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模讲“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
这个结论对于我们现在的祛风湿药,尤其是比如我们在祛风湿清热药这个秦艽以后要讲的,什么络石藤、豨莶草,甚至于桑枝这些比较,那么秦艽风药当中的润剂可能就不能成立,可能它的燥性就比桑枝、比络石藤这些还要强一些。所以这个参照物不同,前人在谈这个话的时候,他有它特定的所指。在中药里面很多问题都是这样的,我们看见一个说法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去挖掘,去琢磨,通过这个医家,这个本草学家的学术观点,他为什么有这个结论?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来提出的?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不注意这样的,比如我们今后在讲这个补虚药的时候,那很多人都成了顺口溜,比如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好像什么地方都能用。张景岳的本意不是那样的,我们讲的时候再说,现在谁用补阴药的时候再加点温燥的补阳药,比如说治疗肾阴虚,阴虚火旺,用知柏地黄汤,难道还要去加一点干姜、附子?或者加一点什么淫羊藿,不可能。不是说必于(这样)阳中求阴,实际上张景岳的这个阴阳是从气血,是从精血,是从功能和物质这个角度,物质的生成要丰富,那么功能一定要健旺,必于阳中求阴。并不是说现在你用补阴药简单的加一点温燥的补阳药在里面,就没有理解张景岳的本意,他的原意。如果你把张景岳的原著你好好的读一下,张景岳这个分阴阳,他就是说这个比如说以精血分阴阳,以 精气 分阴阳,那么精是属阴的,气是属阳的,那么这个阴阳不可分。在这种情况下,那么善补阳者必须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另外他同时又指出了以寒热分阴阳,阴阳不可混,这个时候是水火不相容的,这个阴阳是不可混的。那么我们现在的补阴药和补阳药,不是以这个精气分阴阳,而是以寒热分阴阳。那么他在以精气分阴阳当中的结论,我们现在把它用在了以寒热分阴阳。寒热分阴阳,张景岳本人就说是不可混的。所以这个都是读书的时候不求甚解。那我们在有的中药书,本草学里面什么药善走,什么药善守,那它一定是有前提的,不是这个药和任何药对照它都善走、善守。所以有的人学本草以后老是觉得迷惑不解,比如说谈这个附子、干姜,在这个人的里面说附子善走,那个人的本草又说附子善守,过去有的人就问我,张老师究竟这个附子是善走还是善守?我说两种说法都对,前提、参照物不一样。因为前人说这个附子善走就是说它作用的部位很广泛,它和干姜对比,干姜是守中的,它主要作用于中焦,附子通行十二经,它到处都能去,这样子相比,那么附子就是善走的,干姜就是善守的。那么反过来有的人是从发挥药效的时间和维持的时间的长短,干姜发挥的温阳或者就是治疗亡阳来得很快,这个时间维持得很短暂;附子好像发生的温里作用很缓慢,很长的一个时间才能产生疗效,但一旦产生疗效维持得很久,他从这个药效学的时间的长短,附子就善守,干姜就善走。有的医家又是姜和附子有没有发散作用,有发散的那就是善走的,没有发散的就善守的。那么姜能发散,姜就善走,附子没有发散的作用,那么它就是守的。所以这个在明清的本草学家,讲这个附子、干姜,讲走的,讲守的都有,但是你仔细去读他们的书的时候,每一个人他的前提都是不一样。所以中药像这一类的结论,任何一句话都可以找到前提,找出了前提你才是真正懂了。你没有找出前提,对这句话你是囫囵吞枣,那就乱用。
---选自张廷模讲中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