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手脚凉,一定是阳虚体质吗?
冷空气南下,全国基本已入深秋,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一定要注意防寒,别受寒了。
随着冷空气的到来,最近有很多家长来咨询:“孩子最近手脚凉,一吹风就容易外风寒外感,是不是阳虚体质呀?究竟该怎么调理?”
更有“孩子又怕冷又热气上火,难道既是阴虚体质,又是阳虚体质?”的不安疑问。
今天这篇文章,可以给有类似困惑的家长宽宽心:阳虚体质的孩子,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
01 孩子手脚凉、秋冬怕冷,并不能判定为阳虚体质。
很多家长在秋冬季比较寒冷的时候,会发现孩子的小手比自己温度低一些。遇到这种情况,先不要慌,要知道,孩子的体质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更不要急于下定论,觉得孩子就是阳虚体质。
其实,绝大多数体虚的孩子都是气虚虚寒体质,这和完全的阳虚质是有区别的,真正阳虚的孩子也是比较少的。
如果孩子手脚经常温凉,但精神好、消化好,后脖子、小肚子都是温温的,这就不能判断其为阳虚。要知道,孩子天生末梢血液循环慢,手脚会比较容易偏凉一些。
明显积食的孩子也容易气机不畅,手脚冰凉,这个需要结合舌苔、大便、口气、睡眠等判断,如果确实积食,应及时助消化。
而阳虚体质明显的孩子,消化肯定也是不好的,还有比较严重的虚汗,此外,阳虚的表现还有:
① 脸色青中带白,没有光泽,精神不振
② 畏寒怕冷,手脚心常年不温,平时也更喜欢喝热的、吃热的
③ 容易反复腹痛,大便比较烂,经常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
④ 舌质淡胖,多有齿印,甚至兼夹痰湿体质
02 羊肉并不是给孩子温阳的首要选择。
孩子阳虚,往往是气虚虚寒体质的发展恶化,抛开先天禀赋的原因(先天就阳虚的情况其实非常少),家长要反思:
① 是否不注意消化,给孩子长期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损耗阳气;
② 是否长期错误用药,一点小感冒就滥用抗生素、消炎药等“狼虎之药”;
③ 是否长期休息不足、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也会损耗阳气。
当发现孩子已经虚寒体质明显,或已经发展成阳虚体质的时候,首先应该改正之前错误的育儿方法,呵护好脾胃,注意休息,并且家长开始学习掌握一些儿童用药安全的知识。
除此之外,阳虚孩子的调补的方向应该是扶正祛邪,提升脾阳的同时温肾助阳。
一说到温阳,很多家长就会想到给孩子煲羊肉,尤其是秋冬时节,正是大人们吃羊肉的好时机,很多家长又问我:能不能也给孩子吃几口羊肉?
羊肉味甘性热,具有补虚益气、温中祛寒、开胃健脾、益肾助阳的功效,确实是温阳的美食。吃上一碗羊肉汤,能让全身都暖和起来。但考虑到孩子的消化问题,羊肉其实并不是那么好消化,因此在我看来,其实它并不是温阳的首选。
想给孩子吃羊肉的家长,可以按照这个食疗方做,相对会更好消化一些: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山药羊肉粥
材料:羊肉20~30g,新鲜山药15g,粳米50g,削皮马蹄2个,盐葱花姜末少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碎,入油锅煸炒,加入盐、葱花、姜末继续煸炒至熟透;山药去皮洗净,切小块,粳米淘洗干净,放锅中加适量水煮沸,放入山药块小火煮成粥,再加入炒熟的羊肉煮沸即可。
功效:健脾补肾。
适用年龄:2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品尝,其中2~3岁孩子只喝粥水。蚕豆病可食。
临床常用的温阳药材有核桃、锁阳、巴戟天、补骨脂、菟丝子、肉桂、附子、紫河车等。不过,这些药材不容易使用,家长不要随意煮给孩子吃。
除此之外,像是生姜、砂仁、艾叶、冬虫夏草,乃至常见的黑芝麻等坚果,其实都能给孩子温阳补气,家长也更容易把控操作。
还需要注意的是,阳虚体质的孩子常常会有不明原因腹痛腹冷的情况,如果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往往会查出肠系膜淋巴结炎,在西医临床中并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