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与三星堆

​龙有多少种?蚕也是龙耶!随着三星堆话题的热炒,我们发现成都博物馆馆藏着一件一级文物巴蜀图语铜勺。这枚只有现在的汤勺大小的勺内,刻有鱼、鸟、龟、蚕、花蒂五个图案符号。显然,这是由四种神灵的图案加上花蒂,而组成的一朵花,象征着华胥氏的花图腾。而如果不看花蒂,光看四只“花瓣”,这四只“花瓣”是不是就像我们常见的古代四灵呢?它们实际上就是另一种形势的四灵组合,其中,蚕就是左青龙,鱼就是右白虎,鸟就是南朱雀,龟就是北玄龟。为什么蚕会是左青龙,鱼会是右白虎呢?因为,三星堆文化是由两个部族融合而成的一种文化,其中,一方是女娲氏的后裔,而女娲氏是以鱼为图腾的,一方是伏羲氏的后裔,伏羲氏部族的图腾就是龙。但是,龙又是千变万化的。在三星堆这个时候,蚕吐出的丝可以织成锦,具有重大的价值,对于这时的养蚕人来说,蚕就是令人崇拜的神灵,所以,蚕就成为龙了。由此,我们根据龙的变迁,也可以发现龙的传人的生活变化,以及他们在一段时间里的价值追求。最早的龙,是8000年前东北辽西地区兴隆洼文化遗址中的龙。那只龙长达19.7米,头部最宽处有2米。那就是一条恐龙啊。我们的祖先和我们一样,虽然没有看见过真实的恐龙,但她们一定是看到过恐龙的庞大的骨架的。所以,他们就崇拜恐龙的身大力不亏。为什么他们崇拜恐龙的身大力不亏呢?因为,他们那时候刚刚开始开发出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很辛苦,需要费很大的力气劳动。但是,到兴隆洼文化的晚期,他们就不是崇拜恐龙,而是崇拜一种獠牙兽面纹了。这就是崇拜动物的凶猛。为什么他们崇拜动物的凶猛呢?因为,他们这时候在与中原磁山文化的主人们进行战争,他们崇拜动物的凶猛,是渴望用动物的凶猛去征服中原。而随后不久,距今7400年,兴隆洼文化变成了赵宝沟文化,龙,也由獠牙兽面纹变成了猪首蛇身。为什么有这个变化呢?因为,凶猛的兴隆洼文化在与磁山文化的战争中遭遇惨败,他们最珍贵的一块玉王,落入磁山文化主人们的手中,成为磁山文化的战利品,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回不了老家,不得不向南逃跑,到湖南去与当地土著融合,创造了高庙文化。蛇是代表智慧,猪的一对獠牙,是凶猛的进攻性武器。猪首蛇身图腾,表明赵宝沟文化的主人们没有改变兴隆洼文化的主人们对中原进攻的总体方针,只是他们更强调智慧而已。到了距今6500年,赵宝沟文化就终于征服中原,龙也由东北辽西地区来到了中原地区。不过,这时的龙就又有新的变化,猪首蛇身的龙,变成了马鬃与扬子鳄的结合,这就是著名的“龙马”。“龙马”的精神象征就是霸道,表明伏羲氏这时候称霸天下了。但是,好景不长,《三皇本纪》记载,伏羲氏“代燧人氏继天而王”,然后“立一百一十一年崩”。濮阳西水坡遗址之天盖墓中的那条龙,即“龙马”,是龙第一次来到中原,也是在那千年的时间里,中原地区唯一的一条龙。随后,龙就分别在南方和北方各不相同。北方红山文化遗址中的玉猪龙,是回归了赵宝沟文化的猪首蛇身的样子,南方凌家滩文化遗址中的玉龙,也是蛇身,却保持着扬子鳄的头,显得比北方红山文化的玉猪龙更加凶狠。再然后,就是陶寺遗址中的蟠龙和二里头文化遗址中飞龙。而三星堆文化遗址中,就将蚕也变成了龙。必须要说明的是,蚕是南方的龙。自从伏羲氏“立一百一十一年崩”之后,龙就分为南北两种。北方由红山文化发源,其主人是金天氏。南方由高庙文化和大溪文化发源,其主人是朱襄氏。距今5500年,南北两条龙曾经会师中原。最早的蚕,就出现在中原双槐树遗址,是一只玉蚕。不过,也就是在双槐树遗址形成的距今5300年,南北两条龙又分道扬镳。朱襄氏到太湖流域建立良渚文化。距今4300年,也就是史籍中记载的尧舜时代,良渚文化受洪水的影响,同时,也是与统治中原的尧舜一方争夺影响力,就转移到山西与陕北,建立石峁城遗址,试图夺回被尧舜的祖先金天氏丢失的他们龙族的祖籍地东北辽西地区。然而,他们显然是失败了,所以,就转移到了四川成都,创立三星堆文化。而他们到四川成都之前,这里显然已经先到了一批人,就是从陕西甘肃地区南下的女娲氏的后裔。两部分人本来就都是华胥氏的后裔,这时候重新融合,于是,就有了成都博物馆的那只汤匙图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