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福寺王个湾琐记四题

关于王个湾的记忆,已深深嵌在脑子里,流在血液中。用文字虽不能还原斯时斯地斯人,我还是愿意把他们记下来——

【一】七外公·柴油机

广福寺王个湾大塘往西,有几间相连的土砖青瓦房,自东向西一字排开。

东头是碾米房、磨面房,里面的机器们披着威武的铁甲,满身粉尘,各安其位。柴油机一天到晚“嗵嗵嗵”,震耳欲聋。

七外公负责开机器,他经常满手油污,叮哩咣当地摆弄一些奇形怪状的零件。有筒状的活塞、圆圈圈的轴承,还有大大小小的齿轮……

冬季天冷,柴油机不容易发动,七外公将一团废旧棉线用铁丝绑住,醮上洗零件用的乌黑的废柴油,扎个小火把,点着,让别人将火苗靠近柴油机进气管。七外公用把手奋力摇动厚重的飞轮,随着飞轮的转动,火苗被进气管吸入又吐出,复又吸入,如是反复数下,只听得“呼哧、呼哧……嗵嗵、嗵嗵嗵嗵……”柴油机喘了几声粗气,便发动了。

七外公发动柴油机时,我喜欢在门口观看。他一般不让小孩子进机房,但有几次例外。那次他大概是急着开机器,小火把已点着,却找不到人拿着靠近进气管。见我在门口,就让我过去帮忙。

我拿着火把,心里突突的,好紧张,这柴油机离近了,我还是有些惧怕的。我闭着眼睛,拿着火把伸直胳膊,尽量让身体离机器远一点。七外公照例奋力摇动飞轮,“嗵嗵嗵……”柴油机终于发出了连续而平稳的声音。

我得到了七外公的夸奖,他送给我一只废弃的小轴承,我拿着小轴承在小伙伴面前摆显了好些日子。后来我又帮七外公举过几次小火把,一次比一次熟练,一次比一次大胆了。

【二】涂师傅·油铺

西头的三四间是油铺,常年在油铺做事的涂师傅是涂个冲人。他个子瘦小,头发稀,宽广的额头油光可鉴——我疑心这是因为他常年在油铺做事的缘故。

涂个冲离王个湾只有两三里,鸡犬之声相闻,相连的山路曲折迂回,但见对面山间袅袅炊烟升起,却互相看不见对方村里的房屋。

涂师傅每次往返于油铺与涂个冲时,必经过外婆家门口。我的印象中,他仿佛一年到头总穿着长筒雨鞋,赶路时老是挑着两只木质大水桶。让人感觉他瘦小的身板里总有使不完的能量。

涂师傅有时会放下水桶,与大舅相互递烟、寒喧。他牙齿长得稀,讲话漏风,吐字不清,语速却很快,时常要吸一下口水。他与大舅说话时,我便靠近水桶,伸着脖子看里面装的是什么。

我发现,涂师傅除了榨油,还做豆腐挑到油铺去卖。他来油铺时,两个水桶里都装着半桶切成方块的豆腐,码得整整齐齐,泡在水中。来时担子沉,他便走得飞快,几乎一路小跑。回涂个冲时,水桶里装着用豆腐换来的干黄豆,从他挑着水桶慢悠悠地往前晃的姿势,可知比来时轻了很多。

除了查看涂师傅的水桶,我还喜欢看他说话。他说什么我并不关心,也听不明白。我关心的是他的口水什么时候才能流出来。然而,我始终没见到那口水流出来,这让我对桶中的豆腐和油铺里的油终于放了心。

涂师傅一年四季在油铺里忙碌,不榨油时他也每天到油铺拾掇。榨油旺季,油铺里会多出几个陌生的面孔,个个都壮实如牛,把本来就瘦小的涂师傅衬得更加瘦小了,但涂师傅精神抖擞的劲头丝毫不比他们差。

