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当代名医临床宝贵经验、秘验方
在《金匮要略》“胸痹”篇中,有多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剂,为后世辨证治疗该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多年以前,在岳美中、邓铁涛等老中医的大力推荐下,验方“参三散”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而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则是中成药丹参滴丸。作为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药方,我最赞赏的则是蒲辅周先生的双和散,多年来运用于临床,感觉疗效颇佳。其方为:
人参90克 丹参30克 三七15克
鸡血藤15克 血竭15克 琥珀15克
菖蒲60克 远志15克 茯神30克
香附子60克 制成散剂 ,
每日3次,每次2克,灌成胶囊,则每次5粒,饭后开水送服
方中以人参一味为君药,剂量独重,大补心气;丹参、鸡血藤二味为臣药,养血活血;三七、琥珀、血竭三味为佐药,化瘀止痛;远志、菖蒲、香附子、茯神四味为使药,化痰开窍,调气安神,这四味药,又暗合《千金要方》定志丸、《杂病源流犀烛》交感丹在内,共同交通心肾,定志宁心。
方中既借助人参改善冠心病心肌劳损、供血不足,又借助养血活血药作用于血管壁,缓解痉挛,溶栓止痛,再借助化痰通窍、理气安神药,以消除冠心病患者焦虑、失眠等神经失调的症状。全方重点突出,布局全面,意在以补心气作为补法的核心,待心气充足,则能够推动血行;血行通畅,则痰瘀可化解于无形。本方不以扩张血管、冀以止痛为唯一目的,而是心肌、血管、神经三者兼顾,考虑周全,可持续运用。诸般设想,均富含深意。
心得体会:冠心病的形成,与任何事物一样,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能光看到血管壁硬化这一点,它的形成,必定与心肌的劳损、缺血有关,与心脏神经紊乱有关。心肌推动无力,血流也就缓慢,从而导致瘀滞。就是中医常说的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的道理。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三味药组成,其构方思路,着眼于血管壁,着重在治疗,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的作用,但是,其中的冰片属于芳香走窜的化学合成药,开破之力很大,久服耗气伤阴,最终不利于身体。
故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人,如果胸前区不痛、不常痛、不剧痛者,不宜用作常规药物天天服用。参三散则用人参益气,以保护心肌,配以三七、丹参活血,作用于血管壁,通过益气活血达到防治冠心病的作用。双和散则在参三散的补气活血基础上再加菖蒲、远志、香附子、茯神化痰理气,有很好的调整心脏神经紊乱的作用,比以上两方设计更加全面,在冠心病心绞痛发作不频繁的情况下,最适合预防、保健、治疗之用。
仙桔汤治疗慢性结肠炎(朱良春经验方)
腹痛,腹泻,大便中有粘液,是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腹痛呈阵发性、痉挛性疼痛,疼痛的部位在左下腹,痛时即要解大便,大便后疼痛减轻,是其主要特征。当大便有脓血、血液时,则结肠部位不仅有炎症,而且出现了溃疡,称之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此症状相类似的疾病,有慢性痢疾,肠道易激综合征。本病属于中医的“下利”、“腹痛”、“泄泻”、“休息痢”等范畴,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以上三种疾病可以“异病同治”。可分为寒证、热证、寒热错杂三种情况辨治。但无论何种,彻底治愈均属不易,我从朱良春先生的著作中学到一首“仙桔汤”,适当加减,对该病有通治的效果。其方为:
仙鹤草30克 桔梗8克 木槿花9克
白术9克 白芍9克 木香5克
槟榔1.2克 乌梅炭1.5克 白头翁10克
