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尖兵班,实现人类飞天梦

那么,我们来看看那些曾经进入太空的“动物宇航员”。

1957年10月4日,一只名为“莱卡”的混种狗狗,被苏联火箭“史波尼克二号”送入太空。有人称它是第一只进入太空的动物,当时的人们对它寄予了厚望。但受当时的技术所限,莱卡在进入太空的途中遇难。

与苏联人不同的是,美国人更喜欢将猴子送入太空,这也就是传说中的“太空猴”。

自1948年起,美国不断送“太空猴”上天,猕猴艾伯特家族就是美国送上太空的著名“太空猴家族”,但是受制于技术,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研究人员痛心之余,也在对宇航服、宇航设备等存在的不足进行不断改进。

直到1959年5月28日,猕猴艾布尔和松鼠猴贝克尔搭乘“朱比特”号火箭飞到了距地球480公里的太空中,并安全返回地球,美国才有了第一个能活着返回地球的“太空猴”。

贝克尔在飞行过程中一直待在生命包(biopack pouch)中

此后捷报频频——1959年7月,苏联两只狗狗奥特瓦日纳亚和斯内兹恩卡与兔子马尔弗沙一起进入太空。奥特瓦日纳亚最终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总共进行了5次太空飞行。

奥特瓦日纳亚(左)和兔子马尔弗(右)合影

1960年8月19日,太空犬贝尔卡和斯特拉卡以及它们的“同事”1只小灰鼠、40只小老鼠、2只大老鼠若干苍蝇和植物,搭乘前苏联“五号”人造卫星在太空中飞行一天后成功返回地球。

据当时报道,斯特拉卡返回后产下了一只健康的幼崽,后经赫鲁晓夫之手送予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女儿,自此斯特拉卡的后裔们一直幸福快乐的生活在美国。

1961年1月,美国宇航局把黑猩猩哈姆送入太空,哈姆来自西非。虽然实际飞行高度比原计划高42英里(67.59公里),时速比原计划快1500英里/时(2414.01公里/时),但是哈姆表现很好,它最终安全返回地球,只出现了脱水和轻微的疲乏等现象。

哈姆被从大西洋上救起后,正舒服地在一艘救生船的甲板上休息。

1963年10月,法国借助“弗农电子(Véronique)”火箭,第一次把猫咪送入太空。虽然这只叫菲利克的猫咪并不像同名卡通角色(《猫的闹剧》的主角)那么出名,但是菲利克的头像被印在科摩罗政府1992年发行的邮票上。

菲利克头像的邮票

相比以上国家,我国将“动物宇航员”送入太空似乎略晚。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我国开始着手动物上天试飞实验,1966年7月15日清晨,运载着小狗“小豹”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的火箭发射基地发射升空。一个多小时后,飞到约80公里的高空的生物火箭舱徐徐下降,“小豹”安然无恙,并向迎接它的工作人员不断摇尾巴。“小豹”成功凯旋13天后,小狗“珊珊”再次被装进“T-7AS2”生物火箭,送上高空,同样平安而归。

而后不断有“动物宇航员”登上太空,1997年美国宇航局借助“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把一条豹蟾鱼送入太空,用来研究失重状态会对它的神经系统产生什么影响。据科学家称,之所以会选择豹蟾鱼,是因为它的听力结构跟人类的非常相似。

乘坐“哥伦比亚”号上太空的豹蟾鱼

当然,人类将动物们送入太空的行为并不简单,与人类宇航员一样,在动物们登上太空之旅前,人们要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训练,以保证它们最大的安全限度,如尝试长时间站立不动,穿着太空服,达成火箭模拟器及适应离心机模拟火箭发射的加速度,逐渐缩小他们的生存空间等。人们也会在训练他们的同时,研制出较为适口的营养胶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动物宇航员”光荣完成任务的同时得以平安返回地球。我们要感谢“莱卡”、感谢“艾伯特家族”、感谢“哈姆”,感谢更多无名的小英雄们,在由它们的宇航之旅产生的数据的帮助下,人类最终实现了载人航天这一壮举。

向这些“动物航天员”致敬。


声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