那几个壮实如牛的人,主要任务是荡起粗重的木杠,猛烈撞击油榨上的大木楔,将油从油饼里挤出来。

土法榨油,油料先要炒熟,炒什么油料,要看季节,季节不同,油料也不同。有时是棉籽,有时是菜籽,还有芝麻、花生,也有茶籽。

油铺开工时,我们小孩子常去围观。倘若炒芝麻或花生,涂师傅必严加看守,防止有人偷吃。我们闻着香味在门口观望,胆大的孩子趁涂师傅不备,进去抓一把就跑。

这事儿我可没干,我胆小,怕被抓住,也怕烫了手,最主要的是因为家长和老师常教导我们不能偷东西,我觉得抓一把就跑就是偷。我和几个胆小的孩子只是倚在门口看,涂师傅有时会给我们一人抓一把,将我们打发走,他那一脸怜爱的神情,我至今不忘。

炒好的油料要搬到碾房中碾碎,碾房可是个乐园。一头牛拉着碾轮,围着直径四五米的碾槽不停地转,槽中的油料便渐渐碾成碎沫。为了增加碾轮的碾压力度,碾轮的轴上压着大石块,大孩子们趁涂师傅不在,让牛停下来,坐上石块,让牛带着他们转,好不风光!有几次表哥带着我也坐上了大石块,转呀转,甭提多好玩了。

碾碎的油料蒸一蒸,涂师傅就指挥人们用铁圈和稻草将油料箍成一个个油饼,送往油榨里排成一串,再抵上一只圆木轮,塞入几根大木楔。

那几个壮实如牛的人便光着上身,露出油亮的脊背,喊着号子,密切配合,荡起那根粗重的木杠,对着木楔,一下一下地撞击。

随着木杠碰撞木楔的“当、当”声,木楔越撞越紧,木轮将油饼越挤越簿,清亮的油便从那排成一串的饼里一线线地汇入油槽,流到接油的大瓦瓮中。

前年到三舅家,看到他家后院墙里砌进了一段又长又粗油腻的木头,黑黢黢的。舅妈说那是油铺的油榨。其实我看到的第一眼就猜到了,这是当年的油榨。现在三舅家的位置正是那时油铺的地基。我再仔细察看那后院,甚至发现了一段油铺的土砖墙。

【三】大舅·猪圈

油铺再往西,是猪圈。大舅负责喂猪和清理猪舍。生产队在边边角角的荒坡上随意种了一些南瓜,长得好的分给各家各户,长得不好的,大舅便剁成块,与麦麸、米糠、红薯藤一起,放入大锅加水煮开做猪饲料。大舅总让猪吃熟食,据说这样猪就不容易得病。

猪圈也是我的乐园。星期天,我有时跟着大舅到猪圈玩耍。我喜欢在几间没养猪的猪圈里穿进穿出,有一间猪圈里放了一堆石灰,用石灰块在猪圈的水泥墙和地上能写字、画画。我便学着电影里搞宣传的战士那样写标语,满墙都被我写着“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一类的标语。每当写完肥肥胖胖的感叹号,一种豪迈的感觉便油然而生,仿佛自己就是电影里的战士。

猪圈旁的小院中有几棵油桐树,树皮干净光滑,树叶宽阔,枝杈长得也十分“友好”—— 一层一层的,极易攀爬。

那年夏天,我和表弟跟着大舅在猪圈玩,各“占”一棵油桐树,天天攀爬,便渐渐不觉新鲜。

一天,表弟提议去他家,我欣然同意。表弟家在岳王庙,那时叫向阳大队,离王个湾有五六里山路,一路池塘成串。我们跟着大人们走过两回,这是第一次没有大人带着,也没向任何人打招呼——现在想想,小时候真苕!

