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照片:民国时期琉璃河集和八家村的百姓生活

本组图片记录的是民国时期京郊的琉璃河集和八家村。琉璃河集又名燕谷店,就是今天北京市房山区南十八里的琉璃河乡。而八家村则位于海淀区,由前八家村和后八家村两部分组成,东临双清路,西至东柳村,南到西王庄,北到清河南镇。

琉璃河集

村头的骆驼

民国时期的琉璃河地区的一处村落,那时候还可以经常看到骆驼。旧时北京地区的骆驼主要集中在城外西边,东到阜城门、西到永定河、北到玉泉山、南到卢沟桥的大片区域里,那时候几乎每个村庄都养骆驼。

一座小桥

一座小桥横跨河水之上,小桥是由石头桥墩和架设在桥墩上的木板组成。几个西方人正通过小桥前往乡下“探险”。

村口景象

通往村庄的道路非常原生态。一群人聚集在村口,旁边的拴住几匹马,这里好像是一个牲畜交易的场所。

居民的住房

土坯的墙体,茅草的屋顶,看上去十分简陋的泥巴小屋。远处村里的房屋似乎要好一些。

村中街景

村中的街道同样坑洼不平, 街头上的人不多,远处可以看到一面布制的幌子。

路边祠堂

街道边的一座祠堂,廊下的木柱已经裂出很长的一条缝隙,说明其年代之久远。

盖房子

两名男子正在盖房,他们利用木板支起壳子,然后在里面放入泥巴夯实,慢慢地加高墙体。

忙碌的农夫

正在加工农作物的人们,旁边站着西装革履的人是摄影师的同行者。

田间劳作

图中年轻的妇女拉动的农具叫做石砘子,是在播种后用来压实松土的。因为并不是很重,所以主要依靠人力牵引。然而对于一个裹着小脚的女子来说,这也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八里村

三世同堂

这是北京前八家村(今海淀区东升乡八家村)一户人家的全家福。衣服没有补丁,在当时已经是富裕人家了。

坐在家门口的纺花人

旧时几乎家家都有纺车,纺花也多为女子,而上图片操作纺车却是两名男子,不知是不是当地的风俗习惯。

八家村的小学课堂

早在1912年, 民国教育部就颁布了《学校系统令》(1912年为农历壬子年,故又被称作《壬子学制》),规定了初等小学四年为义务教育。然而,那时候真正能进入学堂上学的孩子并不多。

小学校里的孩子们

可以看出,当时这所小学校是设在一座寺庙里。从前最普及的公共设施就是寺庙了,因此,很多学校都设置在里面。

学生游戏

课间时间,几名学生正在做游戏,有男生也有女生。因为饱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这种男女生手拉手做游戏的情况并不多见,但此地毕竟靠近京城,因此小孩子也开明得多。

校长一家

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衣服穿得都很整洁,可见在当时教书先生的收入还是不错的。

校长家的鸭子

长衫、皮鞋,说明校长的生活很富足,只不知先生喂鸭子是闲情逸致还是生活所需呢?

粮食加工

一名农妇正在用石碾子碾碎粮食。拉碾子的牲口被人用眼罩蒙上了双眼,是担心它转晕了还是怕它偷吃粮食?

乡村风景

绿树、翠竹间,有几名当地的大人和孩子在闲谈玩耍。生活就是在这样平淡的时光里,一点一点往前走。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全国各地老照片,尽在右上角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