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 | 游寿先生《黑龙江考古文物初探》(三)


在中国现代考古学
诞生100周年之际
平台特辑刊
游寿先生于1962年所著
《黑龙江考古文物初探》
以表庆贺
1962年1月16日《黑龙江日报》
黑龙江考古文物初探
游寿先生

探寻 | 游寿先生《黑龙江考古文物初探》(一)
探寻 | 游寿先生《黑龙江考古文物初探》(二)

五、农业生产与饮酒

从大牡丹屯发掘中,有黍、小米、豆等五谷以及小酒杯发现。有人认为,这说明当时农业已有相当发展,所以有余粮酿酒。这样推论是以今推古,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在原始社会,当渔猎、牧畜与农业并存的时候,由于铁器尚未用于生产,农业是不能有很大发展的。牡丹江区情况也是如此,尽管该地区农业生产有较长久历史,但当时农业还不是主要生产方式,主要还是渔猎牧畜,而以养猪为最普遍。由于天气寒冷,全年不到五个月种植农作物,而在夏秋季候,草木果实又那样丰茂,于是人民注意贮青和养猪了,猪可以养在地窖中,容易繁殖,脂肪可以御寒,另外还可大量吃干鱼干肉,所以可能用少量谷类酿酒(这也为了御寒)。这不能证明农业有相当发展,《三国志》描写挹娄人的生活:“穴居,大家深九梯……其俗好养猪,食其肉,衣其皮,冬以猪膏涂身,厚数分,以御寒风……其人不洁,作溷在中央,人围其表居。”
寒冷地方有窖穴贮藏农作物、谷类、果实,贮藏酦酵,而酿酒随之发明,在牡丹江一带普遍发现有小酒杯,而研磨盘虽也发现,但形制极小,碾去五谷壳皮也是有限的,这也反映农作物不多。在大牡丹屯发现有石斧石锛,及鹿角扁枪,可能是种植挖土用,在牛场发现有较大研磨盘和大扁形牛角枪,牛场与大牡丹屯虽是同一时期文化层,但牛场农业生产发展比大牡丹屯繁荣得多。
渤海建国之前,已和中原国家有亲切关系,唐代人修《隋书》描写靺鞨族比较清楚,说粟末人有偶耕,有粟末,“嚼米为酒,亦能醉人。”后文又有力交代一句:“人皆射猎为业。”当唐代渤海国未建立之前,渔猎仍为此地区主要经济,并形成了有组织的战斗部族。

六、未来展望

黑龙江境内原始社会有各种不同氏族活动,经考古发现各沿江湖泊泽地的古代居民遗址加以考察,便可看出,嫩江与牡丹江是二大系不同部落,但也有文化交流。由于远古狩猎、游牧部落或各氏族人群流动性甚大,而后氏族统治者,为了建立他的统治权,俘虏和移民的流动性又很大。我们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墓葬和服饰用品,这都是研究古代氏族生活形态的有价值的参考材料,尚待我们结合史料做更深入更全面了解和探索。
各氏族社会发展是极不平衡的,有的相差几百年,有的相差几千年。我们到牡丹江地区调查,尚看到保留有利用石斧和火烧制成的独木舟。这和清代中叶时到黑龙江的人的笔记是相同的。在解放以前,尚有用木矢射猎的氏族。此外如有的少数民族地方解放前宗教、婚姻、以及婴孩处理都是停留在原始社会形态上。
值得提出的是,近年考古调查发现的新问题。如哈尔滨黄山、半拉城、顾乡屯均发现旧石器时代文物,从中可看出旧石器时代与中石器时代的关系。此外还发现原始人征服猛犸的线索,黄山两次发现被原始人使用过的猛犸骨,如1959年在黄山砖瓦厂第二车间发现猛犸首骨从腭骨上所锯的痕迹来观察,是用三棱形石刀锯的,〔21〕一面是平,一面是凹状,而牙缝中尚留有原始植物块。这是保存在永久冻土层中的植物。该厂第一车间地上却堆了一大堆猛玛骨,而一只已锯断的砧骨,也有石刀锯的痕,和1957年哈尔滨博物馆所得的一段砧骨一样。从这巨大生物被人所使用,这种征服猛犸的集体人群,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迷。我们还须做更大努力去进行探索。
黑龙江境内许多地方发现猛犸骨牙,而化石化程度各有不同,出土层也有不同。有的是在原来遗址上,有的是被洪流冲散,有的已被新石器时代人所利用了。我們尙未做更有系统地系细密地全面了解和比较。
省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物,有地方特殊性。如所了解的牡丹江地区,在同一列坑位,包括了较长久的新石器文化层。大牡丹屯和牛场有许多文物是相同的,是同期的,但牛场反映了农业生产繁荣的形态,大牡丹屯是渔猎成份占主要。大牡丹屯有非常特出而珍贵的骨工具与细致骨制品和小石锥。
在三灵屯几个遗址进行调查,发现了一个全部是细石器遗址,另外有磨制石器遗址,而石刀、石斧、石矛,是多样化的。由于新石器较长期发展,在水滨的人民,利用河中石材,能制精巧工具,可惜我们尚没有更多时间来进行采集工作。
黑龙江境内考古工作只做过较有系统的调查,已经提出丰富的地方史料,但成为有系统的人民文化史,尚待更多地重点发掘和精细地分析文物。我们必须指出,这些文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殊性,不但和全国不同,而且东北境内、省境内也各不相同。这说明远古的黑龙江是多民族活动的地方文化区。
注〔21〕:调查简报及原物保存哈尔滨师范学院历史系。
原载《黑龙江日报》1962年1月16日第3版

游寿先生

1906-1994

游寿先生(1906年—1994年),女,字介眉。福建霞浦人。1928年至1936年,先后就读于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师从胡小石教授。1941年至1957年,曾任职于四川女子师范学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图书馆、南京博物院筹备处、南京大学、山东师范学院。1957年来到黑龙江,历任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游寿先生在历史学、考古学、文学等领域多有建树,其书法独树一帜,享有盛誉。哈尔滨师范大学设有游寿纪念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