外婆买了一只西瓜送来,大舅找我们吃西瓜,没找到,就和外婆四处寻找,乡亲们也帮着找,池塘边、山沟里找遍,满村人也问遍,不见人影。

路遇一大爷,大爷说,大概是小孩子先掉进池塘,大孩子去拉,也掉进去,怕是都淹死了!外婆听了越发着急,越发伤心,边哭边念叨:“两个哈是(都是)独儿种啊,我么(怎么)向他娘老子交待!”

两个孩子在猪圈玩耍时失踪!这事惊动了大队。大队便打电话到向阳大队询问,大舅也同时赶往表弟家。等电话消息传到表弟家,大舅也刚好赶到。

表弟留在了家中,我跟着大舅,在回王个湾的路上,一言不发,想着外婆辛劳地养育我们,我们却让她如此着急伤心,心里十分难过。

走到村口,只见外婆坐在大石头上等候,好多乡亲都在旁边劝慰。外婆见了我,一把将我紧紧搂在怀里,她嗓子都哭哑了,泣不成声,我也“哇哇”大哭……

【四】六外公·队屋

王个湾的队屋在油铺东南方向大约五十米处。进门一间大屋,是放农具和开会的地方,东侧是守夜的房间,一张木床上一年四季挂着一幅蚊帐。西侧是种子粮仓房,厚实的木地板底下是架空的,比大屋地面高出七八十公分,利于通风。

六外公是队里的保管,手里经常拿着一排钥匙。他总是一脸严肃,做事认真,我们小孩子对他有几分天然的惧怕。

夏天,劳动间隙,六外公将切好的西瓜在一块长长的木板上摆成一排,由在队屋旁稻场上干活的人各人自取。他看见我们小孩子在一旁玩耍,便招呼我们过去,一人给一块,我分明看到他一向严肃的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

种子粮仓是个好玩的地方。有次六外公不知忙什么去了,我和几个小伙伴脱了鞋,光着脚丫子,从开着的仓门爬了进去,里面有半仓稻谷。小脚板踩在稻谷上,刚开始觉得扎扎的,痒痒的。不一会儿便玩疯了,也顾不得扎和痒,在粮仓里打滚、翻筋斗,几个小伙伴乱作一团,好不开心!

六外公回到粮仓,我们都不敢动,僵在那里等候他的发落。六外公见我们玩得开心,并没有训斥我们,还将我们一个个从高高的仓门边抱下来。

六外公手里提着一个装着白灰的木匣子,进了粮仓,用脚略略平了一下被我们搞乱的粮面,将木匣子一下一下地印在粮面上,边印边后退。木匣起处,粮面上显示“介谷印”三个白灰形成的字。据说是做记号,相当于封条,有人偷粮就能及时发现。

秋季的稻场上常有芝麻禾架成的长棚,长棚下面垫着芦席,我和小伙伴们兴奋地跑过去,猫着腰钻进钻出,芝麻沙沙地往下掉。不一会儿,就弄得头发里、衣领里都是芝麻,一些芝麻从衣领进入,滑过脊背和肚皮,再从腰间洒出。六外公见了,拿着长长的竹竿赶我们出来,伴着六外公高声而严厉的训斥,我们一哄而散。

(0)

相关推荐

  • 段先祥 || 踩油椭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瘦肚减肥!每天拱桥5分钟,30天甩出肥油,甩出肚腩,水桶腰没了

    瘦肚减肥!每天拱桥5分钟,30天甩出肥油,甩出肚腩,水桶腰没了

  • 工厂半夜女人诡异的哭声

    第一个故事 原来一个同事说的,叫她S吧. S原来是北京某部队医院的护士,她们医院边上有一个小河,河水不深,经常有护士休息的时候去河边玩儿.一天,有两个护士去河边玩儿,忽然有一个护士掉进去了,另一个赶忙 ...

  • 铁路边上的情缘

    "咣当!咣当!"我虽然生在农村,但从小却对火车和它们开动的声音和"呜一一"的汽笛声十分熟悉.因为外婆.大舅家,就在铁路附近.小时候,我和母亲去外婆.大舅家,爱走 ...

