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重病 教育公司预计损失一亿 但要活下去
口述者:徐春林(武汉颂大教育创始人)
2月22日,一场大雾降临武汉,对我来说,却似“拨开云雾见太阳”。
我的夫人——一名中医医生,生了一场重病后重回岗位,送她上班之后,我想了很多……
疫情发生之后,生活在武汉的我曾绝望。
主要是我的夫人病情严重,呼吸困难,咳嗽不止,CT明显显示双肺部感染,试剂盒也弄不到。
我们决定靠自己,配了药回家,每天加强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
刚开始,她还能起床,后来几天都起不来,绝望的时候,我跑医院抓中药,我们俩每天把中药当茶喝。
没想到,三天后她感觉好些了,第五天去医院复查,居然各项指标都有明显好转。
也许是药,也许是信念,她康复了,这让我看到了一线希望。
我,作为一个教育行业的创业者,另一个担子就是如何在特殊时期维持公司运转。
大年三十,集团高管开了电话会议,探讨疫情带来的影响,结论是疫情可能导致40%以上的民营企业关门,但对于教育服务行业来说,或许认识和模式都会被颠覆。
疫情前,公司存在一定困难,疫情对于我们来说是雪上加霜,该如何选择?
关门清算结束这种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日子或者维持现状听天由命,或许是最容易走的两条路,但是,我们选择的是最难走的自我求生。
眼下,唯一利好的是,疫情也加速了学校和教育局采购第三方在线教学平台的需求。
我一直想,在这场灾难面前,我们一定得做点什么。
员工们线上办公,我也在家思考策略。这次,我们推出了“护航行动计划”,简单来说,就是为延期开学的学校提供在线教学解决方案。
在湖北,线上教育形式在学校中并不多见,很多学校没有经验。现在,疫情“逼着”学校不得不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
我们把平时业务分散独立的子公司整合起来,推出木木教学平台+阳光网络直播系统,各地子公司都纷纷支援,200多位研发人员、运营人员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为了这个没有直接效益的计划全力以赴。
说这个计划没有“直接效益”,是因为我们决定疫情期间为学校等教育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免费,这些产品和服务如果卖出去,价格估计5、6千万。
华师一附中是武汉第一个开始上网课的学校,当时湖北全省几乎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我们的员工在年初三时在为这所学校进行系统操作方面培训,年初六,这所学校的初三学生就开始上网课了,效果不错,很多学校纷纷效仿。
现在,我们平台用户已经超过百万,有200多所学校使用,仅武汉就新增30多所学校。
看到这些,我觉得此前的辛苦、焦虑都值了。
去年此时,我们已经签下了5000多万订单,但今年,还没有新订单,政府采购教育项目会等到疫情全面结束后才能启动。
我们不仅要承担每个月300万的流量费,还有员工工资,压缩工资是“过冬”的一种方式,线上办公的员工拿一半工资,暂时没有任务的拿基本工资,高管的薪资打二到三折。
如果形势不变,靠这样“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储备的“粮草”仅能维持三个月,预计今年营收会损失超过一个亿。
进也难,退也难,但是,活下去,是我们已经确定的战略目标。
疫情过去后,希望能靠在疫情中赢得的口碑积攒一些业务,线上教育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了,我们也将把重心更偏向于线上业务,进行结构性和配置性全面调整,放弃或者冰冻某些业务,选择有希望爆发的业务深入打透。
当然,这也是经历过疫情的教育领域从业者共同的认知,我们也将面临更强劲的竞对。
实际上,公司此前也经历过多次磨难,比如资金链断裂、业务之战等,但都扛过去了。
这次能否熬到春暖花开,我不知道,武汉现在依然是疫情最严重、受限制最多的城市,这样的状态或许短则3个月,长则6个月,甚至更长。
但我想,春天到来的时候,所有苦难都将变成宝贵的财富。
作者/IT时报记者 潘少颖
编辑/挨踢妹
图片/采访者供图 网络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相关推荐
为复工复产加油,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