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俞思义︱句子的预设及含义——兼谈“言外之意”
咬文嚼字
文/俞思义
预设(presupposition)曾译作“前提”。这个术语近几十年来越来越流行了。不仅哲学家、逻辑学家用它,现代语言学家也常常用到它。最早使用这个概念的有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起初他用“顺利条件或适当条件”(happiness condition)这一说法。其实,所谓预设就是保证一句话有意义,可以被理解的必要条件。比如:
①华老栓等华小栓不再讲话了才走出店堂。(陈述句)②你为什么不带课本?(疑问句)③请把窗户打开!(祈使句)④多美啊,可爱的北京!(感叹句)例①的预设是“华小栓曾经讲过话”。如果华小栓从未讲过话,那么就不能说“等华小栓不再讲话才……”。例②预设了“你未带课本”。如果“你带了课本”,这问话就不成立。例③预设“窗户是关着的”,如果窗户原来就是开着的,那么这个祈使句就是废话。例④的预设是“存在着北京这个城市”,否则例④也不成立。.由此可见,预设实际上是说任何话以前对某些事实情况预先有所断定。这就必然具备判断的两个逻辑特征:1、有所肯定或否定;2、有真有假。而这样的断定并未说出或写出,是隐而不露的,所以又称之为隐含判断。预设虽然是隐含着的,但分析句子意义时却不能忽视。
分析句子意义还涉及另外一个概念,叫含义(implication)。所谓含义,可以理解为句子所传递的信息。这又有两种情况:离开语境只靠句子本身所传递的信息和依靠语境所传递的与句子内容无关的信息。
例如:“这本书是我儿子买的。”离开语境只靠句子本身传递的信息有①某件东西是我儿子买的;②某本书是我儿子买的;③这本书某人儿子买的;④这本书是某人买的;⑤某件东西是某人买的。这些信息可以从用不同的逻辑重音回答不同的问题中看得很清楚。A、什么东西是你儿子买的?——这本书是我儿子买的(下有横线的为重音所在);B、哪本书是你儿子买的?——这本书是我儿子买的;C、这本书是谁的儿子买的?——这本书是我的儿子买的;D、这本书是谁买的?——这本书是我的儿子买的;E、什么东西是谁买的?——这本书是我儿子买的。(A——E)与上述①——⑤所传递的信息相对应。这些都是句子本身的含义。现代语言学也常用逻辑学上“蕴涵命题”的说法。也就是说,“这本书是我的儿子买的”必然蕴涵①——⑤的命题,只要前者真,①——⑤也必然真。由于“这本书是我的儿子买的”的逻辑重音不同,蕴涵命题的重点也不同。乔姆斯基把这种不同重点的蕴涵命题称为句子的中心内容(focus)。
“这本书是我儿子买的”这句话在特定语境中还可能产生与句子无关的含义,即传递一些与句子内容无关的信息。比如当有人误把这本书当做是别人的,那么他说“这本书是我儿子买的”,并把重音落在“我儿子”上,正表明别人判断错了。当有人说桌子上书及一些贵重文具是他儿子买的,他为了澄清事实就说: “这本书是我儿子买的”,把重音落在“书”上,其言外之意可能是为了表白自己诚实,不爱贪便宜。至于把重音落在“买”字上时,甚至是为了在一定场合(语境)指责对他儿子的诬陷。这种诬陷,可能是说他儿子偷了这本书,也可能是说他儿子向别人借了这本书长期占用不还,等等。
我们可以把句子本身的蕴涵命题或语义蕴涵称为句内含义,而在一定的语境中传递的与句子内容无关的信息称之为句外含义或语用含义。合起来都是句子的含义。
句子的预设与句子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有的语言学家用下列方法来区分:“预设”,在句子肯定与否定时始终不变,而含义在肯定与否定时则相反。例如“请把门打开”或者“请不要把门打开”,其预设总是“门是关着的”。这两句话的语义蕴涵及语用含义在肯定与否定时却相反。其蕴涵命题,肯定时是“某人要求另一人把门打开”,否定则相反;其语用含义,要求把门打开的人,可能是嫌闷或热,或者是想看门外情况,或者正在等一个人为了能及时看到来访者等等,而不要把门打开则相反。这样区分虽有争论,但在通常情况下用以区分预设和含义是有效的。
有人把预设和语义蕴涵混同起来,是不恰当的。因为蕴涵命题“如果p则q”,p真q必真,p假q可真可假。比如“这本书是我儿子买的”蕴涵着“某东西是某人买的”等命题,前句真后句必真;而前句假后据真假不定。这符合蕴含命题的逻辑要求。而预设则不同。“这本书是我儿子买的”,有如下预设:1、存在一本书,2、某人有个儿子。不管“这本书是我儿子买的”是真是假,预设总是真的。因此,预设和语义蕴涵是完全不同的。
预设是说任何有意义的语句之前的必要条件,其实就是使一句话有意义可理解的必不可少的语境条件。预设至少有以下几种:1、存在预设。比如“他哥哥的自行车今天坏了。”这句就预设着:存在着某个人并且他有个哥哥,他哥哥有自行车。2、事实预设。上一句就预设着他哥哥的自行车在某一天(今天)以前还是好的。又比如《中国石拱桥》开头一句“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这句话预设了这样的事实:在产生古代神话传说的时代就已经有了拱桥,否则人们怎么以此作比呢?3、种类预设。比如“二黑很聪明”,必定预设“二黑”属于有“聪明”属性的一类事物,否则就毫无意义。关于预设的种类还可进一步研究、这里主要依据了瑞典·詹斯·奥尔伍德(Jens All wood)等合著的《语言学中的逻辑》一书中的观点。从这几种预设可以清楚的看出,所谓预设正是一句话能成立的必要的语境。这一点在分析歧义句时可看得更清楚。语言学家赵元任举过一个有歧义的句子:“鸡不吃了。”这句话可以指“鸡不吃食了”,也可指“我不吃鸡了”。当甲乙两人对话时,甲说:“昨天晚上,怎么鸡都不吃了?”乙回答:“昨天晚上荤菜太多,太腻了。” 显然乙听懂了甲的话,实际上甲乙双方都知道一个背景或语境,或者说双方都明白这里的“鸡不吃了”有着这样的事实预设,即昨晚两人同在一宴席上,且席上有用鸡做的一道菜。由此可见,各种预设都是对必要的语境有所断定。
顺边说一下,上文提到一句话的蕴涵命题是不靠语境只凭句子本身所传递的信息,是指句子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基本相同时说的。如果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不一致,那么其语义蕴涵就不能只凭表层结构决定。比如“鸡不吃了”,其深层结构是“鸡不吃(食)了”,那么它的语义蕴涵就是“某一动物不吃东西了”等;如果“鸡不吃了”的深层结构是“我不吃鸡了”,那么它的语义蕴涵就是“某人不吃某种东西了”等。可见,必须先根据语境确定其深层结构后,才能离开语境去确定它的语义蕴涵。
【咬文嚼字】俞思义︱句子的歧义现象【咬文嚼字】俞思义︱汉语中来自满语的词【四季散语】俞思义︱抗美援朝期间的南京(连载之一)【四季散语】俞思义︱抗美援朝期间的南京(连载之二)【四季散语】俞思义︱抗美援朝期间的南京(连载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