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殿堂】秋庭木落长霉苔,每携茶具竹间来
说起中国人喝茶喝了多久,几乎伴随着整个华夏民族的文明史。不过若说起“茶”起源于何时,则似乎成为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不过,无论起自何时都不影响我非常自豪地说:茶,最早起源于我们伟大的祖国——CHINA。
正如儒家有位孔圣人开山立派,他的思想影响了千秋万代。茶之一派也有一位圣人,称之为“茶圣”陆羽。关于“茶”起源于何时,陆羽表示有话要说。在他的《茶经》之中,陆羽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言下之意,陆羽认为,“茶”的出现,源头在神农氏。说起来这位神农氏也不是外人,我们号称“炎黄子孙”,神农氏就是其中的“炎”,即炎帝。传说想当年,作为部落首领的炎帝看到部落民众因为缺医少药纷纷死去,难过之余决定以身试药亲尝百草。别说什么“是药三分毒”,除去这“三分毒”之外,药品之中还有“毒药”一说......危险性可想而知。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不断亲尝药草的神农氏不幸踩雷,奄奄一息之际,一株绿色的小嫩芽吸引了他“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抱着试一试心态的神农氏服下之后,奇迹般地痊愈了。从此后,炎帝就知道自己挖到了宝贝;这宝贝的名字我们都熟悉,叫做“茶”。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难道陆羽茶圣不知道?这还真不好说。陆羽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依据了《神农食经》。这本书后来才被证实,是汉代人假托“神农”之名而作。根源是错的,自然结论也经不起推敲了。
虽然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只是一个传说,但“茶”却是真实存在的。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茶?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23大类,400左右小类。中国境内又有多少种茶呢?毫不夸张略带骄傲地说:囊括了15大类,260多种小类。作为文科生的我粗略地换算了一下,差不多全世界百分之六十五的茶,都集中在了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产量丰富的茶,没理由不成为中国人手边与桌上的最爱。直至今日,茶也依旧是很多人须臾不可分离的饮品。如此迷恋一杯茶,有什么好处?唐代诗人卢仝的总结很是到位: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灵仙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这就是茶,无论你怎么喝,喝多少,都会带给你与众不同的享受。
说到喝茶,自然少不了茶具。历代爱茶人,莫不对茶具情有独钟。哪一朝代的茶具最好?这个真不好说,如茶一般,哪里有什么好坏?只有适合与否,喜欢与否。这正如“环肥燕瘦”,各有所爱。不过若说到风流无比,恐怕两宋之外,其他王朝也真是愧不敢受了。
早在唐朝时,日本就派遣遣唐使来华不遗余力地学习。对他们而言,先进科技自不必说,中国人优雅从容的生活方式更令他们迷恋。有时候不免有些伤怀:明明是我们的“茶”,却在日本发展出了更有影响力的“茶道”文化,必须加把劲儿啊!
言归正传。唐朝之后,周围邻国对中国文化的膜拜与学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北宋时期,日本僧人还曾来到我国浙江天目山修佛参禅;在当时,饮茶已经成为一种习俗与风尚。为此,当僧人们回归故土时,一并请回的除了佛学文化,还有我们的茶叶,以及茶具——比如说福建建窑生产的建盏。
想要烧制出好的瓷器,就如同想要寻觅最美丽的姑娘,山清水秀处总没错。建窑古窑址所在地,正是这样一个所在。坐落在福建省水吉镇后井村旁的遗址,如今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望无际的绿野,似乎想要告诉我们曾经发生在这里的热火朝天场面。
建窑之建盏究竟有多美?不妨看看日本人的收藏。
建窑兔毫釉盏
兔毫盏,堪称瓷器中的珍品。黑釉底色之上,均匀细密地排列着一道道均匀的脉络,仿佛兔子身上的毫毛,纤细柔软,舒缓修长。兔毫盏又可分为“银兔毫”、“金兔毫”、“蓝兔毫”,其中“银兔毫”最为珍贵。这只收藏于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的兔毫盏,正是名贵的“银兔毫”。别以为我们地大物博就可以满不在乎,这只兔毫盏,即便归国,也是国家级博物馆的一级藏品。
建窑油滴釉盏
油滴釉盏,顾名思义,其花纹必然不是“兔毫”一般纤细修长,而是如油滴、如水滴一样的形状分布在盏上。具体说来,黑色釉面之上,分布着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儿,虽然直径大小不尽相同,但都毫无例外地颗颗饱满。油滴釉盏如“兔毫”,依据颜色不同而划分:黑釉之上银白色结晶斑称为“银油滴”,黄色的称之为“金油滴”。当然,不会是明黄,而是略暗的赭黄色。
如果说兔毫盏与油滴釉盏已经足够令人惊叹,那么曜变釉盏就真的让人词穷了。烧制瓷器时,窑炉中的温度会反复升降,温度不同、速度不同、频率不同,结晶所形成的纹饰自然也就不同。一缕缕的自然是兔毫盏,圆圆的就是油滴釉盏;在结晶所形成的纹饰外形成一圈光晕,光晕还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称得上是神奇的就是曜变釉盏。遗憾的是,如此完美的包括曜变釉盏在内的三只,都在日本的土地上。
发展至明代,“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对明朝的老百姓而言,似乎是在正常不过的生活了。如果我要是问你:明代之前明代之后,喝茶的方式有变化吗?聪明如你,一定猜得出是有变化;那么,是什么变化呢?
