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6月的河北张家口,街头冷冷清清,很多店铺前摆着铁皮桶

张家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京、冀、晋、蒙四省市区交界处, 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占领北京的侵华日军随即北上,于1937年8月20日进入张家口境内,8月27日,张家口沦陷。

本组图片为日本人荒木拍摄,记录了日本侵占张家口后的市内景象。拍摄时间为1938年6月。

张家口街头

一名老人背着手行走在步道上,街头行人稀少。路边是一家纸店,门口挂着一只很大的纸折扇做幌子。店门旁边,摆放着一只漆成白色的铁皮桶。

美术照相

一家很有艺术气息的店铺,兼营美术与照相。店面很有艺术范儿,但门可罗雀,非常冷清。这家店铺很可能是从最初的画像店发展过来的。在更早一些照相术还没有普及的时候,人们想要留下自己的模样多是以画像为主。

绒呢国布庄

这是布庄类似于现在的综合性商场,不过所售卖的商品以布匹和成衣为主,其中有卖高档“绸缎皮布”的,也有卖二手衣服的“估衣铺”。其中还夹着一家叫“小松屋”的店铺,名称和旁边的店铺格格不入,一看就知道是日本人开设的。

商业建筑

这些店铺具有典型的十八世纪欧洲巴洛克建筑风格,多建成于清末民初,店头上有繁复的装饰和雕刻,非常精美奢华。当时,国内很多大城市都有这种风格的商业建筑。

门头雕饰

“永陛元”茶叶店顶部的雕饰,除了有植物花卉的雕刻,还有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像。在雕像之下,镶嵌着一块椭圆形的图标,上面写有“金凤商标”的字样。今天张家口还有不少以“金凤”命名的商业场所,不知与此是否有渊源关系。

慎利恒绸缎店

这家店铺是比较低矮的平房,为了引入注目,在屋顶上竖起一个高大的木制招牌,高度几乎和房屋相同。店门前挂着巨大的布幌子,既可以遮阳,又能起广告效应。

宏泰号

一家叫做“宏泰号”的绸缎庄,门脸不大,但装修得很精致,小小的入口几乎被“宏泰号”三个字包围了起来,不过这些字明显不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其中甚至还出现了日文。

天德永生药庄

门头的招牌很有特色,使用了汉字、蒙文和阿拉伯文,门首之上还写着大段的阿拉伯文字。没有顾客,店铺的掌柜背着手站在门口无所事事,两个小伙计则躲在门内偷偷向外张望。

洗衣店

紧挨着药铺的一家洗衣店,门前挂着晾晒的衣服和鸟笼。右侧是洗衣房,顾客拿来的脏衣服都在那里进行浆洗。

玉记号

“玉记号”鞋店,门口挑着的看板上画着各式的靴子。店铺门口也放着一只漆成白色的铁桶,写有“非常用水”的字样。当地很多店铺门前都摆放着这种白漆桶,里面盛满了水,一旦发生火灾,可以及时扑救。

城内街道

这张照片可以清楚看到街道两边的店铺前都摆放着白色的铁皮桶。店铺的外墙上贴着广告招贴,,街道很宽也很平整,但行人不多,一辆日本人的汽车停在道路中间。

推着自行车的小女孩

当年,自行车实属奢侈品,非一般家庭可以拥有。图中这种小架子的自行车则更加罕见。不知这位小女孩来自怎样的人家,竟然有一辆这样的车子。在她身后的店铺前,同样摆放着“非常用水”,不过所以容器是一只漆白的水缸。

治疗所

日本人开设的一家治疗所,从门槛的磨损程度以及大门左侧的建筑样式看,之前这里是一座关帝庙。门前停着人力车,隔壁则是一家钟表店。

永镇门

永镇门是进入张家口堡的东大门,抗战前夕,在东门基座上面修建了一栋五层建筑,最上面是瞭望台,作为观察全城的火情。可见当地人们的消防意识非常之强。

东门大街

位于堡子里的东门大街,本是张家口最繁华热闹之地,因为日本人的到来,变得冷清许多。路边撑满遮阳棚,显得有些杂乱,远处可见高高耸立的永镇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