朱良春先生说:“慢性泄泻,迭治不愈,缠绵难解者,辨证往往有脾虚气弱的一面,又有湿热滞留的存在,呈现虚实夹杂的征象,所以在治疗上,既要补脾敛阴,又须清化湿热,才能取得效果,余之仙桔汤即据此而设,主治脾虚湿热型慢性泄泻。适用于久泄便溏,夹有粘冻,纳呆肠鸣,腹胀乏力,苔腻舌尖红,脉象细濡等症,包括过敏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急性发作者。其中,仙鹤草除善止血外,并有治痢、强壮之功。《滇南本草》载'治赤白痢’。
个人体会本品不仅可治痢,还能促进肠吸收功能的恢复,而对脾虚湿热型慢性泄泻最为有益,可谓一药数效。桔梗《别录》载'利五脏肠胃,补血气,温中消谷’;《大明》载'养血排脓’;《本草备要》载治'下痢腹痛’。久泻用其排脓治痢,凡大便溏泻夹有粘冻者,用桔梗甚效。白术、木香健脾调气;白芍、乌梅、甘草酸甘敛阴,善治泄泻而兼腹痛者,腹痛甚者可加重白芍、甘草之用量,白芍用至15~30克。白槿花甘平,清热利湿,凉血,对下焦湿热能迅速改善症状。槟榔本是散结破滞,下滞杀虫之药,小量则善于行气消胀,对腹泻而腹胀较甚者,芩、连宜少用、暂用。因苦寒之味,过则伤脾,损阳耗阴,久泻脾虚尤需注意。白头翁配白槿花,可增强清泄湿热之效而无弊端。
脾虚湿热之久泻,处理不当,往往顾此失彼。甘味健脾之品,过则助湿生热;苦寒燥湿之属,重则伤阳损阴。仙桔汤补泻并施,有健脾敛阴,清泄湿热之功,对虚实夹杂之症,既不壅塞恋邪,亦无攻伐伤正之弊。本方桔梗伍槟榔,升清降浊;槟榔伍乌梅炭,通塞互用;木香伍白芍,气营兼调。方中无参、芪之峻补,无芩、连之苦降,无硝、黄之峻猛,盖肠道屈曲盘旋,久痢正虚邪伏,湿热逗留,一时不易廓清,进补则碍邪,攻下则伤正,故宜消补兼行,寓通于补,始于病机吻合。”
验案举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游某,女,63岁,已婚育,长沙市人,干部,2005年10月28日初诊:
患有慢性结肠炎十八年,自诉因在农村吃了生冷腥物而起,长期大便不成形,每日三四次,大便中常有白色黏液,腹胀,脐周隐痛,得温则舒,手足冷,饮食稍微不慎或受凉时即加剧,近年来大便中时夹有鲜血,多次经肠镜检查,确诊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无有效药物治疗。昨日因为受凉,腹痛、腹泻,一天达七、八次,大便中有多量红白色黏液,面色恍白,舌淡,苔腻,脉紧,拟用仙桔汤加减:
仙鹤草50克(先煎代水) 侧柏叶10克 艾叶炭10克 干姜炭5克 桔梗30克 川槿皮10克 白头翁15克 蒲公英30克 白芍15克 白术15克 木香5克 槟榔5克 乌梅炭10克 甘草10克 7剂
11月5日二诊:服上方后,腹泻、腹痛、脓血便逐渐减少,到第5剂药时,已经完全消失。现精神转好,饮食恢复正常,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缓,拟用白头翁汤加减:
琥珀30克 三七30克 血竭15克 儿茶15克 白及30克 珍珠粉10克 黄连10克 秦皮15克 黄柏15克 刺猬皮30克 地榆30克 乌梅炭30克 干姜炭15克 附片15克 木香10克 槟榔10克 白芍15克 当归15克 白头翁15克 川槿皮15克
研末,每日三次,每次3克,两餐饭中间及睡前开水送服,以上散剂每料可服一个多月。
连续服三料后,一年多来,症状完全消失,也未再做肠镜检查。
心得体会:从我的临床经验来看,本方最大的创意,是选择大剂量仙鹤草为主药,避开苦寒,避开温燥,不用攻下,不用补药,专以调节气机,调养气血,对于慢性结肠炎属于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迁延不愈者,本方开辟了一种新的治法。
本案是已经确诊的慢性结肠炎,一诊用仙桔汤加减,因为是受寒引起,中焦虚寒突出,故合用张仲景的侧柏叶汤,以温中止血。二诊重点在修复溃疡面,排除各种不利因素,防止复发,故选择白头翁汤加减方,加附子、干姜以温阳,珍珠、白及、琥珀、血竭、三七、刺猬皮以活血敛疮、愈合溃疡面,乌梅、川槿皮以脱敏,制为散剂,以便长期服用,并讲究服药的时间,以适合于胃肠道疾病的特点,坚持一年,最终获得治愈。
该案有本人的两处用药心得。其一,超常规剂量使用桔梗。桔梗常规只用10克到15克,我尚未见到古今医家有超剂量使用者。原来以为是超剂量可能引起中毒或其他副作用,后来到东北,看到当地朝鲜族人做朝鲜辣菜时,桔梗是一味主菜,始悟到此药并无毒性,遇到非常情况,可考虑大剂量使用。有一次治疗一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一天之内腹泻黏液脓血便十几次,已经持续三天,我开始用仙桔汤治疗,桔梗按照原方用8克,服三剂,无显著疗效,后来将桔梗加至30克,一剂而腹泻减少至三次,三剂腹泻完全消失。可见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腹泻过度、气机下陷时,必须用大剂量桔梗以升提阳气、排脓解毒。
