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中“城市寄养儿童”到底是谁? | 完美妈妈的成长指南
热播剧《小欢喜》中,季扬扬的妈妈刘静可谓是光环加身:有知识有文化,在天文馆工作,丈夫是区长而且夫妻感情很好,性格温柔又善解人意,对孩子耐心和气,十足的好妈妈人设。剧中乔英子形容刘静“从容平静,宽容开明”,妥妥的“别人家妈妈”。有网友甚至说了,“刘静这样的妈妈,给我来一打!”“刘静这样的妈妈,希望所有孩子人手一个”……
然而,这样一位人人称羡、稳坐“最受欢迎妈妈”宝座的母亲,却有一个叛逆冷漠的儿子-季扬扬。
季扬扬,在明知父亲是政府官员的情况下将豪华跑车开进校园;一言不合就和同学打架;在所有家长和学生都参加的誓师大会上,丢下父母独自去赛车,回家后和父亲大吵一架;当众阅读讽刺父亲的道歉信……
性格不羁,外冷内热,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的他表面上铜墙铁壁,其实是个心思细腻,渴望亲情的少年。外表像个刺猬,让人难以接近,其实是因为他缺乏爱,也缺乏安全感。
季扬-寄养,这样的谐音也许是编剧的一种隐喻。寄养是指父母由于工作压力大、逃避养育责任等原因,选择把孩子交给保姆、祖辈或其它亲戚代为抚养。这种被代为抚养的儿童称为“城市寄养儿童”。[1]
季扬扬就是一名实实在在的“城市寄养儿童”。多年前刘静夫妇双双离开儿子去外地发展事业,长期缺席孩子的成长。季扬扬先是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去世后由外公外婆和舅舅接手照顾,18岁又回到父母身边,辗转于不同的家庭间。
据相关研究,寄养儿童在人格上往往更为内向、孤僻、倔强、情绪不稳定。寄养女孩比寄养男孩有更高的焦虑感和恐惧感,情绪更不稳定,男孩比女孩对人有更多的敌意,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1]
父母角色的缺席会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和爱的能力,很可能成为长大以后各种心理冲突的根源。近年来国外有多项心理学研究表明,儿时的寄养经历对成年后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着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寄养儿童被寄养的时间越长,寄养时的年龄越小,今后人格和心理问题越突出,情绪越不稳定。
像季扬扬这种寄养在祖辈家而且祖辈给与了他很多关爱的孩子还算是好的,因为和祖父母一起的生活也会有很多美好回忆。季扬扬是幸运的,他和养育者建立了健康的依恋——“我的家长是外公外婆和舅舅“。但不管老人对孩子多好,孩子在心理上都经历了被抛弃的糟糕感觉。所以很多寄养儿童一回到父母身边,问题才开始:与父母沟通不畅,亲子矛盾冲突严重。
有人说,我和孩子一直住在一起,从来没有离开过他,我是不会让孩子成为“寄养儿童”的。可“住在一起”就一定不是“寄养”吗?
“城市寄养儿童”不一定都是送到外地,大多数是和父母一起生活,只是他们的真正看护人是爷爷奶奶或保姆。在空间上说他们和父母在一起,天天能见到或一周见一次。实质上,由于父母对他们不用心,他们有着和农村留守儿童类似的成长境遇。
“留守儿童”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因为最早一批留守儿童已经长大,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已显露出来,而“城市寄养儿童”问题尚未大批暴露,所以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网上一项调查显示:七成的年轻父母只生不养。上海教科院的一项调查也显示:七成父母不愿自己带孩子。未来“城市寄养儿童”可能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容小觑。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尽量避免更多的孩子成为“城市寄养儿童”呢?
“愿意为孩子去死,但就是不愿意陪孩子“,这句话是多少现代父母的真实写照。”城市寄养儿童“的父母们,不是不爱孩子,而是骨子里不认为和孩子相处是件重要的事。说到底,还是认知不到位惹的祸。
对于这件事,我们需要认识到几点:
1、孩子是有感情有思想的人,不是一件宝物或一个小动物,可以暂时寄存于一个值得信赖的人那里,然后随时完好无损地取回来。把养育的责任推出去,这种教养方式可能短期内看不到损害。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负面经历,一定会在ta的人生中留下烙印,产生深远的影响。
2、亲子关系的损害可能带来令人遗憾的后果。
以一位名人的故事为例。撒切尔夫人,曾拥有英国最高权位的铁娘子,晚年却经历了无尽的孤独,原因何在?
撒切尔夫人有一对儿女,但儿女对她都很疏离冷淡。年轻时一直忙于政治活动的撒切尔没有时间陪伴子女,她说过:“家就是你没事可做时去的地方。”
她的晚年凄凉得令人唏嘘。晚年的撒切尔饱受双重折磨,除了病痛,更可悲的是,亲子关系的冷淡与疏远。她不喜欢出门,一个人在房子里过着寂寞的生活。弥留之际,没有一位至亲陪在身边,陪伴她的只有医生和护士。即便去世之后,儿子和女儿也不愿意第一时间赶回来。
撒切尔夫人的女儿说:“母亲不应过于期待成年子女不时的回家看望她,家人不在身边的日子谁都经历过,我们年幼时也总见不到母亲,如今的过于期盼也弥补不回失落的岁月。”
3、即便是在电视剧里,刘静一家也是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历经重重考验才改善了亲子关系。现实生活不是电视剧,“城市寄养儿童”与父母之间亲子关系的修复也许比电视剧呈现出来的要面临更多的问题。
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只要从认知上将与孩子相处放在了特别重要的位置上,事业、家庭、理想等等因素之间的权衡也便有了方向。
无论形式如何,用心去做一个在乎与孩子相处时间和相处质量的父母,做一个去细心体悟孩子感受的父母,孩子就永远不会成为精神上的“寄养儿童”。
参考文献:
[1]金英.寄养经历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3)
[2]王冰.城市寄养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启示[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9)
作者 | 胡 佳
编辑 | 徐佳茜
策划 | 吴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