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爱他,为什么被群嘲

担心的还是来了。

看这阵容——

原著张爱玲,导演许鞍华,编剧王安忆,摄影指导杜可风,配乐坂本龙一,服装指导和田惠美

单挑一个人出来说,都可以是必看理由。

顶级配置,品相如何?

大家隐隐感觉到了不妙……

选角:建议原班人马拍续集《第一炉钢》。

预告片:《喜宝》+《前任3》?

鸽了两年也吵了两年,它终于上映了。

张迷看完想流泪,鞍迷看完很沉默,路人看完——

我为啥选了这部片?

第一炉香

01

豆瓣5.6,许鞍华作品中最低的一部。

不必避讳,名导也有失手的时候,遭遇落差之后我们更应该搞清楚——

光环之下的《第一炉香》,到底怎么了?

还是先从故事说起吧——

1943年,八一三事变,上海沦陷。

女主葛薇龙(马思纯 饰),一枚“极普通的上海女孩子”,随家人到香港避难。

因为入不敷支,家人只得灰溜溜跑回上海。

但葛薇龙却有自己的盘算。

她想完成香港的学业,更对这个繁荣新鲜的大城市充满好奇。

于是,她想到了亲姑妈梁太太(俞飞鸿 饰)。

梁太太何人?

年轻瞄上一位香港富商,狠当情妇十余年,也因此跟家人闹掰。

等富商死了,继承了半山豪宅,就在这中不中,西不西的房子里天天快活。

西,指的是大宅的建筑风格和日常活动,全是英国人那一套。

中,指的是大宅的遗风,甚至还是清朝那一套——等级森严,养了一对丫鬟和佣人,穿着旗袍,还扎着个大辫子。

张爱玲对这一段的评价是:这里的中国,是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荒诞,精巧,滑稽。

在这样怪异的环境中,扭曲的关系滋生开来了。

去年威尼斯电影节接受采访,许鞍华就说过:

香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夹在不同的世界之间。自然,小说的人物也应该反映出这种根深蒂固的不安。

可见环境对于这个故事极为重要。

但这又是电影给人的一大困惑——

姑妈,香港生活近二十年的上海人,讲话带着京片味;乔琪乔,香港长大的混血儿,本该讲英语或粤语,居然又是一口标准普通话;范伟饰演的潮汕富商,一点潮汕口音都没有;还有张钧甯演的睨儿,清脆可爱的台湾腔,搭配白话文式台词、一根长长的大辫子,简直有种台湾古偶剧的赶脚。

就连梁洛施,混血儿扮演混血儿,本是天衣无缝的贴合,可以飙一下葡萄牙语、英文、粤语,结果全程只能谨小慎微地说着普通话,咬字困难,直接实现了0.5倍语速。

不可推敲的语言,架空了故事。

王安忆就说过:许导最初设想是各人说各人的话,语言就是一个大杂烩,上海话也有、汕头话也有、英语也有、葡萄牙语也有,但是很难实现。

困难是客观。

但放弃也实为一种遗憾。

李安拍《色,戒》,用上了六种语言——国语、日语、英语、印地语、上海话和粤语。

《色,戒》也可以说是张爱玲小说最成功的一次改编。

巧合吗?

张爱玲的文字是出了名的细,改编也是出了名的难。

但既然难,那就唯有用料扎实,下足苦功。

《第一炉香》就让人看出了力有不逮。(和导演的精力,在这个项目中的话语权,以及资金状况都有关系)

02

Sir对于《第一炉香》最直观的感觉是失控。

导演好像无法为每个环节把关。

自然地,也就无法保证最终结果。

比如被吐槽的选角问题,网友都看出了违和感,许鞍华会不知道吗?

但她还是得用。

从角色一亮相开始,整个故事就只能将错就错。

马思纯演葛薇龙……大家自己看原著感受一下。

她的脸是平淡而美丽的小凸脸,现在,这一类的“粉扑子脸”是过了时了。她的眼睛长而媚,双眼皮的深痕,直扫入鬓角里去。纤瘦的鼻子,肥圆的小嘴。也许她的面部表情稍嫌缺乏,但是,惟其因为这呆滞,更加显出那温柔敦厚的古中国情调。

关键词:眼睛长而媚,古中国情调。

而马思纯仿佛还嫌自己眼睛不够圆,不管开心还是委屈,都是瞪眼和嘟嘴。

故作天真,眼神闪烁,生怕观众看不出她少女心动。

豆瓣网友的一句吐槽实属精辟:

“中气十足,饱经风霜,油光发亮,初遇仿佛心机深重的健身教练,穿背带裤斟酒的时候,活生生就是给你庆生的海底捞员工。”

倒不是网友刻薄,你看小说描述就知道,彭于晏再努力,也是演不出来的啊!