  • 封宇平:40年,弹指一瞬间

    40年,弹指一瞬间 封宇平 知道中国加油站变迁史的人,都会感慨40年的变化之大之快之眩目.以前采访过一位老石油肖琢云,本地第一座加油站,实际上是铁路边的一个坡地,利用铁路的边坡,用废旧轮胎垫底,把油桶 ...

  • 探秘常善沟的古老榨油法

    在我国,对于素油即植物油的提炼,大约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之刘熙在<释名>中有这样的记载:"柰油,捣实和以涂缯上,燥而发之形似油也.杏油亦如之."这句话的意思是:" ...

  • 我的故事:猪圈沟一日游

    说起老家的话,其实是有两个著名的旅游景点的,一个是黑山大峡谷,一个是猪圈沟,而我两个地方都是有去过的,一个是夏天去的,一个是冬天去的,不同的季节,不一样的风景,所以有不一样的感受,今天就先来说说猪圈沟 ...

  • 沈明:温庄人物琐记——四哥

    温庄人物琐记--四哥 文/沈明 题记:那些曾经给予我们一代知青精神上.物质上些许温暖.同情和慰籍的人们,或许都是些小人物.他们没有高唱大风.没有惊天动地.没有谆谆教导,更没有装腔做势.作威作福.他们只 ...

  • 桐花簃琐记 四 | 漆吴

    91.叶英华斜月杏花屋词,汪兆镛雨屋深灯词,集名皆是宋人词句. 92.郑梦霑镂版一块,以示王堃,王曰:像狗啃的.余教梦霑答云:狗亦会刻版? 93.汲古阁刻四唐人集,板为毛氏孙劈烧煮茶. 94.景州王子 ...

  • 【春风文苑】散文《家庭琐记》两题 作者 张银洲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内容 <试吃>  文/张银洲 我们小区附近没有菜市场,只有大门口两家生活门店,里面卖一些食品和果蔬.贵且不说,品种也不多.老伴儿闲时在附近寻访,两个星期后,终于找到了一处大 ...

  • 磐石古琴斫制琐记八十四:

    古贤人有九德,琴亦有.太音大全集卷四:琴之九德为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          匀在倒数第二,实际并列排序不分先后.而对于演奏者和制琴人,匀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很难很重要的. ...

  • 【◇丽春卷•散文篇◇】《散文四题》||□ 王秋月

    知名·专业·权威 2021.01  第79期  总第511期 散文显示屏 文学顾问:孔灏.相裕亭.徐继东.李锋古 书法顾问:侍少华.李敬伟 摄影顾问:王红军       法律顾问:吕庆根 本刊总编:清 ...

  • 浊木:病房琐记(四)

    病 房 琐 记 河南三门峡  浊木 七八天了.身边的病友们一个个先后离开了.虽然连名字也不曾相知,晚上却梦见了他们. 人去床空.现在能看到的是那些从大厅走过来又走过去的更加陌生的病友和他们的陪护亲属. ...

  • 十期征文043 | 王新梅:古韵四题

    <春天的故事>第二季全国大赛征文启事 凡参赛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由微信平台<文学百花园>.<小说大世界>联合推出,以<春天的故事>为主题 ...

  • 【王往评论】一一怀愁绪,处处见深情——读刘立勤的《小小说四题》

    ▲题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一怀愁绪,处处见深情 --读刘立勤的<小小说四题> 文 | 王往 认识刘立勤先生快二十年了. 那时候,我们都有着美好的年华,有着共同爱好,我们以小小说的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十四

    始阳 始阳,属天全县.1954年,这里有个封正英互助组,与当年西昌的沙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范鹤鸣初级农业生产合社齐名. 我是下派到这里的省委工作组中最年青的成员,被安排到最远的那个叫凼村的山村,村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