
【结语】
培训教师的时候,我说过一句话:要当好一个老师,你是什么人不重要,家长和学生需要你是怎样的人才重要!什么意思?你是什么性格,说话方式,不需要知道,不同的学生需要你应该是什么语气和性格,才是最重要。那些被称之为创始人的群体,他们,真的活成了自己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