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彩霞老师谈唇腭裂心理——从医患关系角度谈“焦虑”

2020新的一年,新的开端,我作为唇腭裂外科护士长和心理咨询师,除了希望我们的患者都笑语新生,家庭都幸福美满,也祈愿所有的医患关系都能平和融洽。

作为一名负责科室医患沟通工作的护士长,以及担任医院岗前培训医患沟通课程的主讲教师,谈起医患关系,可能我的理解和分析会有立场的不同。

但是,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从心理学视角来看,提到医患关系,我一下子想到了两个字,那就是“焦虑”。弥漫在医生群体以及患者群体的焦虑,或者甚至可以说当前的“焦虑时代”,都无时无刻或不知不觉在影响着医患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关于焦虑的话题。

焦虑是一种与担心或害怕不良的预期结果有关的体验,是人对现实或未来事物的价值特性出现严重恶化趋势所产生的情感反应。

一般有明确诱因的、适度的焦虑属于正常焦虑

没有明确的致焦虑因素, 或有明确致焦虑因素, 但反应程度、持续时间与致焦虑因素不相称(“非同寻常”)的一类焦虑反应,属于病态焦虑

若无客观原因而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常常无缘无故害怕大祸临头,担心患有不可救药的严重疾病,以致出现坐卧不宁、惶惶不安等症状,这种异常焦虑属精神病的一种表现

严重焦虑者可以出现惊恐障碍,即以反复出现的、突然发作的、不可预测的、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惊恐发作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

因为疾病而产生的焦虑反应,是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

其中含有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还可以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脉搏快,血压高,出汗等;以及运动性不安,如动作增多,表现为搓手顿足、紧张不安、来回走动、不能停坐等;常有失眠、易激惹、注意力集中困难、易被惊吓;以及伴随各种躯体不适:头痛、心慌、胃肠道不适等。

临床上,由于疾病导致的焦虑反应,可能表现于病人,还可能表现于家属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观察到唇腭裂患者家属的焦虑反应(尤其婴幼儿的家长)比患者的焦虑更多见,他们可能表现为情绪易激惹,与医护人员沟通困难、反复询问同一问题、反复催促要求早做检查早手术、向多人述说或询问同一问题、反复求证手术效果、对手术的不合理预期、与家人关系紧张等(通常被谓为“难缠”)。

作为病人及家属应该知道,情绪是会相互影响的,患者(或家属)的焦虑情绪也会影响到医护人员

作为医生,当他(她)感知到来自患者的焦虑(也可能医务人员因为自身工作或生活、学习的压力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难免会触发他(她)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而表现出不自觉的、或回避、或警惕、或消极应对、或由于焦虑被唤起而过度对抗的心理行为反应,这些反应导致医患沟通更加困难而出现障碍。

以上反应更多时候连医患双方自己都不一定知道,而可能被无意识的情绪裹挟,彼此的言语行为出现非常态的表现而引发分歧、争吵、甚至出现严重冲突。与原本医患双方本应成为同盟共同面对疾病的初衷背道而驰。

因此,患者到医院看病之时,医护人员工作之际,均应对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保持自知,觉察到自己的情绪,看看有没有出现过度焦虑,并注意在医患沟通过程中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以更有利于沟通顺畅而有效,避免出现医患沟通障碍

读完本文我们再来温习下心理知识的文章

龚彩霞老师谈唇腭裂心理——唇腭裂孕妈妈的心理调节

龚彩霞老师谈唇腭裂患者心理——父母如何关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

龚彩霞老师谈唇腭裂心理:面对异样的眼光 突破人心的成见——从“哪吒”谈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