脾气有点阴沉沉的,带点丫头气。

嘴唇都是苍白的,和石膏像一般……人是高个子,也生得停匀,可是身上衣服穿得那么服帖、随便,使人忘记了他的身体的存在。和他一比,卢兆麟显得粗蠢了许多。

来,你瞅两眼卢兆麟,看看谁比较粗?

再看姑妈梁太太。

要知道,这是一个“关起门来搞清朝遗风的慈禧太后”。

即,利用手下的年轻丫鬟给有钱老男人作饵,再拿钱去养“小白脸”。(比如葛薇龙的同学卢兆麟,就是姑妈其中一个猎物)

只是你看俞飞鸿这直溢屏幕的性魅力:眼神挑逗,身材火辣,皮肤细腻。

你实在想不通,她为什么大费周章在家里搞“妓院”,至少不必借助马思纯吧?

有人说,改编不必囿于原著嘛。

可是每个人物的表演,也无法解释他们在电影里的动机。

第一阶段的葛薇龙,马思纯基本给演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傻白甜。

编剧王安忆也说:我发现她(马思纯)演得太单纯了,其实葛薇龙是个很世故的人,这个姑娘对自己的人生是有规划的。

彭于晏饰演的乔琪乔也有着这种割裂感。

要知道,张爱玲笔下的人,向来就是层层叠叠的。

场面话不少,小心思最多。

可到了彭于晏这儿,又把这种双重性,给演成了机器人模式切换的节奏。

比如勾搭妹子,看着就很撩人,一副花心大少的样子。

一会儿葡萄牙语散文诗,一会儿又是咬掉丫鬟头上的花。

而到了不务正业,想吃软饭这一面,就变得非常诡异了。

老爸要扔掉他的蛇,前一秒钟,还在竭力争取,眼神都散发着狠劲,下一秒就奶声奶气:爸~~~不要嘛~~~

不想葛薇龙跟潮汕富商谈生意,上一秒钟,还是还拿出了点男子气概:我不准你去!下一秒,又开始猛男撒娇:啊~~~我就不要你去嘛~~~

乔琪乔虽然不务正业,但好歹是富家子弟,可不是偶像剧里的小奶狗啊。

同样演脆弱易碎的贵公子,同样以乔琪乔为角色原型,老港剧《侬本多情》里的张国荣就专业多了——

眼神低垂,眉头放松,嘴唇紧闭。

而彭于晏,也不知道是不是现场跟马思纯学的嘟嘴皱眉瞪眼三件套。

03

演技的拉胯,不该背全部的锅。

而是电影的立意,从一开始就和张爱玲产生了错位,最终渐行渐远。

你看海报上给电影的一个概括——

“爱而不得”。

但偏偏,《第一炉香》从来就不是个爱而不得的故事。

张爱玲虽然自嘲“只写男女间的小事情”。

但她所指向的,从来都不是爱情。

她笔下的爱情,充满着不纯粹,但更因为不纯粹,所以更像那个战乱连绵、价值崩塌的时代下,最真实的侧影。

张爱玲写《第一炉香》,有一个关键内核:

