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中老年人热衷输液“通血管”,专家:有风险
进入秋冬季后,一些基层医院里总能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定期去输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的中药注射液,其中不少人甚至是主动要求医生给开这些药物,目的是“通血管”,预防脑卒中。那么,输液真能预防脑卒中吗?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杜万良表示,定期输液完全没有必要,不仅没有预防的作用,还可能会带来额外风险。
在天坛医院,医生们也常会遇到有患者主动要求开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液。“每当碰到这种情况,医生们肯定是不能开的,还要现场给患者做科普。”杜万良表示,静脉活血药都是短效药。当脑卒中患者急性发病时,静脉用药可以改善血流,减少病情的进展,有治疗作用。但是,这些药在体内作用时间短,不具有预防发病的作用,不宜在平时使用。如果接受不必要的输液,还可能带来额外风险,包括药物过敏和输液反应等。
杜万良介绍,脑卒中危险因素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基础疾病。第二类是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少等行为危险因素。而脑卒中的预防是一项长期工作,真正有预防作用的都是口服药。长期规律服药,每天24小时都有药物持续发挥作用,这样才能起到预防效果。
预防脑卒中的口服药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抗血栓的药。例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达比加群等,可防止血栓形成,由医生根据病因和风险选择具体用哪种药;第二大类药是降血脂的药。如他汀类药物,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减少斑块的发展、斑块破裂以及斑块上血栓的形成。第三大类药是降压药。跟脑卒中关系最密切的危险因素就是高血压,很多病人或潜在病人均患有高血压,因此人们一定要关注高血压,并将血压控制好。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位患者身上存在的卒中危险因素不同,需要服用的抗血栓药物种类也不同。如果是有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医生一般是开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如果是有房颤或心源性卒中,医生通常会建议服用华法林或达比加群等抗凝剂。”
杜万良提醒广大有脑卒中危险因素或相关疾病史的人群,一定要定期到医院门诊复诊,医生会根据其病情的变化,对用药种类和药品用量进行调整。他表示,门诊一些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在身体指标好转后,往往会自己停药,这些做法不正确。因为停药几天后相关指标会反弹,继续造成危害。此外,医生在对患者复诊时,还有一个重要目标是确认药物有无发生副作用,这些都需要通过当面询问、观察、检查来发现。一旦出现类似情况,医生会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或改变用药种类。所以患者不要以为看一次门诊就一劳永逸了。
“预防脑卒中,更重要的是改变生活行为方式。”杜万良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有行为危险因素的人群应该戒烟限酒、加强锻炼、合理膳食,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此外,人们还应定期体检。体检可以提前发现人体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比如临界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同时,体检报告里也有关于体重指数和全身各器官的内容;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都应该进行一次常规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