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她唱歌不用看字幕—— 陈敏中音歌唱语言之咬字吐字评析
歌唱是一门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综合艺术。歌唱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是歌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传递着歌曲和歌唱者的情感,也是整体歌唱的要素之一。声乐的语言表达,主要表现在咬字吐字方面。我们每天说话时都在无意识地咬字、发音、吐字,日常生活中的说话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歌唱者的歌唱语言。所以,莎士比亚说过:“好的说话就已经获得了一半好的歌唱。”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也说过:“吐字不清的歌唱者,不可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只有漂亮的嗓音弥补不了其他的缺憾。”
中国古代音乐家对歌唱的咬字吐字也有严格的要求。如明代魏良辅在《曲律》中提出:“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其中“字清”列于三绝之首,可见咬字吐字的重要性。所谓咬字吐字,包括“咬字头、吐字腹、收字尾”三步。歌唱时的咬字发音要求是:字头(辅音,即声母)要清晰、干净,字腹(元音,即韵母)要准确、到位、充分,字尾要收音归韵。这样做只为了一个目的——字正腔圆,而这取决于吐字发音的准确、连贯、圆滑,以字带声、以字行腔。
因为平台规定一篇文章只能插播一个视频,我就以陈敏中音的《草原夜色美》为例,具体分析她在演唱这首歌时的咬字、吐字情况。这个视频不同于我们常见的陈敏中音的绝大多数歌唱视频,这是目前仅见的四个她的舞台演出实况录像中效果最好的一个,让我们得见她的舞台风采,极为珍贵,最值得收藏。
写到这里,打开视频,且不说舞台上的陈敏中音端庄优雅、气场压台,仅她开口的头两个字“草原”,即可称为咬字头、吐字腹、收字尾的范例。先说“草”字:字头即声母c发音清楚有力,能够听出明显的齿间摩擦力,短暂并瞬间滑向元音;字腹即韵母ao吐字饱满、圆润,而且随即带出字尾、落在u韵上,利落地收住并过渡到下一个字:“原”。从口型看,吐字腹时,口型大而圆,收字尾时,口型小而圆;从时值看,“草”字在谱面上为3个音符、共一拍,但字腹元音就占了一拍的大部分时值。“原”字同样是字头y咬得短暂但分明;字腹为复合韵母(元音)uan,她的发音准确充分并按谱引长了一拍半,口型保持不变;字尾归到n韵,时值半拍。整首歌听下来,陈敏中音的歌唱语言咬字清楚、发音准确、吐字优美、歌声圆润,功底深厚,抒发了赞美草原的情感。
陈敏中音在演唱旋律较快的歌曲时,咬字、吐字便轻快、流畅,且歌词中的每个字都清晰而饱满,如《今夜无眠》、《踏雪寻梅》等。而在有些情感凝重、慢节奏的歌曲中,她将歌唱的咬字速度,根据歌曲的风格和演唱需要,处理得较为缓慢,如《三年》、《不了情》等。她在很多视频中的咬字吐字都是十分精准的,咬字头、吐字腹、收字尾分毫不差,做到了字正腔圆,而字正腔圆是中国声乐艺术中重要的审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