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防治绝招』幼年类风湿病
幼年类风湿病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病,以发热、皮疹及全会淋巴结增大等为主要表现,伴肝、脾、胸膜、心包等内脏损害,并且迟早出现关节炎症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4岁和8—10岁发病最多,患儿年龄越小其临床症状越偏于全身症状。其预后比成人好。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是复杂的免疫损伤过程,大多认为与免疫、遗传、代谢及感染因素有密切关系。
有哪些症状
本病可分为全身型、多关节型和少关节汹。
1.个身型:间歇局热伴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腹痛等全身症状。发病平均午龄为4—5岁,1—3岁与11—13岁之间各有一个发病高峰。
(1)关节症状:明显出现关节炎时间平均在发病后2个半月,甚至更长时间。关节可从单一关节到全身关节疼痛,表现不一,多数是在起床时令身或仪在四肢感到僵硬。
(2)发热:多为间歇热,一日之内多变,高热时可达40℃以上,但高热不伴有寒战和抽搐,—船状况较好。
(3)皮疹:躯干,四肢,颜面,手掌等处可见粉红色的丘疹,斑疹,全身型的90%有皮疹,少有瘙痒感,皮疹特点为发热时出现,热腿又消失,于受摩擦及受保温部位显著。
(4)心脏炎及心包炎:心脏炎是全身型最重要症状,表现为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可有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心包炎并不少见,表现为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如有心包准擦音,心电图变化则可确诊。
(5)其他:可有肺炎及胸膜炎,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神经症状如兴奋、昏迷、抽搐、脑膜刺激症状(脑脊液正常)等;
2. 多关节型:受累关节超过4个以上属于多关节型。此型多见于女孩.约为男孩的2倍。平均发病年龄为7—8岁、2—4岁和10—14岁,各有一个发病高峰。
(1)关节症状:好发关节是膝、手、足、肘.肿胀、疼痛、对称性,局部不红不热,5岁以下的患儿易累及指关节.手指呈纺经状肿胀,侵犯趾关节者相对少,颈椎也是好发部位。
(2)全身症状:皮疹,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轻度心包炎,发热在39℃以下,此型多伴合皮下结节。
3.少关节型:平均发病年龄为7—8岁,女孩约为男孩的3倍。
(1)关节症状:起病缓慢,有肿胀和晨僵,但疼痛轻微,侵犯铝关节者则出现剧痛。好发部位为膝关节,其次为股、踩、肘关节。
(2)全身症状:患儿常有微热,但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皮下结节等少见,此型多伴有虹膜炎且易转为慢性。
如何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凡关节炎或全身症状持续在三个月或更久者,除外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结核病)、急性白血病、组织细胞增生症,化脓性关节炎,结核过敏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之后,应考虑本病。
如何治疗
基本方一
独活5—10克,桑寄生5—10克,秦艽5—10克,防风5—10克,当归5—10克,川芎5-10克,赤芍5—10克,茯苓5-10克,杜仲5—10克,牛膝5-10克,党参5-10克,桂枝3克,甘草3克。
*寒偏胜,加乌头(先煎)4—6克,麻黄4—6克;
*湿偏肚,加薏苡仁10克,苍术10克;
*痛剧,加乳香10克,没药lo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幼年类风湿病,肢体关节游走性疼痛,时发时止,动则加重,肢体沉重,活动不便,局部肿胀,皮色不红,冬季加重,得热则减。
基本方二
石膏30克.知母5—10克.粳米5—10克,黄柏5-10克,牛膝5—10克,苍术5—10克,甘草3克,桂枝3—5克。
*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加牡丹皮10克,桃仁10克;
*阴虚,加生地黄10克,白薇10古 地骨皮10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幼年类风湿病,发热.关节红肿疼痈,局部灼热,伴有口干烦躁、多汗等。
有哪些单验方
1. 羌活3--5克,海桐皮5--10克,姜黄5--10克,生姜1-3克,白术5--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2. 川牛膝10克,黄柏10克,桑枝10克,滑石(包煎)10克。苍术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鸡血藤6克.海风藤6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水煎服.每日1剂。
特别提示
1. 急性期须卧床休息1—2个月,伴有心脏受累须卧床休息2个月,伴有心衰者限制活动半年后再逐潮恢复正常活动。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注意防寒保暖,其有类风湿病家族史者更须注意。
3.宜食用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
4.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疾病,及时彻底治疗龋齿、扁桃体炎等局部病灶。
5. 采用理疗及适当体育疗法,减轻关节障碍。如关节疼痛剧烈.可用湿热敷,早、晚各1次,每次10—15分钟,以减轻其疼痛。为防止关节挛缩,可于入睡时采用夹板或支架固定受累关节于功能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