旧的东西在崩坏,新的在滋长中。

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时代,所以每个平凡小人物,也都是不彻底的。

而不彻底,必然滋生悲剧。

葛薇龙身上,是带着新女性色彩的。

她有着超乎年龄的世故与成熟,也有着难以言说的欲望和算计。

世故和成熟,前面说了。

欲望和算计,体现在葛薇龙决定下嫁乔琪乔,以交际花的方式,承担家中“经济顶梁柱”的心理变化。

两个重要的意象:蛇和镇纸。

小说里,葛薇龙初次来到姑妈家,第一次见识到香港半山豪宅的华丽精巧,看到一个绿油油的盆栽,吐着红色的蕊,把它们想象成了蛇;而与之相对,小说中的乔琪乔却极其怕蛇

两个彼此呼应的细节,实则说出两人性格的另一面——

油嘴滑舌的浪子,也有不为人知的胆小和懦弱;天真烂漫的葛薇龙,内心藏着汹涌不止的欲望。

可是到了电影里,蛇却成了乔琪乔的宠物。

还借此营造了一段两人倾心的场景。乔琪乔带葛薇龙看锁在柜子里的蛇,然后就是言情偶像剧三件套:葛薇龙必然吓得花容失色,必然身子前倾,必然扑到乔琪乔身上……

这看似简单的英雄救美,实则隐含了一个信息:在这段关系中,葛薇龙处于绝对的下风。

另一个,镇纸。

在原著里,葛薇龙生了一场大病,迷迷糊糊中,想起了童年,父母和姐妹:

“在老家生了病,房里不会像这么堆满了朋友送的花。可是在她记忆中,比花还美丽的,有一种玻璃球,是父亲书桌上用来镇纸的,家里人给她捏着,冰那火烫的手。那球抓在手里很沉,想起它,便让她想起人生中一切厚实的,靠得住的东西——她家里……”

既然想起家里,为什么还不回家,甘愿成为姑妈的工具人?

对葛薇龙来说。

镇纸指向温暖的家。

但这个家,不会是一辈子的家。

这段记忆让葛薇龙快速想到现实,提醒她:作为女人,你还是需要一个新的家。

哪怕这个“家”里有不堪和病态。

葛薇龙都一跃而下,她要通过这个“家”,掌握住自己的人生。

所以不管那座豪宅如何不堪和病态,它至少能给你一点庇佑,一点厚实,一点能掌控人生的幻觉。

而在电影中,镇纸还在,但顺序被调整了。

婚后,葛薇龙跟乔琪乔在海上度蜜月,才想起了,想起了父母。

这是一个象征性的镜头:镇纸握在手里,葛薇龙一醒,发现自己手里握着的全是冰融化后的水。

顺序不同,意义也完全不同。

婚后出现,代表葛薇龙是带着纯洁的向往走进婚姻,结果这个透明的梦破碎了,化成了水。

这是爱而不得,是被所爱的人辜负。

而张爱玲则是更加清醒和决绝——

葛薇龙从一开始就看清了爱情的错觉。

但她仍然以无爱的自知之明,走进了精明算计的婚姻。

葛薇龙成为交际花的选择,是现实的,也是自我的,是不彻底的投降,也是不彻底的勇敢——爱情坦白说,不过是葛薇龙的一根稻草。

而许鞍华仍然相信,爱情是一个心心向往,为之糊涂的所在。

这就让整个故事,看上去像个青春疼痛文学。

值得玩味的意象,还有渗透出阴森之气、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白房子都没有得到准确的影像还原。

那些真实可感的,腥膻而鲜活的小人物,却成了一个个为了表达“爱而不得”这一主题的空洞符号。

许鞍华需要表达一段爱。

许鞍华又钟爱着张爱玲。

可是当她向张爱玲求一段爱时,这等来的尴尬和空虚,或许才是那个最可叹的“爱而不得”的单恋故事。

(0)

相关推荐

  • 8.9到5.6,一群大佬也拍砸了

    <第一炉香>的票房和口碑只能用惨烈两字来形容. 成为导演许鞍华电影生涯评分最低之作. 相比于26年前的<女人,四十>,<第一炉香>彻底砸了. 用最大的咖,拉最大的垮 ...

  • 王安忆大意了,许鞍华小气了

      "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   张爱玲在<第一炉香>开篇便这么讲.可为什么坐在电影院,可乐喝完了,爆米花嚼完了,电影还没完呢?   看了许鞍华威尼 ...

  • 《第一炉香》预告出炉,俞飞鸿艳压马思纯,姑妈为何如此有魅力?

    刚刚看完许鞍华翻拍的<第一炉香>的电影预告,由马思纯和彭于晏饰演的男女主角,不出意外地受到了大家的吐槽,被网友不客气地称为虎妞和润土,<第一炉香>甚至还因此收获了<第一炉 ...

  • 张爱玲点上的第一炉香

    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Saying:女作家里的女神张爱玲. 文/如海 昨天是张爱玲诞辰100周年,又适逢许鞍华 ...

