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唐代木构“第一把交椅”
唐二寺,瑰宝世间无
千劫何缘存象法,明时自不玄珠
沉晦庆昭苏
——《五台杂咏》
大佛光寺的故事,要从这幅摄影作品开始讲起
敦煌莫高窟第61窟壁画 /
该图为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的画册《敦煌石窟图录》中的“五台山寺院图”(局部),于敦煌莫高窟第61窟壁画中实地拍摄,可见唐人绘制的完整清晰的“大佛光之寺”。
| 发现 |
著名建筑师梁思成先生偶然间看到了这幅作品,心中甚喜,迅速开始查阅资料,筹备实地考察。
梁思成与林徽因 /
从1932年到1937年初,梁思成和林徽因率领考察队实地考察了137个县市,1823座古建筑。
可是,他们一直期望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却从未出现。
在当时,日本人以嘲讽的口气给中国古代建筑下了一条定论:在中国已经没有唐代时期的木构建筑,要看中国唐代木构建筑,就去日本的奈良、京都吧。
佛光寺的发现彻底打破了这样狂傲的断言。
| 五台山 |
自东汉永平以来,五台山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佛教历史,五座山峰环互而列,当中腹地为“台内”,五峰外围称“台外”。
台内为文殊菩萨道场,向来得宠而厚遇,帝王商贾多出重金布施,香火极盛,修葺不止,因而明清以前的殿宇很少存在。
五台山台内 /
倒是在台外稀疏零落的寺庙中,人迹少至,寺僧贫苦,香火冷落,两座唐代木构得以保留,一为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的南禅寺大佛殿,一为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的佛光寺东大殿。
而若从殿建规模和文物丰富程度上来看
佛光寺东大殿就该“坐第一把交椅”了
也因此被梁思成先生称为“中国第一国宝”,于1961年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建寺护寺 |
《清凉山志》载:“魏文帝见佛光之瑞,因名。”
相传,北魏时,孝文帝朝拜五台山,至南台顶,忽见峰西放光,照彻空虚,以为文殊灵迹,于是创建了佛光寺。
大佛光寺入口 /
到了唐代,佛光寺置有五大院,即:南禅院、白云院、华严院、单禅院、各寮院,佛祖统计上记在:“建三层九间弥勒大阁,高九十五尺”。当时的情况,真可谓洋洋大观,香火最盛时期,有“骑马关山门”的说法。
后唐武宗会昌五年毁佛灭法,五台诸僧多亡奔,佛光寺殿堂均毁于一旦,仅留北齐(或北魏)时期的祖师塔在寺。
唐宣宗时佛法再兴,独守佛光寺的愿诚和尚来到长安,找到当年认识的女居士宁公遇,诉说了重建佛光寺之宏愿,宁公遇欣然赞助。这样,大中十一年,在原弥勒大阁的旧址上重建了东大殿,单层七间。
唐经幢年代记录 /
金熙宗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又修建了文殊殿,普贤殿,天王殿。
元代佛光寺曾一度衰落,明宣德年间,河北游来的本随和尚,与其八大门徒各游走一方募化布施,修补东大殿,新塑罗汉二百九十六尊,维修文殊殿,并在两山墙绘画罗汉二百四十五尊。
至此,佛光寺由十方常住改为子孙庙。
佛光寺平面图 /
由于护理不慎,七间木构普贤殿与五间木构天王殿,先后于明崇祯年间和清光绪年间被火焚烧。东大殿也在一九四一年冬经历一险,幸被老和尚澄溪发现,迅疾借积雪扑灭了火光,才免遭一劫,澄溪和尚护寺功德无量。
| 东大殿 |
东大殿位于最上一层院落,坐东向西。
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八架椽,单檐庑殿顶。
前檐五间设门板,两尽间砌砍墙,安直棂窗。
出檐深远、斗拱雄大、柱子粗壮,屋顶坡度平缓,整体建筑风格庄重朴实。
东大殿正立面 /
东大殿立面及纵剖面图 /
柱及柱础|
“檐柱内柱均同高(注:宋代之后内柱逐渐加高),高约为柱下直径的九倍,柱头卷杀作覆盆状,其用柱之法,则侧脚与生起二法皆极显著,与宋《营造法式》所规定者约略相同。”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卷杀:”卷“有圆弧之意,“杀”有砍削之意。指的是将构件或部位的端部做成缓和的曲线或折线形式,使得构件或部位的外观显得丰满柔和。
