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五星街道胡家寨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沣水河畔,距沣峪口约4公里,距滦镇2公里。东邻西沣路,南有滦东路,西有太和路、江太路。4个村民小组,280户,1120人,耕地1050亩。水库将村子分为库南、库北两部分,由一条大路南北贯通。
据史书记载,汉、唐以来,长安、万年两县就有胡家寨村名。明万历十九年户县草堂寺所铸大铁钟上也有胡家寨字样。另据《长安县地名志》记载,始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为明代军寨,因胡将军居此而得名。
早先有四姓人家居住,据说刘姓最早,现已无刘姓。王姓在清末农民起义时期由青华山下迁来。胡姓据说是当初胡将军在此驻扎军队,屯兵养马时所生三子,三子分别各占一巷,所以胡家寨胡家至今有南门社、东门社、西门社之分。
胡家寨城堡始建于明朝(有城门楼下基石铭文记载证明),城堡有东、西、北三面城墙,北有城门楼,城门拱洞上边嵌镶匾额,北面题曰“潏河系腰”,南面题曰“终南屏障”。北城门外不到百米有大照壁影住,进城门向南,南边无门,只有两间碾房堵住南口,取青龙坐底之意。
村南有饮马河,从东边袁家村(现燎原村)而来,接纳南山下来的多条溪流,由东向西曲曲弯弯流入沣河,村子东西护城河与之相通,在村西南形成大面积低洼涝地,有水稻田、芦苇地、莲菜地。不知何时,形成一个神奇的水潭,深不可测,有两、三丈见方,四季流水不断,遇汛不溢,逢旱不竭,冬暖夏凉,人称神潭。传说有一村民在高冠山砍柴,不慎将镰刀掉入高冠潭,后来有人竞在胡家寨神潭看到浮出的镰刀。
村西百米处有座寺庙,名“三官庙”,庙里供奉着天官、地官、水官,建于明代,新中国成立后曾在此设胡家寨小学,现学校已撤,寺庙仍存。
传统织布机上隔离经线的竹篦,当地人叫做“绳”。制作梳头篦子和“绳”是胡家寨村最为传统、最为精湛、最为四方啧啧称道的手工工艺。过去,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有制作工具和技艺,现在只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还保存有这种传统的技艺和制作工具。
胡中山,国民党党员,北大走读生。曾在西北军冯玉祥将军手下任师长,后曾任留坝县县长。后挂职回乡,组织筹资筹劳,创办江村小学,时为长安地区一大盛事。张灵甫创办灵甫中学,曾聘胡中山为校长。在乡居期间,思想倾向中国共产党。
胡五五,原为国民党起义人员,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曾凭着高超的开车技艺,于枪林弹雨中,运输枪支弹药,多次突围成功,荣获战功,光荣退役后,曾任西安市公交公司领导,陕西省运输大队领导。
胡付娃,曾任宝鸡市建行行长。
胡华,重庆体育大学毕业,足球踢得很好,20世纪50年代曾被球迷呼之为“胡铁腿”。
胡让,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长期在该校任教。
新中国成立后到恢复高考前,大学毕业的有刘训、胡文圣、胡富全、胡吉存、胡茂堂、王德选等。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后,村中考上本科以上的大学生达60余人,专科生数以百计。
投稿、闲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