其二,用川槿皮代替白槿花。仙桔汤原方有一味白槿花,亦称木槿花,《日华子本草》云:“治肠风泻血,赤白痢”,药店一般不备,我常用其皮即木槿皮代替。《本草拾遗》云:木槿皮“止肠风泄泻,痢后热渴,作饮服之,令人得睡。”《本草纲目》云:“治赤白带下,肿痛疥癣,洗目令明,润燥活血。”此物除了可以清湿热,治疗泻痢之外,尚可止痒、抗过敏,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至今并不完全清楚,有人认为与过敏有关,故此药在方中的作用不可忽略。我过去只懂得将川槿皮用于皮肤搔痒、神经性皮炎等疾病的外治,自从在仙桔汤中以之代替白槿花有效后,发现其内服有抗过敏的作用,又拓展用于治疗久咳咽喉奇痒,效果超过传统的荆芥、防风、僵蚕的祛风止痒药物。
三紫调心汤治疗闭经(姚寓晨经验方)
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与继发性闭经两种:原发性闭经多为器质性疾病,继发性闭经则主要由于内分泌紊乱和功能紊乱所导致。后者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主要使用黄体酮之类的药物,疗效很快,但容易产生依赖性。青年女孩由于学习高度紧张,精神压力大,未生育妇女多次刮宫、人工流产使得子宫内膜变薄,中青年妇女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未到绝经期的中年妇女卵巢萎缩早衰等,都是导致继发性闭经的主要原因。此外,甲状腺、肾上腺功能紊乱,长期患有结核病,服用减肥药、避孕药不当,也可导致闭经。近年来,我对于因为精神因素引起的闭经,常用姚寓晨先生的三紫调心汤,取得很好的疗效,继而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引起的闭经,也有一定效果。其方为:
紫石英15克 紫丹参15克 紫参15克
琥珀5克 小麦30克 合欢花10克
柏仁12克 郁金12克 卷柏12克
本方的设计很有特色,原方的“方解”云:“方中紫丹参功能活血通经,凉血除烦,为心、肝二经之要药。紫参又名石见穿,专司活血止痛。紫石英功能镇心定惊,且能暖宫。三紫相伍,上能定志除烦,下能养血通经。柏子仁功专安神、润肠,为心、脾之要药;淮小麦养心安神,专疗神志不宁,两药相配,养心安神,润燥养营。广郁金具行气解郁,活血祛瘀之功,又系疗神志之恙的要药。生卷柏既能破血通经,又能止血,破血通经当生药,《名医别录》谓卷柏能'强阴益精’,《日华子本草》云卷柏'生用破血’。琥珀末为重镇安神之要药,合欢花功专解郁除烦,两药相合镇惊安神,畅气破瘀,以收通补兼治之效。”
验案举隅: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
康某,女,34岁,安阳人,保险公司职员,已婚八年,未孕未育,20005年5月18日初诊。
患者月经稀发,每年仅来九、十次月经,近三年来经常闭经,吃黄体酮之类药则可来一次,平素工作压力较大,精神紧张,失眠多梦,最近已经连续三个月未来月经,每月有几天出现白带增多,小腹胀坠的感觉,似乎要来月经,又不见来,昨天又有这种感觉。去年经某医院B检查,左右侧卵巢大小为29×23mm,31×35mm,双侧卵巢内均扫及十多个小卵泡,位于包膜下,最大的一个位于左侧卵巢,大6×7mm,提示双侧卵巢回声改变,卵巢壁增厚,考虑双侧卵巢多囊改变,多囊卵巢综合征。察之面色发黯,精神疲惫,舌淡青,苔薄白,舌下静脉色紫怒张,脉滑数,自诉比别人怕冷,从不“上火”,宜用三紫调心汤加减,处方:
紫石英30克(布袋包煎) 丹参30克 石见穿15克 琥珀10克(布袋包煎) 卷柏10克 柏子仁10克 泽兰10克 合欢皮20克 莪术15克 急性子15克 当归30克 凌霄花10克 7剂,每剂药加红糖30克、绍兴加饭酒30克同煎。
5月27日二诊:服上方后,已来月经,量不多,两天即干净,这几天睡眠有所改善,舌胖淡,仍然有青色,苔薄白,脉滑,拟用丸剂缓图,处方:
紫石英30克 石见穿15克 穿山甲15克 急性子10克 三棱10克 莪术15克 丹参15克 琥珀15克 合欢皮15克 鸡血藤30克 鹿角霜15克 卷柏10克 菟丝子30克 蛇床子15克 仙灵脾15克 当归30克 川芎10克 刘寄奴15克 红参15克 五灵脂15克 鸡内金30克 鳖甲30克 白芥子15克 大海马1对 三剂
蜜丸,每日二次,每次10克,早晚用开水送服,一料药大约可服三个月。
