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殿堂】敦煌,国风漫画的源头,穿越千年的连环画

公元366年,敦煌鸣沙山,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此起彼伏,悦耳动听。从此后,莫高窟开启了建窟传承的历史。对于途经此地的官员、商旅们而言,那个口口相传的故事给了他们力量,令他们深信不疑:
据说曾有高僧在此地,亲眼所见上千座佛像闪耀金光。
为求得佛祖的保佑,越来越多人开始在这里修建洞窟。到唐代,已开凿洞窟1000多个;随后的王朝如宋、元等,修建者络绎不绝。
不得不说,万事万物的关联性真是妙不可言,却又是真实存在颠簸不破。
如同敦煌,若没有东汉明帝神奇一梦以及随后执着寻觅、虔诚供奉,令人叹为观止的莫高窟恐怕不会存在。尽管人们对它的研究早已不限于佛教,但佛教却是这一宝贵财富的源起。为此,在莫高窟内容丰富的壁画中,与佛教相关的故事不可或缺。如254窟《降魔变》。
画面中,佛祖居中端坐,魔王站在身侧。此时,魔王手下的三名主力魔女和其他魔众使出浑身解数想要诱惑并征服佛祖。可无论他们使出什么花招,都无法动摇佛祖。黔驴技穷的魔王感受到一阵地动山摇后,昏倒在地;三位魔女也变成又老又丑的妇人,仓皇离去。
当然也少不了佛祖感化世人的故事,如285窟,《五百强盗成佛》。
画面中展示了完整的故事:强盗们与官兵激烈作战,不料兵败被俘;国王审讯后认为他们罪大恶极,判决剜眼的刑罚。执行处罚后,强盗们被放逐在山林受苦,佛祖慈悲地救助了他们,使之恢复正常。不仅如此,佛祖还为强盗们说法,最终强盗受到感召诚心皈依。
除此之外,还有对佛经主题思想内容的展示,我们称之为“经变画”。敦煌220窟即是如此。
1944年,敦煌艺术研究所的研究者们发现220窟脱落的壁画之后,隐约可见的是更为艳丽明秀的壁画——初唐时期的艺术杰作赫然在列。洞窟的北壁上,依稀可辨水池中波光荡漾,莲花盛开;水池之上的药师佛,慈悲庄严。栩栩如生的画面,甚至让环绕四周的鼓乐、翩翩欲仙的舞者,都似乎透过墙壁迎面而来。
以及佛祖的前世故事,如275窟,《四门出游》。
这一日还是太子的佛祖想出门游玩,分别从四个不同的门走出去的他,先后遇到了老人、病人、去世的人以及僧人。看到老人时,他忍不住感叹年华老去的匆匆;看到病人,他不禁怜悯为病痛折磨的人;看到去世的人,生离死别的烦恼萦绕在心头......直至遇到僧人飘然而去,才打开了人生困惑的正确解决方式。
供养人,也是是敦煌壁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供养人的形象主要通过各种“出行图”展示出来,既是对他们的褒赞,也是对那个时代人间百态的勾勒。其中如156窟、100窟以及12窟、94窟等,都是较为出名的供养人。
156窟展示的主要内容是张议潮夫妇的同游出行。画面中,张议潮骑着高头大马,两边有骑兵护卫,鼓乐喧天。显然,热闹的场景不仅是对供养人的颂扬,也反映着盛唐时期的奢华生活。
100窟的主人公,是张议潮的外孙女婿曹议金,通常称之为“曹大王窟”,这是曹议金的儿子曹元德为父亲修建的功德窟。画面中,曹议金身着红袍,骑着一匹白色的骏马,前后护卫护持,意气奋发。
漫步在敦煌,行走在莫高窟的壁画之间,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肃穆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历经岁月,古人曾经的信仰追求与生活方式,无不跃然墙壁之上,震撼之余,肃然起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