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时期的墓志铭书法,是隶书和楷书的结合体,笔墨功力不凡

书法的发展历程不必过于深究,如果一些书友们不太懂,那也不用太费力了。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现代书法的创新书法就够大家可以去理解一段时间了。

用沈鹏书法大师的话来形容就是:现代书法的理解要高于传统笔墨书法,传统笔墨的演变已经是势在必行,是不可改变的存在。

现代书法的空间还有多大?在百花齐放的书法时代之中,是否还需要我们对传统书法有一个重新的学习过程。

答案是必然的,沈鹏大师所讲的书法发展过程,现代书法可以学习,但传统的书法也需要照顾。尤其是年轻的书友们,都需要理解与深刻的学习传统书法的演变过程。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北魏时期的一张司马元兴的墓志铭石刻,一起来看看这一个石刻,从隶书到楷书演变的一个过程。

这一个石刻的墓志铭比较简单,内容也是讲的魏故宁朔将军司马元兴的生前事迹。但这一个墓志铭的书法是符合北魏书法的特性尤其是笔意的完备程度不可小觑。

从墓志铭的细节来看,每一个字都刻得相当完美,尤其是刻工在北魏时期就算是非常的精良了,可见当时匠人对墓志铭的重视程度。

另外通过雕刻的细节,不难发现每一个书法作品的隶书与楷书结合体相当完美,尤其是字写得功力非凡,字字铿锵!张力十足!

丰润间蕴含劲拔,一字一珠,是北魏时期极为纯熟的代表作品了。细看笔法与字体的变化,秀丽多彩,而且结字也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感。

另外不少网友表示看到这一种传统的书法,真的感觉骨力内涵很丰富,干净利落的墓志铭,书法太漂亮了。

其实现代的书法大师也能写出这样子的好书法,但历史的背景不同,其内涵性也完全不同。要知道这是北魏时期的书法,从传统的笔墨发展历程来看,这算是“天作”无疑。

历史的背景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这也是为什么这一张北魏墓志铭被珍藏在博物馆里面的原因。

对于网友们来讲,古人的书法风格太厉害,不是一般名家所能模仿的。

(0)

相关推荐

  • 魏晋南北朝书法目录

    魏晋南北朝时的书法发展可以说是书法史的一个巅峰时期,这个时代不同于任何一个古代时期,不但书法艺术发展迅速,而且,文学方面也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时期出现的书法大家如张芝.崔瑗.钟繇.卫夫人,王羲之. ...

  • 这书法极精,无欲无求,北魏元纂墓志铭高清碑拓大图

    北魏的皇帝皇族鲜卑族的拓跋氏改成了汉姓元,元纂就是北魏宗室之一,曾做过宰相.元纂有点文韬武略,但凡此种人,生在乱世要么成王,要么成寇,元纂就是跟随其兄反对权臣,最终被诛杀了. 元纂的墓志铭尺寸70 x ...

  • 张旭《严仁墓志铭/书法全集》1.0版 | 已收录1篇

    <书法全集> <严仁墓志铭书法全集>1.0版新增张旭等历代书法家1篇高清图文:3篇书法展:4篇书法课堂等内容. 我们力争做到史上最全,如有遗漏与错误恳请帖友补充与指正! < ...

  • 【书法】唐代冯承素的墓志铭书法

    冯承素唐代书法家,以其所摹<兰亭序(即神龙本)>名震古今,是后人公认摹本中最接近兰亭真迹的国宝级古帖,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冯承素属于典型的"人以书名". 他官职不高,与褚 ...

  • 黄庭坚《史翊正墓志铭/书法全集》已收录1篇

    黄庭坚<史翊正墓志铭>墨稿,纵32.4厘米,又名<宋故泸南诗老史翊正墓志铭>,书约黄庭坚五十五岁前后至六十岁之间.与<王长者墓志铭>合为一卷,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

  • 董其昌《汪虹山墓志铭/书法全集》已收录1篇

    董其昌<汪虹山墓志铭册>行书墨迹,绫本26.4×16.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册系董氏为好友汪宗鲁之父汪虹山所作墓志.此墓志为董其昌学习王羲之书风代表作,出入<阁帖><圣 ...

  • 董其昌《朱泗墓志铭/书法全集》已收录1篇

    <书法全集> <朱泗墓志铭书法全集>1.0版新增董其昌等历代书法家1篇高清图文:6篇书法展:4篇书法课堂等内容. 我们力争做到史上最全,如有遗漏与错误恳请帖友补充与指正! 董其 ...

  • 唐代墓志楷书精品:《唐开国公张谂墓志铭》,媲美虞世南楷书!

    唐代开国公张谂墓志,出土于陕西终南山,尺寸为70厘米×70厘米,志文为楷书,共计730字.该墓志应为唐代宪宗朝宰相著名书法家张弘靖所书,也是目前能查到的张弘靖唯一一件书法作品.该墓志字数之多在唐志中极 ...

  • 北魏石刻书法《元珽妻穆玉容墓志铭》展示魏碑古拙遒劲之美

    写在开头:书法能培养一个人良好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文化素养,提笔即可学书法,带着家人一起学书法,特别是小孩,形成家庭学习传统书法的氛围,营造书香门第之家. 北魏的很多书法作品都是石刻作品,刀锋就是笔锋,在 ...

  • 书法经典|北魏《孟敬训墓志铭》

    <孟敬训墓志>全称<魏代扬州长史南梁郡太守宜阳子司马景和妻墓志铭>,又称<司马昞妻孟敬训墓志铭>.北魏延昌三年(514)正月刻,原石已佚.清乾隆二十年河南孟县八里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