转角铺作 /
侧脚:宋代建筑术语。外檐柱在前后檐均“柱首微收向内,柱脚微出向外。”(《营造法式》)
生起:建筑物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依次升高。
前檐柱础作覆盆宝装莲花状,如盆子倒扣,上雕莲花,每一莲花瓣中间起脊,脊两侧突起椭圆形泡,瓣尖卷起作如意头,是唐代最通常的建筑风格。
东大殿柱础 /
门窗|
“门扇为门板,每扇钉门钉五行;门钉铁质,甚小,恐非唐代原物。两梢间窗为直棂窗,元、明以后此式少见于重要大建筑上。”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东大殿门窗 /
斗拱|
柱头铺作剖面《营造学社》 /
“柱头铺作出双抄双下昂(七铺作),其一、三两跳偷心。第二跳华栱跳头施重栱,第四跳跳头昂上令栱与耍头相交,以承替木及橑檐檩。其后尾则第二跳华栱伸引为乳袱,昂尾压于草袱之下。其下昂嘴斜杀为批竹昂。”
“转角铺作于角华栱及角昂之上,更出由昂一层,其上安宝瓶以承角梁。”
“内柱出华栱四跳以承内槽四椽袱,全部偷心,不施横栱,其后尾与外檐铺作相同。”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柱头、补间、转角铺作 /
偷心:指一朵斗拱中只有出跳的拱、昂,跳头上不安横拱的作法。
东大殿内槽 /
构架|
檐柱与内柱夹着的区域,称为外槽,进深一间,形成方形回廊;内柱围绕着的区域,称为内槽。梁上装天花板,方格密小,称为“平闇”,如果天花板方格颇大,形如棋盘,就另称为“平棊”了。
平闇 /
平闇将梁架隔为“明袱”和“草袱”。明袱即露在明处的木梁,砍削成拱凹的形状,如同弯月,称为“月梁”;而草袱是隐藏在天花板之上的木梁,用粗糙之木,不用斤斧加工。
东大殿外槽 /
草袱最高处第一道梁即平梁上面安了“大叉手”而不用侏儒柱,是唐代特有做法。宋代梁架为叉手、侏儒柱并用。元、明两代叉手渐小而侏儒柱增大,到清代就完全不用叉手,只用侏儒柱。
东大殿大叉手梁 /
文殊殿叉手和侏儒柱并用 /
泥塑|
内槽依着后内柱砌了扇面墙,占满五间长,两边折而向前,再砌一件多长的墙,三面绕拥,筑成巨大的佛坛,上面立着佛、菩萨等三十多尊。
塑制工艺极高,衣纹流畅,褶皱分明
如象真衣般薄而贴身地披在身上
令人遗憾的是,民国初年重新着色时,变为龙袍衣料,过于鲜艳又十分唐突,实为“败笔”。
东大殿佛坛 /
弥勒佛左前侧的那尊供养菩萨最为生动传神。一足跪,一足蹲,坐在高蒂莲花上,颈戴璎珞,腕配宝环,披肩带子绕过胳膊内侧垂下,圆润的左手搭在膝前,右手罩一手帕,捧着仙桃供养。
生动的供养菩萨 /
东大殿还有两尊写实肖像,一尊是女施主宁公遇,另一尊是建殿的愿诚和尚。宁公遇塑像望去面部丰满,目光慈善,气韵高雅;愿诚和尚身披袈裟,盘腿打坐,宁静凄戚,虔诚专注。
愿诚和尚和宁公遇 /
| 文殊殿 |
文殊殿位于山门院内北侧,坐北向南,建于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
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悬山顶
最中心一间为当心间,向两旁渐次称为
次间、梢间、尽间
正面三中间开门,两梢间开直棂窗,两尽间砌砖墙
文殊殿正立面 /
檐下斗拱,雄壮而显华巧,补间铺作有了正面和斜面组合在一起的华栱(斜拱),中间三间还是四缝五面,形制如怒放的花朵。
文殊殿正门 /
文殊殿内,采用了“减柱法”,仅用四根内柱,就撑起了整个梁架。
前面横跨中三间的内额,截面有75×53厘米粗,在柱头上先施“绰幕枋”,增加了厚度,减轻了剪力;后面的用柱法则是另一种样子,内额的截面仅有48×33厘米,为了弥补后额撑在的不足,枋两端安斜材叉手,下接同样长的三间跨度的由额,将内额上的重力转入到由额的两端,再传递到内柱和山墙柱上,形成“八字柁架”,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才能。
文殊殿“八字柁架” /
| 祖师塔 |
祖师塔 /
在东大殿南侧,有一座造型奇特的砖塔,称为祖师塔。型制幽谷,轮廓秀美,多以莲瓣、莲花做装饰,具有印度式建筑风格,属于北魏(公元404—532年)或者北齐(公元560—577年)遗物。
本文资料整理自《中国建筑史》、《佛光寺》及网络;图片大多为实地拍摄,图中标识为研究学习之后自行添加,如有疏漏不妥之处,欢迎修改补充,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