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里的性与爱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里的性与爱

老愚

季羡林先生在看到自己七十年前的日记时,喜不自胜,“有感即发,文不加点,速度极快,从文字上看,有时难免有披头散发之感,却有一种真情流贯其中,与那种峨冠博带式的文章迥异其趣。我爱上了这些粗糙但却自然无雕饰的东西。”他称这些日记是“心中毫无顾忌,真正是畅所欲言。”

一字未改的《清华园日记》,是季羡林二十一到二十三岁之间的记录,当时,他是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的学生。他从三年级开始写日记,他这样表述日记的价值:“日记是最具体的生命的痕迹的记录。以后看起来,不但可以在里面找到以前的我的真面目,而且也可以发现我之所以成了现在的我的原因。”

怨天尤人似乎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心理特征。他把一切苦难都归结于他人。他陷在泥潭里,孤芳自赏,寻找着生命的出口。虽然成家了,但他依旧是个少年,无助,孤傲,寂寞,压抑,唯一看得见的出口在那里:写作,扬名立万。支撑季羡林的是文人的情怀,博得功名再计较。他心里郁积着一腔怨气,困兽犹斗。内有看不见人生路的苦闷,外忧异族侵扰。家庭的双重痛苦压在心头:叔父叔母的期许与怨言,经济的拮据,懒得沟通的妻子。

无爱无性的人生,与母亲八年不得相见的苦痛吞噬他脆弱而敏感的心。可以说,这是他一生黑暗焦虑的日子,他化解的途径唯有交友,写作,读书,眺望彼岸——德国。

浪漫主义诗学,天生属于不甘于寂寞的年轻人,是他们精神的安慰剂。逃避现实卑琐而艰难的日子,以心灵主宰身体生命的高歌猛进,只能属于一茬又一茬年轻人。苦难的土地孕育了一批这样的人物。

季羡林一生的密码全在这本日记里。他是孤独的,外面再热闹,内心是寂寞的,吝啬于感情,他处于严重的压抑中,内心奔放却冷面孤傲。他不是一个易于亲近的人,只有在安全的氛围里,他才恢复真挚的本性。他会顺水推舟,装糊涂。人情世故他看得很开,他是一个顽皮的生存大师。

在日记开始之前,他抱怨妻子让他“得到痛苦的真味”。接到妻子有喜的信,“我简直不知道是喜是悲。”“我的思想时常转到性欲上去,我这时的心情,我个人也不能描写了,我相信,也没有人能够描写的。”他跟家里的关系似乎很简单:“写信家去要四十元。”“今天寄家信要五十元”“过午又接家中寄来棉袍。”回济南,“与叔父一别又年余矣。”“到校后,心里面酸甜苦辣咸的滋味全有。幸而我不是慌慌张张逃走的,不然更觉得滑稽了。无论怎样,心里总不能安住。”

请注意多次出现的对风的描写:“风在窗外的暗夜里狂奔”。很能体现他那挣脱束缚的那股劲。“理想不管怎样简单,只要肯干,就能成功。‘干’能胜过一切困难,一切偏见。”

购书占据生活的重心,歌德全集,威廉布莱克,荷尔德林全集。他喜欢过的是这样的日子:读德国诗,做文章。连婚姻问题都“可以马虎下去了”。

可以说,除了读外文、写文章外,他的生活非常压抑。其中,性与爱的缺失令人诧异。他关于性的记录屈指可数,“早晨跑到一院去旁听Greek,只有一个女生在教室里,我没好意思进去。”日记里仅有这一条与女生的接近,其余基本上是视觉活动,比如,燕大女生宿舍“绿叶蔓墙,真是洞天福地。”1933年4月29日,女生宿舍开放,他“特别去看了一遍。一大半都不在屋里。”

他频繁记录看女子篮球,“过午看足球和女子篮球。所谓看女子篮球者实在就是看大腿。说真的,不然的话,谁还去看呢?”自1932年12月1日起,14日、21日,24日持续关注女子篮球赛。“附中女同学大腿倍儿黑,只看半场而返。”1933年12月2日,在看完篮球赛后,这样记到“我想,只是去看大腿。因为说到篮球,实在打得不好。”

他还险些上了当,1934年4月1日,“早晨有人贴出条去,说过午有女子排球赛,届时赶往体育馆者甚多,我也几乎受了骗。”

1934年4月16日,在游历江南无锡后,他写了这么一句“这里女人很风骚”。

同年5月10日,在和同学喝了几杯酒后,闲聊“从运动扯起,一直扯到女人、女人的性器官,以及一切想象之辞,于是皆大欢喜,回屋睡觉。”

看电影给予他某种满足,1933年元旦,在看完电影《金发爱神》后记——“主角忘记了是什么名字,倍儿迷人”。

还有读。读《两地书》,“颇别致”。读《红楼梦》为林黛玉的命运而难过,翻过那个不祥的结局。

有时也想:“自从去年以来,我的心常常转到娼妓身上去。我觉到她们的需要。”

诸种失意造成愤激的情绪。由瓜皮帽和西洋的毡帽并存而起,他断言,“不调和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不调和。”

1933年8月9日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最近觉到很孤独。我需要人的爱,但是谁能爱我呢?我需要人的了解,但是谁能了解我呢?我仿佛站在辽阔的沙漠里,听不到一点人声。‘寂寞呀,寂寞呀!’我想到故乡里的母亲。”这完全是一个柔弱青年的独白,他渴望自己不愿意施与别人的东西。

