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命由我不由天?功夫再牛还得看形势,生在明朝早期董天宝还真没法逆袭

冷兵器研究所

冷兵器评测和格斗研究5小时前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李从嘉

字数:1342
 ,阅读时间:
 约6分钟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傲娇反派董天宝的经典台词,不过功夫再牛也要看形势,在明朝很多时候他还真没有逆袭的机会,功夫高手要逆袭也要靠改革春风的!

明朝初年,朱元璋接盘了蒙古人的军户制度,并将其发扬光大,军户比例吓人,永 乐 二 年 八 月 左 都 御 史 陈瑛就说“ 以天下通计,人民不下一 千 万 户,官军不下 二百万家”,大明五分之一的人口都在军队体制中,还真用不着功夫高手主动投靠。这些被编入军户的民众生是明军的人,生了孩子就自动带上军籍,哪怕军户子弟成了进士出身依旧是军籍,理论上也要从军(明朝军户子弟也是考霸辈出,出进士的比例是民户的好几倍,很多大佬比如张居正、李东阳等都是军户子弟出身)。明朝前期自然也不对外招募军人,明军手头紧了,朱元璋等人大手一挥就把成片的民户划成军户,有练武传统的更是重点招募对象,谁敢不从,那就直接下旨“绑了”。

明朝前期士兵训练方式是京营“春秋两操”,轮番进京进行走阵和武艺考核。没有驻京任务的部队由兵备道“兵备道”进行“秋阅”检查。于谦改革后,明军训练变成了由几十个见操把总专门负责平日之训练,由“文官招练”。卫所士兵练的再差,卫所长官也很难将其开出,就连正德皇帝也只能是开除了不到三百个京营士兵。总之在明朝进行募兵制改革前,董天宝们进入军队逆袭的机会很少。

虽然刘瑾刘公公也在电影中客串出场,募兵制却是在嘉靖年间开始,得到了圣旨许可和大佬支持的武将纷纷招募民户子弟参军。募兵的好处是“选择之精,训练之勤,赏罚之严,悉由乎我”,因此各个招兵的长官纷纷订立了高标准,比如模仿武举考试力气,“三百斤铁石器,令其试力……”。徐光启还认为“绝力绝技,目无全虏,欢然健斗者”的斗士才是好士兵,反正这位标准挺高,也没见他招募到多少真高手。但戚继光认为丰大、艺精、伶俐、力大这四条都是表面功夫,(“丰大而胆不充,则缓急之际,脂重不能疾趋,反为肉累,此丰伟不可恃也。艺精而胆不充,则临事怕死,手足仓卒,至有倒执矢戈,尽乃失其故态,常先众而走,此艺精不可恃也。伶俐而胆不充,则未遇之先爱择便宜,未阵之际预思自全之路,临事之际,除已欲先奔犹之可也,又复以利害恐人,使诈他辈为己避罪之地,此伶俐不可恃也。力大而胆不充,则临时足软眼花,呼之不闻,推之不动,是力大不可恃也”),他的标准估计大家都知道这里就不再多说。

还有的长官很实在,觉得琢磨这些理论干嘛,直接让招募来的好汉PK就行了,在百人队伍中“不拘等级,因其技同”让士兵进行PK淘汰赛,最终的优胜者自然就是裨将,然后再从十名裨将挑选出符合自己心意的大将。在这种模式下,功夫高手还真的很有晋升空间,少林僧人、苗人、边塞夷人等都成了当时强兵的代表词。

因此如果董天宝在明朝中后期遇到这样的长官,那还真有机会在打擂获胜后被直接选提拔。再往后明朝将领们还弄出了家丁,犯法的高手、绿林强人也纷纷加入其中,将领身边的高手多了,但总体战斗力却进一步下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