  • 马思纯新片扑街了,活该!

    关 注 电 影 派,和 片 荒 说 拜 拜 电影派 Vol.3156 国产片年度最失望,非它莫属. <第一炉香>. 未映先火. 一是主演马思纯对原著小说的读后感. 非常浅薄,将名篇解读成了 ...

  • 让许鞍华重拍一次,这炉香还是这个味儿

    经过一个周末的发酵,<第一炉香>的评分跌破及格线.   票房也较为惨淡.   毕竟现在的观众怎么会喜欢看一个傻白甜爱上渣男,撞破南墙也不回头的故事?   看看网友对马思纯的恨铁不成钢就知道 ...

  • 把葛薇龙拍成一个蠢女人,真的太冤枉张爱玲了

    作为一个张爱玲的二十多年铁粉,原本对电影<第一炉香>充满期待.它是我认为张爱玲小说中最该被影视化.最容易有视觉效果的小说.没想到,<第一炉香>迟迟未能被电影人所看见,更没想到, ...

  • 评分跌至5.6,《第一炉香》拍砸了,但是俞飞鸿真美啊

    作为多次拍摄过张爱玲作品的熟手,许鞍华想来也没料到,自己这次的<第一炉香>口碑会如此差--上映当日开分5.7,之后上涨至5.9.可惜随着口碑全面崩盘,低开高走的情况没能出现,目前评分已跌至 ...

  • 《第一炉香》这改编,对得起张爱玲?

    <第一炉香>手绘剧照. 很少有电影像<第一炉香>那样从官宣阵容.影片宣传,到影片上映时,都被人们全方位无死角地疯狂吐槽. 张爱玲可以说是最有国民度的作家之一,所以人们对作品翻拍 ...

  • 不得不说,《第一炉香》的选角好像真的失败了

    <第一炉香>又上热搜了. 许鞍华导演的电影版<第一炉香>,从两年前选角开始就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每次一旦有角色的剧照放出就会引发网友大量的讨论. 网友们这么关心,主要是因为 ...

  • 马思纯彭于晏《第一炉香》拍成了《第一炉钢》,这谁顶得住

    <第一炉香沉香屑>是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小说,由许鞍华导演的电影<第一炉香>正在影院上映,电影基本做到了尊重原著,但还是觉得少了什么-- 电影制作采用了全明星阵容,由马思纯.彭于 ...

  • 当他露肉也无法成为卖点

      选角究竟有多重要? 在争议中完成了挑人.拍摄.宣发的电影<第一炉香>便身体力行地诠释了这一命题. <第一炉香>是张爱玲在1943年发表的小说,讲述的是从上海来到殖民地香港读 ...

  • 《第一炉香》:认真与将就

    豆瓣评分5.6,配<第一炉香>好像还是高了. 不能否认许鞍华执导这部戏的认真,毕竟,<第一炉香>大部分的台词是合适的,大部分的演员演技是过关的,大部分的服化道是讲究的.然而,往 ...

  • 张爱玲《第一炉香》:清醒地看着自己“沦陷”,能救吗?

    张爱玲的作品我读得不多. 高中的时候读过她的一本散文,里面有著名的"生活像一件华丽的袍子,里面长满了虱子","出名要趁早",那时候觉得,哇,文艺至死,简直是偶像 ...

  • 俞飞鸿的美,救不了《第一炉香》

    可以怪马思纯   可以怪彭于晏   但演员不是唯一的问题 不知道十月犯了什么错,总是被奇特的电影染指. 去年一部3.3分的<喜宝>,让人怀疑自己没看过亦舒. 今年的<第一炉香> ...

  • 许鞍华看不懂张爱玲?她只是心太软!

    上映前就风波不断的<第一炉香>在上映后未能挽狂澜,评分不高.吐槽不断,其中,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大家不约而同地指出许鞍华"曲解""误读"了张爱玲. ...

  • 从《第一炉香》谈起:张爱玲为何难以改编 ?

    "我年轻时,其实是从读张爱玲开始,对于上海有一个想象.七八十年代,我看了好多讲旧上海的书,尤其关于杜月笙.帮会.租界.我想所有的香港人都觉得上海特别有魅力,这个感觉是真确的."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