9月18日三诊:上方实际吃了一百多天,期间来过三次月经,一次比一次多,睡眠得到改善,精神也比以前好,察之面色较前光亮,舌胖淡,青色消失,舌下静脉颜色减退,脉弦缓,续用原方再服用一料药。
2006年6月来告,已经怀孕。
心得体会:多囊卵巢综合征目前在临床极为常见,多发于未婚或已婚的青年妇女,以闭经和月经稀发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发病原因不明,B超检查可发现有多个未成熟的卵泡,病程较长者,常伴随双侧卵巢壁增厚。该病不同于一般的闭经,每个月服用黄体酮类西药虽然可以促使月经来,但无法从根本上治愈。很多患者因为并无太大的痛苦,有的甚至认为不来月经反而减少每个月出现的麻烦,未曾积极治疗,以至于对今后的生育造成很大的困难。
本案患者也是在结婚八年之后,想要怀孕,才积极找中医治疗的。一诊时,正逢患者有小腹胀,白带增多等月经要来的感觉,用三紫调心汤加减以活血通经,月经即来。闭经的妇女,有的每个月总有几天出现这种感觉,但又不现月经,有这种感觉的,比没有这种感觉的好治,能够在感觉出现时服药通经,比未出现这种感觉时服药,效果更好。二诊时仍然用三紫调心汤加减治疗,但着眼于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即将温阳、补血、活血、软坚、散结融于一炉,蜜丸缓图。其后,月经逐月正常,半年后怀孕。
该案有本人的一处用药心得,即用合欢皮活血通经,兼以安神。三紫调心汤中原来用合欢花,与合欢皮虽然同可解郁宁神,但根据我在临床运用的体会,花性上扬,偏走气分,对于气郁引起的咽喉不适疼痛有效;皮则下行,偏走血分,含有收缩子宫的成分,对于治疗闭经更有利。故用此方时,我常改用合欢皮。因流产、刮宫引起的闭经,以合欢皮、凌霄花配鸡血藤、当归、菟丝子、桑寄生、阿胶,也有很好的疗效。
消风散治疗牛皮癣
牛皮癣,中医称为顽癣,松皮癣。现代医学称为银屑病。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所认为的牛皮癣,初发者以血热风燥型为多,日久则血虚风燥者多见。而有局限性与泛发性之别。局限性者单纯外用或加用西药维生素尚可,泛发性或日久之症则须内外结合,中西并用为好。临床所见,只要辨证施治,中西结合,治愈并非难事。本病第一位医生非常重要,如果诊断明确,恰当用药,配合适当忌口,收效很快。而有的患者,病初不在意,病久治之,则需论持久战方可。目前有些医生滥用激素,使患者屡次复发,越发越重,更有甚者,用白血宁等抗肿瘤药物暂时收效,以致患者常期应用,每有致命之报道,殊为可惜。有鉴于此,笔者每向患者说明此理,劝其忌口,西药服维生素类,最好服用中药。多数患者均感煎服中药费事费力很不方便,故多年来,用自制之消风散,令患者温开水送服,药简价廉,适用于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患者,每收佳效。症重者加用西药维生素类或胸腺肽针剂疗效更为满意。
一般将本病大致分为血热风盛型与血虚风燥型,病初以血热风盛型为多见,病久顽固者多见于血虚风燥型。血热风盛型皮损多为红色及发展迅速,舌红紫苔白腻或黄,脉弦滑数;血虚风燥型皮损多色淡暗皮损增厚干燥。多年来应用自制之活血消风散治疗本病,服用方便,结合西药维生素类及免疫增强剂每收佳效。
活血消风散1号:
黄芩5克 白鲜皮5克 生大黄2克 共为细末。视其体质强弱,每服6-9g,每日二至三次。温开水送下。或用开水泡服亦可,但量需稍大,初服大便次数增多无妨。用于银屑病之风血热风盛型疗效较为理想。
活血消风散2号:
乌蛇4克 胡麻4克 全虫2克 熟大黄2克 防风2克 灵仙2克 石菖蒲2克 白附子2克 独活2克 甘草1克 共为细末。视其体质,每服9-15克,日服三次, 可服至每日50克,温水送下,或制成丸剂服之。用于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疗效满意。二十年来,治疗数百例银屑病患者,初发用消风散1号,服用C维生素类,不用激素类与抗肿瘤药物。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而干,每服6克,日二次,体壮则服至9克,每日三次。
忌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鸡、鱼、虾、牛、羊肉类,七至十天即可收效,症轻服用原方即可,收效后仍需巩固之,疗效方易稳定。病久症重之银屑病,用消风2号方,量可用至每日50克,如症状有风热之征则需加用消风1号暂服之。日久顽重者还需加用外用药物,经验认为中西医并用,内服外用并用之综合疗法较好。有是症用是药,中医辨证诊为血热风燥则用1号方,血虚风燥则用2号方,或1号、2号交替服用,病情复杂者1、2、号并用,随证加减剂量,灵活运用,药简效宏,服用方便。两月为一疗程 , 轻者一疗程,重者则需二三个疗程方可根治。
