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家名人坛】蒋新生(香港)浅析白频新诗《一朵花》

1、一朵花 
文/白频 辽宁

一下子扑进春的紫霞
打开犁铧
三婶的笑声漫过了山岬
婶问,种子备好了吗
母亲点了头
春的暖阳早已开花

播种打开咽喉
农具,翻弄着父亲的额头
一天天的念想
盘算着未来的秋风

小白摇了摇尾巴
芦花鸡的目光,灼烫着小狗
一朵春花睁开了眼睛
喵咪望了望,窗外的胡同
春天就像膨起的发面

花,开启了航行
一段岁月正大张旗鼓

【诗评人简介】白频,本名张丽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辽宁文学院第四届作家班毕业。现燕山诗歌文艺社社长,中共燕山诗歌文艺支部委员会书记。凤凰诗社第一支社社长、东方明珠传媒诗社副社长,墨染潇湘文学创始人之一;世界诗人之眼评论社首席金牌评论家,墨染潇湘文学签约评论、中国巴马文化社特约评论,中诗社特聘高级顾问,原凤凰东南分社社长,原凤凰东南凤凰诗社社长,东南凤凰诗社评论部主任,原凤凰大洋洲分社评论部主任。出版诗集9部、散文集《开白花的女人》1部,中短篇小说集《米拉的心事》1部、评论集《刃的刀火》1部,主编《辽西诗丛》一套6部、主编《辽西文集》一套9部,曾在国内外27次获奖,合著诗集37部。有作品被翻译成英语、韩语、日语、西班牙语、法语等流传海外;所出版书著全部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部分被北戴河中国作协疗养院图书馆收藏。

2、浅析白频新诗《一朵花》
文/蒋新生  香港

白频的新诗,植根于东北万里无垠的大地,植根于旧的农业社会。她的心中,蕴藏着一个幸福的乌托邦式的旧农业社会的影子:儿时的旧梦,青春岁月的迷思,鸡犬之声相闻,广阔的田野,肥沃的泥土,无边的风……写这些,谁也写不过她。

此诗首节由天空写起,春天来啦!暖阳下,万里无云,再由远及近,写了三婶与母亲的对话,农村生活气息浓厚,文字简白而有韵味,''春的暖阳早已开花",想象奇特!我们少年时代乡村的田园情怀以及温情,早已在我们心中发酵。随着我们自身经历的增加,随着我们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随着我们人到中年回头望时,心中自然想起:那份久违了的母亲婶婶阿姨们的温情,她们辛苦劳作时的背影,她们准备农活时的希望与激情,伴着她们对我们的疼爱……这些身影令人久久难忘,夙夜忧思。即使当时物质贫乏,生活并不富裕,但人们都是充满希望、充满真诚的!白频选取母亲以及婶婶这些形象,一下子把我们拉回了二十世纪中叶的中国农村大地来。再说如今的社会,虽然物质丰富了,但是人际关系冷却了,人心陷入困苦偏狭,人心成了一个个混战的沙场。蓦然回首之际,我们的女诗人呼吁回归人性,回归亲情,回归农村,这一主题也就脱颖而出了!

诗的第二节写了父亲。作为农业社会的主要劳动力,父亲成了一个象征:黝黑的脸庞,勤劳善良温和的笑容,为生活压力所苦的挣扎无奈的背影,豁达而又苦泪交织的苍颜,为生活奔波而被压弯的身形……这一象征令人动容!我们中国人尤其中国农民,自古信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中国农业儒家文明为何历数千年而不衰?当然有其历史、人文、气候、地理的原因,但从根本上来讲,旧的农业社会以及代代先民们的劳苦耕作,养育了一代代的孩子……在烈日下,在寒风中,无数劳劳碌碌的身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代代相传,先贤教导我们,当思一粥一饭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父亲就成为了这一历史传承的象征。我们中国人,靠天吃饭,自己努力,从来不抢别人的饭来吃,你穷了,我可以帮你,大家分多润寡,分甘同味,互相支援。一代代的父亲们春耕时种下希望,等待秋天的收获,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代代的父亲,总是这样站在田头,总是这样播种子、干农活,总是这样等待秋天的收成……而此诗也充份体现了''文以载道"的意识,新诗宣扬民本意识的功能一下子扩阔了……

诗的第三节述写鸡犬之声相闻的田园生活,由芦花鸡、小白、小猫的角度写出了春天来临的变迁,"春天就像膨起的发面"乃画龙点睛之笔,春水涨了,万物复苏了,春天来了,一切又重新充满希望了。此节拟人手法运用巧妙,角度又巧妙,充满田园味,这是白频姐姐写得最好的儿童诗诗句,体现了她的笔力老到。小孩子读到这儿一定喜欢的,这令我想起了天津杨柳青的年画来。

诗的第四节点题,花开了,一花一世界,写春天不写花,无论如何是不行的。朱自清先生的《春》都不例外,白频当然也不例外!''一段岁月正大张旗鼓",一年之计在于春,人生无论多么困苦,希望总是存在着,而任何存在都有其合理性,所谓希望在人间嘛!白频似乎正在预示着中国农村的悸动、变迁乃至奔腾的伟大愿景……

诗人选取天空、人物、农具、农作、动物以及花这些素材,抒写春天的希望,全诗气韵流动,通篇洋溢着健康的讯息,通篇洋溢着正面向上乐观的信息,通篇洋溢着热爱农村、热爱美好生活的气息。此诗由小及大,由抒写田园生活,道出了自己的观点来。中国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突飞猛进,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但作为旧有文化、社会美好温情载体的农村,正一步步湮没,正一步步被蚕食,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的忧心。此诗描写的是诗人脑海深处的,正在消失的田园风味,其实表达了诗人回归农村,回归人性,回归温情岁月的祈愿!这对如今的社会,无疑是一道清凉剂,从而令此诗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教育意义。此诗不是单纯的景物描述,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诗人朴素的民本意识具有一定的启示性。当然,岁月悠远,人心变幻,反思社会,反思人生,乃至反思人性,永远是文学家们的头等课题,白频当然也不例外!

2020 11  04于香港

【作者简介】  
蒋新生  1970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世界华人文学社副社长,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新西兰先驱报》、日本《阳光导报》、美洲《海华都巿报》、菲律宾《世界日报》、《华人头条》、《凤凰诗刊》、《中国诗歌报》、《长江诗歌》《世界华人文学社》、《都市头条》等报纸及电子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