在我看来,影响季羡林一生的因素有三个:一是过继给叔父所带来的心理不适感;二是八年未见母亲,母亲突然离世所带来的悔恨;三是未跟自己中意的四姐结婚,而被迫与自己并不喜欢的德华生儿育女。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强烈压迫着他,催生出一颗飘泊的心灵:厌倦家庭,对妻子毫无责任感,孤傲脆弱的性格,躲避生活的态度。经由荷尔德林诗集的牵引,他把德国作为寄存自己躯体的壳。这位古典浪漫派诗人的作品,暗合了季羡林的性格与情感。如此一来,留学德国就成为他的必然选择。

这本日记,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原因或许在于人们还不习惯于接受一个真实的生命。2002年4月25日,在校完这些七十年前的日记后,季羡林写道:“我七十年前不是圣人,今天不是圣人,将来也不会成为圣人。”但他的传记作者似乎还没有明白这一点。

他的儿子季承先生,积数年之功,完成了一本名为《我们这一家》的著作。即将由北京新星出版社推出的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解读季羡林先生内心秘密的钥匙。如果把这两本书对照着读,才可以读出季羡林的灵魂来,诸多季羡林之谜也可迎刃而解。

(0)

相关推荐

  • 写作,发现更真实的自我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 小科 物语 + 逃去孤独里吧,任强劲的风吹吧. --尼采 一直都在用理性写作,今天试着抛 ...

  • 季羡林的日记,毒舌、轻狂,但也坦荡

     将「明白知识」设置星标★   第一时间接收最新文章  真性情的言语,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具有穿透力,引起人们的共鸣. 譬如东方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写于近百年前的<清华园日记>(记录了季羡林先生 ...

  • 札记 | 杂说 @《牛棚杂忆》

    评分截至2019/7/16 来源于豆瓣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先生在九十年代回忆文革期间所遭受经历所写下的文字集,用季老的话来说:"这场空前的灾难,若不留下点记述,则我们的子孙将不 ...

  • 日记共看的乐趣

    笔者曾于2018年夏天重新识别并注解了季羡林先生的<清华园日记>,起因是该日记2002年出版后,还有不完美之处.今年10月又策划出版了夏鼐先生的<燕园清华园日记>,因为两位先生 ...

  • 《清华园日记》:季羡林,熬的时间长了,剩下还活着的就成了大师

    相比长一级的师兄钱钟书而言,无论声名或是才学,季羡林都远远不及,只是几十年过去,昔日才子佳人大多作古,活着的,便成了国宝,所谓物以稀为贵.自然,季羡林也委实是大家,单单看图书馆里季羡林工作室的藏书就晓 ...

  • “双十一张友文”鼓励母亲写日记

    天气预报说今天小雪,果然灵验.出门前往武汉市第8医院复印病历时,外面正在落雪.前几天母亲在汉住院一周,被确诊为重症,医生建议母亲动手术.母亲经过一番犹豫和思考之后决定出院.母亲快80岁了,动了手术还能 ...

  • 她在自己院墙画春宫图,展现成人世界里的性与爱

    80后姑娘王濛莎, 出生于无锡的一个书画世家, 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国画.书法. 但她认为父辈的水墨过于"传统", 便开始用水墨描绘自己的异想与梦境.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

  • 『性生活』解密:乳房里你不知道的性秘密

    乳房在性兴奋时明显变大 在女性性兴奋时,乳房充分竖起,乳房的浅表静脉因充血而更加清晰可见,乳头增大.未经哺乳的女性乳房增大可达原体积的25%.有哺乳经验的女性乳房 增大并不明显,但可见乳房充血形成的红 ...

  • 奶奶被爷爷在日记里偷偷埋怨了一生!

    有位叫阿踢的女孩,无意间发现了爷爷的日记. 密密麻麻的纸张上,有怒气.有甜蜜.有忏悔,有心疼. 日记里出现最多的名字"德兰",就是奶奶. 这是一位丈夫,悄悄把五十年结发妻子放进心里 ...

  • 小说不是哲学,兼谈《灵山》里的性

    说明龚刚,澳门专栏作家,文学博士. 高行健小说不是哲学,兼谈<灵山>里的性小说不是哲学,不是斗谁比谁深刻.小说要有机趣,要有情韵.卡夫卡最好的小说是<变形记>,不是<城堡 ...

  • 老婆去世后,老公日记里长达几十年的「吐槽」被发现了······

    有位叫阿踢的女孩,无意间发现了爷爷的日记. 密密麻麻的纸张上,有怒气.有甜蜜.有忏悔,有心疼. 日记里出现最多的名字"德兰",就是奶奶. 这是一位丈夫,悄悄把五十年结发妻子放进心里 ...

  • 又一次把冬天写进日记里(外五首)

    作者:子墨 敬畏自然,也不拒绝岁月的腐朽,生命的诗笺上布满花香,何必忧伤?生命的路上布满灰尘,何必颓丧? 你所失去的一切,时间都会补偿,比如夜晚让遗憾有了意义:比如你在原地,风带着季节来去,你只管欣赏 ...

  • 隐藏在《神奇女侠》里的性暗示,及女权主义

    拾文化文化改变生活,信仰照亮心灵!每日8点,文化早餐!14小时前 谁人不爱神奇女侠呢?!01复杂的作者毋庸置疑的是,与漫威相比,DC的处境极其糟糕,超人电影胎死腹中,蝙蝠侠演员几易其主.相对而言,盖尔 ...

  • 于彬《曾在日记里列出完美父亲准则一二三》阅读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7分) 曾在日记里列出完美父亲准则一二三  于彬 我逐渐开始①          被强加在身上的父爱与期许,甚至能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去清醒地理解父亲. 大四那年秋天,我和父亲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