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热入血室”的证治及机理探讨

“热入血室”首见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后世历代医家多有研究,尤以明清之际的温病学家各有发挥。本文在整理研究历代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对“热入血室”的证治及机理仅作初步探讨。

一、“热入血室"的概念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有以下记载:“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则明了,暮则谵语,如有所见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愈。”

以上条文可以看出。“热入血室”特指妇女经期感受外邪,邪热乘虚而入于血室,与血相搏而出现的一组病证。症状主要有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白天神志清醒,夜则神昏谵语等。

历代医家对血室所指概括起来有四种意见。一是指胞宫,二是指冲脉,三是指肝,四是指冲任。其中以认为指胞宫者居多。当代医家哈荔田、刘奉五等则认为与胞宫、冲任、肝胆三方面均有关联。哈氏指出:所谓“血室”可以顾名思义,不外指血液潴留之处,其与子宫关系固然密切,而与肝脏、冲任二脉也有连带关系。热入血室的临床表现也往往涉及到以上三个方面:

关于“热入血室”中的外邪,有伤寒之邪与温热之邪的不同;还有胃无邪及邪已先犯胃之别。伤寒之邪由经而入血室,其胃无邪,故可用人参、大枣;又寒邪虽逐渐化热内陷,但胃气未乱,空虚无邪,故可补也。温热之邪乃邪热有余,已先犯胃,后入血室,其气分、血分皆为邪热所弥漫,绝无复扶胃气、助热入血之理,故只有去人参、大枣加凉血之品,使血不与热相搏,而后方能解。

总之,热入血室一证,多因妇女素体不足,经气不足,加之劳役过度,情志抑郁,以致肝失疏泄,冲任失调;在此基础上,又因经行之时或新产之后,感受风寒、风热之邪。或外感期间月经适来适断,即可导致外邪余热乘虚而入;外邪与正气相争,搏结于血室,从而形成“热入血室”的病证。

二、“热入血室"的证治

“热入血室”的主要证候:

“热入血室”始终与妇女月经有关。本证的形成常由以下三种情况:外感时月经适来,或经行未止而感外邪:妇女素体虚亏,月经适来,骤感风邪,以致热邪乘虚而入。可见月经猝止,出现热与血搏,瘀阻胞宫的情况;另外还可见热入血分,迫血妄行,而致经水过多,淋漓不断之证。

因有外感之邪入侵,故常见恶寒发热的症状;邪留少阳者,则出现往来寒热之症状;若邪入厥阴,则出现热深厥深之症状;若热蕴血分,则可见日晡或夜间潮热。

热入血室,其病在血分。心主血,肝藏血,邪热上扰心神,或邪陷厥阴肝经致魂不守舍。轻者仅心烦不寐,重者必神昏谵语。

肝之经脉布于两胁,热入血室。邪气滞留肝经者,可见胸胁胀满如结胸状;热与血结,瘀阻胞宫,则有小腹疼痛拒按之症。

三、“热入血室”的治则

1.邪结少阳:素体较虚者,经水适断,邪热乘虚内陷,出现寒热如疟,或寒多热少而无谵语者,应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从胆经调治,使血室之邪随之外出。若热多寒少者,必蒸热口渴,宜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加生石膏、麦冬、生地、元参以养营清热。

2.热与血结:妇女经水适来,又感温热之邪,邪热内陷,经水即闭,热与血结。出现胸胁苦满,小腹胀痛拒按,神昏谵语者,可用小柴胡汤合桃仁承气汤,以破其血结,清其内热。

3.热迫血行:经水适来,又感温邪,其热传营,迫血妄行。以致月经未当期而止;或经来量多,甚则淋漓不止者。当治以小柴胡汤加青蒿、丹皮、生地或酌加炭类止血药。

四、“热入血室”治疗注意事项

1.慎用汗、吐、下法:《金匮要略》曾对“热入血室”的治疗提出勿犯胃气及上二焦的治禁。沈尧封云:“论无犯胃气及上二焦,谓不可攻下,并不可吐汗也”指出“热入血室”与胃肠无涉,不可用下;病不在表故亦不可汗;胸膈无邪,尤不可吐。在治疗上若能做到不妄用汗、吐、下等法以败胃伤阳,则自能治愈。

2.防止寒凉太过:“热入血室”最易伤人阴血。一味清邪,则阴易伤,血为寒滞,固结不解。因此,用药上应防止寒凉太过。《温病条辨●下焦篇》说:“热入血室,医以两清气血,邪去其半脉数,余邪不解者,护阳和阴汤主之”该方由人参、炙甘草、白芍、干地黄、麦冬等组成,此乃防止寒凉太过之举。

3.注意逐瘀与止血:“热入血室”乃热与血结,每多瘀血,治疗上应注意逐瘀药物的选用。若兼见经来血块或小腹疼痛拒按,为瘀血内阻,可用益母草、当归、泽兰、红花以活血调经、疏导化瘀;若冲任不固,或热迫血行,出血较多,可加升麻炭、地榆炭、荆芥炭、三七等止血之品。

4.强调对“谵语”的病机鉴别:“热入血室”每见谵语,乃一种以神志不清、胡言乱语为特征的症状,常因高热引起,多见于实证。此时,正盛邪实,尚属易治;若虚证、寒证出现谵语,每因正虚邪实,抗邪无力,故多难治。“热入血室”所致之“谵语”应严格与一般疾病出现之“谵语”相鉴别。叶天士虽以身重、身轻为鉴别要点,但临床更需全面观察,综合辨证,以免延误病情,失于治疗。

