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这两种思维,参悟透彻,境界突飞猛进,好运自来
老子的《道德经》是真正的智慧之源,里面讲述的都是安身立命,涉身处世的至理天规,如果你能静下心来认真领会,人生境界会突飞猛进,若能知行合一,你的人生会因此而不同。
本期内容,悦读国学就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两句至理箴言。
老子《道德经》:这两种思维,参悟透彻,境界突飞猛进,好运自来!
一、轻诺必寡信——语出老子《道德经》
轻易承诺别人的人,也最容易失信于人。因为当时他可能出于维护双方关系,不想让别人失望,或者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去拒绝别人,所以暂时答应了,但是事后却发现:自己根本做不来,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也就只能令对方失望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许诺之时,是因为在场合上,为了应景他答应了,过后觉得不值又反悔了。
所以轻易许诺别人的人,也最容易失信于人,如果我们不想失信于人,就记住不要随意的承诺别人什么,我们只能说尽力去做,但是对于结果,我们不做任何承诺,这样,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有个回旋余地,更重要的是,对方因为有心理准备,不会因为过度失望而对你心生怨言。这样你们的关系就不会因为你没有帮上忙而产生隔阂。
轻诺必寡信,不要随意去答应别人什么,更不要为了讨好别人,而去对别人打包票,说什么“包在我身上”,“你就放心吧”之类的话,否则到时候,你们两个人连朋友都没的做,你本来是想增进你们的感情,维护你们的关系,结果发现适得其反,因为他信了你的承诺,却发现你根本无法兑现,巨大的心理落差,会让他对你怨憎而疏远你,甚至不再和你来往。
故而古语有云:诺不轻许故我不负人,诺不轻信故人不负我,意思是说,不轻易做出承诺,所以,当我没能令别人如愿之时,别人也不会对我过于失望;而对于别人的诺言,听听就算了,不是特别在意,那么别人无法兑现承诺的时候,我因为不抱多大希望,所以也就不会过于失望。
在这方面,汉景帝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汉景帝是个很有孝心之人,母亲窦太后宠爱汉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有一次在家庭聚会之时,汉景帝因为喝的高兴,为了让母亲开心,就信誓旦旦的说,我千秋万岁之后,一定传位于弟弟梁王,窦太后和刘武一听,都喜不自禁。
但是汉景帝酒醒之后,经朝中文武劝阻,又后悔了,对于汉景帝许诺在先,又失信于后,刘武恼怒不已,尤其对那几个阻止汉景帝的大臣怀恨在心,于是搞了很多报复行动,一时满朝风雨,这让汉景帝大为光火,从此兄弟反目,刘武最终死于自己封地。而母亲窦太后认为是汉景帝逼死了刘武,也因此郁郁而终,显然,这个结果并非汉景帝愿意看到的。
二、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语出老子《道德经》
意思是:想要从对方获取一些东西,一定先给予他一些东西
一般而言,如果需要付出代价才能获得的,人们是有警惕性、有戒备心的,他们会考虑:我得到和付出会不会不成比例 ,或者直接考虑:我会不会被骗,因而,你想直接从他们身上获取利益,的确是很难。
这个时候,如果转变一下思路,先不要急着获取利益,而是首先白白的送给他们一些东西,让他们白白得到一些利益,可能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得多。
通常来讲,人们对于轻而易举就可以白白得到的东西,是不会警觉的,甚至把所有的警惕性降为零,防范戒备之心都放松下来。
人性中最大的弱点就是贪,不管自己拥有多少,如果有机会白白得到,他还是会产生一种占有欲,很多人就是利用人性中的贪得无厌,轻而易举的拉别人下水。
有些时候,你给他的东西,他根本不缺,但是因为可以白白获得,他还是乐不得的占有,因为什么?——贪啊!人性有这个弱点啊,“人心不足蛇吞象”,人总想额外的得到一些,就比如说婚外情,当事人其实并不是想和别人另组家庭,只不过想在原来的基础之上,额外再得到一些感情,所以有人会自诩: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结果怎么样?——往往是鸡飞蛋打。
一个人面对白白送到手里的好处和利益,很难抵挡诱惑,而当他占有了这些好处和利益,他的警觉性和智商也随之降低,有一天,当他发现,原来并不是所有的利益都可以白白得到,很多自己看好的东西,需要自己付出一些的时候,他也就默认了,不知不觉就上套了
所以《中庸》会说: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很多人自以为自己聪明,但是被驱赶进落网之中,浑然不觉危险的存在,因为什么?——利令智昏
我们会注意到:现在很多老年人,每天在各种各样的“体验店”领东西,比如鸡蛋什么的,每天白白的领回不少,这些老年人可就乐坏了,心想,这样的好事怎么就让我遇上了,不行,我天天都要来,可不能错过占便宜的好机会。
结果没多久,鸡蛋是领了不少,各种营养品也领回来不少,当然,存折里面的钱也少了很多。
那些商家,就是利用了这些老年人爱占便宜的弱点,先白白让他们得到一些,继而在他们身上得到很多很多。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我们用这个思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也可以避免很多损失,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看你如何取舍,有些时候,换一个角度和立场看问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这里是悦读国学,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