方中 白鲜皮,苦咸寒,祛风、燥湿、清热、解毒。 治风热疮毒,疥癣,痒疹,风湿痹痛,通关节,利九窍及血脉。适用于风热湿疮毒,忌用于虚寒证。生大黄,苦寒,入血分,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气香入气分,少用亦能调气,推陈出新,忌用于血虚气弱,脾胃虚寒诸虚症状。
乌蛇,甘咸平,祛风湿,通经络。风湿顽痹,风疹疥癣。酒浸焙干研粉。全虫咸辛平有毒,功用祛风止痉,通络解毒,乃治风要药。焙干研粉。大黄酒制后泻热 之功锐减,化瘀行血之功仍存。 三药合用以达活血通络,定风润燥之功。临证体会,症久顽重之神经性皮炎,银屑病,虫类药必用且需重用方可建功。且又以散剂服之为好,煎服则差。曾治多例顽重患者,有加服汤剂者,有用消风1号泡水饮送服消风2号者。甚有神经性皮炎患者服用消风1号每次服9克日三次,服至十天大便方始通畅,服至三月余方痊愈者。均为风湿热并重之症。曾治一重症银屑病患者,病程已近二十年,给服消风2号方,日三次服,三月方始收效,服至半年渐愈,嘱减量续服。以竟全功。
手足口病治疗
手足口病属中医“湿温”“时疫” 等范畴,临床辩证绝大多数为阳明太阴合病,用半夏泻心汤加减疗效极佳,当然也有太阳病,临床需认真辩证;中医的优势在临床,中医临床的优势在于能辨证论治,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手足口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盖、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大小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临床上不痒、不痛、不结痂。患儿尿多黄。重症患儿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
半夏泻心汤,药用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此方加减治愈手足口患儿疗效极佳,一般2付既有明显效果,疹子开始收,3付后黄连、黄芩要减量用或不用,以防苦寒伤阳。3付到5付治愈,很少过8付,在用苓桂术甘汤善后2到3付。发热者加葛根,恶心者加藿香,偶遇胃肠症状为主者,用平胃散加减治疗,6付基本治愈,3付苓桂术甘汤善后告愈。
降压单方
鲜地骨皮(枸杞根),鲜泽兰全草各一两(约30~50g)切碎煎水当茶饮。(也可加玉米须一把),也可单用此两药亦效佳!
① 地骨皮《汤液本草》云:“泻肾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热,补正气”,归肺肾经;
②泽兰:活血袪瘀,归肝脾经;一清一通,一寒一温,对于治疗高血压相得一彰的妙方收彔了。
余用干药减半代之,亦获良效,临床可加入随证方剂中使用!
退行性骨关节炎
退行性骨关节炎多发于老年人,尤其6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大多以负荷重的膝关节多患此病,临床以膝关节疼痛,不耐重负,为临床表现。其病因为老年人的新陈代谢功能下降,软骨的代偿功能也随之下降,导致关节及关节周围的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从而发生关节组织的病变,产生疼痛,活动功能受限等一系列的症状。临床检查结果,x线等影像学检查,可见半月板退行性改变或损伤,临床检查,骨关节韧带的劳损,弹性减退等以及功能的减退。应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奥泰灵)配合硫酸软骨素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临床上取得满意的疗效。
方法:①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奥泰灵)0.75g/次,bid,co。
②硫酸软骨素片0.6g/次,tid,co。
通过临床观察,一般患者服上药,一周左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一个月左右,大部分其症状基本消除,以后根据患者的情况,间断性服药治疗,可基本控制或治愈。
上述治疗方法,治疗简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