据说,有一天朱元璋处理政务之后疲惫不堪,就让宫中太监上茶。给皇帝喝的自然是上等货啊!刚刚进贡的龙团凤饼茶,就成为朱元璋后勤保障小队的首选。朱元璋,从小饭都吃不饱的人,面对这黑乎乎一片,无从下手;手下人赶忙摆好工具,亲自操刀为皇帝陛下准备可口茶汤。一阵忙活,茶水制好。可是,味道口感呢?朱元璋非常不满意。
西方有句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换到朱元璋身边的这些人身上,皇帝一思考,他们就害怕啊。喝完团茶的朱元璋,开始思考团茶对百姓和王朝的意义。联想自己当年的艰苦岁月,团茶制作工艺繁琐,浪费大量民力,而且,也不合自己口味!于是,影响中国茶道文化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就这样发生了:
“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
简言之,就是“罢造龙团”事件。延续了几千年的茶文化,戛然而止。茶,再也无法凹造型了;饮茶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之前那一系列行云流水般的流程,全部作废;取而代之的就是我们今天最常见的,抓一把茶叶放在杯子里,冲!泡!
这种饮茶方式,“盏”这种小家伙儿,显然不适合了;于是,适合泡茶的紫砂壶应运而生。当然,随之发生改变的还有制茶的方式,“炒茶”开始浮出水面。我们都知道,做好的东西更容易怀;炒好的茶,也不例外啊!这些变坏的茶,怎么办?第一个尝试的人,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时至今日,我们就不说是“坏”了,而是说“发酵”。——你猜得没错,红茶、乌龙茶,不都是这么“坏坏”惹人爱么?
茶越来越普及,喝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几个人喝,比较合适呢?
“独坐幽篁里”,看眼前竹影摇摇,品一杯茶,神仙日子想来也就当如此吧。故而古人将独饮,称之为“神饮”;两人对饮,称之为“胜饮”;三四人围坐而饮,称之为“趣饮”......当然,若“曲水流觞”那样以饮酒的方式去饮茶,不是不能够,但是不是少了与饮酒相比品茗独有的含蓄内敛?
我们现在喝茶,除了直接冲泡之外,最常用的茶具就是盖碗了。以盖碗泡茶,省去了繁复的中间环节,简便易行不说,口感也不会差。当然,我们今天的盖碗,通常白底之上绘制图案;而在盖碗出现的清朝时期,就要美观的多。比如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朝康熙年间的珐琅彩紫砂盖碗,足以当得起”典雅华贵”四个字。
哲学上有个著名的三连问: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人似乎穷尽一生,都在找寻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也有许多人,辗转零落,最终也未能找到合适的答案。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新加坡电视连续剧,名字叫做《人在旅途》;剧情早已忘记,但主题曲却记忆犹新:
从来不怨命运之错
不怕旅途多坎坷
向着那梦中的地方去
错了我也不悔过......
这不就是那一杯清茶么?浮浮沉沉之间,保持着自己的本色;上上下下之中,平衡着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始终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