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下辈子要做太原人,一定是因为她吧!
晋祠公园东大门前的“晋祠胜境”牌坊
是太原市文物单位“芳林寺牌楼”
▼
水镜台东靠一座建于台基之上的三开间大殿
水镜台匾额书于乾隆年间
“水镜”取自《汉书》“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
乾隆书法老师、翰林编修杨二酉所题
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西游记》扫塔辨奇冤鱼精毒害白龙马的场景
就取自晋祠金人台
▼
金人台之后是对越牌坊、钟鼓楼、献殿共同形成的一股高潮。这股高潮中“勾心斗角”层出不穷。“勾心斗角”现在的引申义完全辜负了它的本义。
“对越”出自《诗经·周颂》
“秉文之德,对越在天”
“对”为报答,“越”为宣扬
牌坊是明代的,无题字人名
晋祠三大名匾之二
献殿建于金代
是陈列供品的场所
只在四椽袱上架一层平梁,简单省料轻巧坚固
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
▼
当供品伴着青烟扶云而上,你就可以面见仙人了。鱼沼飞梁和圣母殿构成最后一股高潮。鱼沼飞梁最早载于《水经注》,现存实物是北宋的。这种水上“十字高架桥”在敦煌壁画中有相近的例子,当脱壁而出,顿觉奇幻。个人特别喜欢鱼沼飞梁,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不同于全部裸露的池塘,水沼有一部分隐匿在飞梁阴影之下,鱼翔浅底,在阴暗虚实间穿越,别有一番情趣。
对圣母殿的情节源于最早时公众号写过的一篇文章,关于山西文博大家“柴泽俊”,他参与了1956年圣母殿的主要修缮工程。柴老坚持“整旧如旧”原则,使古建原有构件保存率达到90%以上,原汁原味的北宋建筑得以留存至今。讲中国古建,绝对绕不过这座1000多岁的圣母殿,它在许多方面都堪称孤例、第一。
大殿四周围廊异常空敞
前深二间,左右后深一间
为《营造法式》所载“副阶周匝”的做法
是现存木结构古建中最早实例
▼
现存最早的蟠龙柱
使整个大殿“举重若轻”
8条金龙仿佛随时会腾空而起
把整座大殿拉至云霄
▼
前廊下守候千年的力士
▼
前廊上部还有四幅比较大型的壁画
▼
圣母殿的彩色泥塑侍女,跨越千年,从宋代而来,一颦一笑间是宋女子的婉约可人;举手投足间展现着宋人独有的精神气质。晋祠仕女像完美印证了神的形象在有宋一代完全人间化、世俗化。精彩的雕塑就像漂亮文章一样,“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些仕女像即如此,通过动作神态,每个人对其内心活动的揣测都不尽相同,“女孩的心思你别猜”。
中轴线两侧便是高潮的余波。一般会先去南侧的难老泉亭。中国现存古建实物最早至唐,更古只能在画中循迹。难老泉亭在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创建,明嘉靖重修,但间架结构保留了北齐风格。北侧的善利泉亭和难老泉亭遥相呼应,善利,取义《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难老泉、鱼沼、善利泉,统称为“晋水”,水脉灵动,是晋祠、是太原城跳动的脉搏。
难老匾
明末清初思想家、书法家傅山所题
晋祠三大名匾之三
▼
难老泉东侧有一小型水利工程,水经龙头喷薄而出,落在一白玉石像上,复又经十孔分流,形成水系,流水汤汤。石僧托举一钵,“大珠小珠落玉盘”,园林的趣味陡增。
难老泉亭背靠水母殿,与圣母殿之间隔着台骀庙和公输子祠。台骀是张氏始祖,汾水之神。公输子就是鲁班。晋祠供奉的神仙体系并无特定规律可言,更体现了她的园林属性。
沿小径南行,见一湖,名西湖。水中有一塔影绰约,抬眼望,重建于乾隆年间的舍利生生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藏风峪华严石经
▼
从奉圣寺出来,复向北行,经过晋溪书院、董寿平美术馆、三圣祠、傅山纪念馆、胜瀛楼。14年人大会山西省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克强总理引用了他在晋祠看到的一副楹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他说,我对“乐事还同万众心”印象特别深,用现在的话,就是让人民共享改革成果。这幅楹联现保存在傅山纪念馆中。
接下来是中轴线北侧的建筑群,文昌宫没开门。东岳祠,顾名思义,祭祀东岳泰山神的祠堂。
钧天乐台、关帝庙、三清洞玉皇阁属一组。钧天乐台是座戏台,“钧天”就是天上的音乐,取自《列子·周穆王传》“钧天广乐,帝之所居”。此台雕梁画栋,丝毫不输中轴线上的水镜台。
玉皇阁和唐叔虞祠相通。晋祠不是为了纪念唐叔虞吗?为何最后圣母殿成了主角,叔虞祠只能充当配角?据说最初圣母殿不叫圣母殿,供奉的是叔虞。后来历经变迁,叔虞搬了出去,圣母“鸠占鹊巢”。圣母究竟是谁,未有定论,一说是叔虞母亲——邑姜,一说是宋仁宗养母——刘太后。
圣母殿北侧有个苗裔堂,门前的周柏3000多岁了,龙蟠虬屈,倚在另一棵柏树上,俗称“卧龙柏”。
从周柏北侧拾级而上,经云陶洞、读书台、待凤轩,登临高处俯瞰圣母殿,更觉其壮伟。
至此,才算基本把晋祠逛遍,此时已经花了三四个小时。本还想游览晋祠公园,奈何饥肠辘辘,随手拍了拍春花,便匆匆离开。下次一定要带够粮食,方可尽兴一游。
梁思成考察晋祠时,对其旖旎风光赞赏有加:一进了晋祠大门,哪一种说不出的美丽辉映的大花园,使我们惊喜愉悦......晋祠布置又像庙观的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
经过千年天灾人祸,庆幸的是,晋祠的美在一代又一代百姓心中凝固,纵然多有冲击,大部分美保留至今,未有改变。如果我下辈子要做太原人,一定是因为想在距离、心灵上离晋祠更近吧!(这次也有遗憾,没有看到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并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
参考资料:
1.李泽厚,美的历程,三联书店
2.敦煌研究院,中世纪建筑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梁思成,梁,中国青年出版社
- The End -
版权声明©:照片均为个人拍摄、制作(除标注作者外),版权归旅行路上遇见菩萨所有。转发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