五、"热入血室"证治的现代医学基础

从现代医学来看,“热入血室”是指妇女月经期间遭受感染所致的疾病。其特定条件是妇女月经期。妇女月经周期受神经内分泌的调节控制,经期最重要的变化是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明显下降。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使全身代谢水平低下,抗病能力明显减退,因此妇女月经期间容易遭受感染。感染后常发生以下临床症状。

1.发热 由于妇女月经期间抵抗力低下,细菌内毒素或其他感染因子引起前列腺素E(PGE)释放,其作用于体温中枢而引起发热。由于妇女的体质状况不同,临床上可表现为中医所谓“往来寒热”、“热深厥深”、“日哺潮热”等症。

2.胸胁苦满 月经期间妇女除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低下外,有的还兼见二者浓度不平衡。若孕激素分泌过少,往往出现肝脏随月经期而充血,患胆石病的妇女则易诱发胆囊疼痛,表现出胸胁苦满的症状。

3.神昏谵语 月经期间,雌二醇低下,这样激活腺苷环酶所产生的环磷酸腺苷(cAMP)相对减少。有人发现昏迷时cAMP水平降低。所以经期妇女感染容易出现神昏谵语。

中医治疗“热入血室”的主要方剂是小柴胡汤或柴胡汤类制剂:柴胡是主药。1985年日本广岛医学部用大鼠脑制备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筛选100种中药的实验证明,柴胡有活化AC的作用。1989年林氏报道柴胡提取物呈浓度依赖性AC的作用。1991 年林氏又发现柴胡组成成分有活化AC的作用外,还首次发现柴胡组成成分有抑制AC的作用。腺苷酸环化酶(AC)是多种神经递质、激素和药物作用的靶酶,它们之间所发生的作用,活化或抑制了AC活性,从而使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升高或降低。进一步产生生理与药理作用。柴胡的退热作用,就与其抑制AC有一定关系。研究认为,PGE引起的发热作用主要是通过兴奋AC引起的。柴胡有抑制AC的作用,故有退热之效。柴胡的疏肝解郁利胆作用与肠道平滑肌的兴奋状态有关。胃肠m受体激活剂如氨甲酰胆碱、毛果芸香碱等也有兴奋肠肌和增强活动的作用,此作用是通过抑制AC实现的。所以。应用柴胡及其制剂可以消除胸胁苦满。

综上所述。以小柴胡汤为代表的柴胡类方剂是中医治疗妇女“热入血室”的主要方剂。从而为柴胡及其制剂用以治疗“热入血室”的发热,消化道症状,神经及精神症状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来源: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zhaodongqi_9009489627.htm

(0)

相关推荐

  • 黄褐斑的中医辩证方法:4种黄褐斑的“导火...

    黄褐斑的中医辩证方法:4种黄褐斑的"导火索"你知道吗? 1.肝郁气滞证 [主症]:多见于女性,斑色深褐,弥漫分布:伴有烦躁不安,胸胁胀满,经前乳房胀痛,月经不调,口苦咽干:舌红,苔 ...

  • ​三十六、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

    ​三十六.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各家见解不一,有的认为是冲脉,有的认为是肝脏,有的认为是子宫,所说都均有一定理由,顾名思义,要不外血液储留之处,三者均有连带关系,不需强分.又少阳篇18条所 ...

  • 妇人中风伤寒,行经而热入血室而致病..

    伤寒论原文 143.妇人中风,发热恶寒,得之七八日,经水适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肋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144.妇人中风,七八日,经水适断者,续得寒热,发作 ...

  • 『每天学伤寒』血热的情况怎么处理

    倪海厦&张仲景 修田哥哥资料库 一五七:『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鞭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 ...

  • 漫淡热入血室——哈荔田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按语 "热入血室"是<伤寒论>中非常重要的病机概念.对于"热入血室"的理解,历来争论较多.什么是血室,热入血室的主要诊 ...

  • 胡希恕:妇科疾病证治 --- 经血不调

    经血不调   (1)热入血室(编者按:参文末附篇):感冒.伤于风寒.热病,适值妇女月经初来或适断,邪乘子宫之虚而入,患热入血室,其阳明证居多.其人如狂,谵语得厉害.辄以大柴胡汤.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丸 ...

  • 古代大肠肿瘤证治方药规律探讨

    研究目的 中医在大肠癌的认识上源远流长,本文拟通过对历代重要医籍中与大肠癌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建立大肠癌中医古籍文献数据库,对大肠癌相关病证从病名源流.症状体征.病因病机.辨证治疗.转归预后等方面进 ...

  • 陈慎吾讲妇女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

    妇女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 363.妊娠恶阻病因 [原文]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 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讲义] ...

  • 陈慎吾讲妇女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女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374.产后三病 [原文]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 ...

  • 中医郁证证治特色探讨

    郁证就是指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在体内运行不畅,甚至停滞于体内形成有形之实邪的一类疾病.它是由情志不舒,肝郁气滞等原因造成,朱丹溪把郁证分作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等六种,但六郁都是以气郁为 ...

  • 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探讨2型糖尿病的中医方药证治规律

    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976篇文献,涉及10种并发症,18种合并症,5种伴随主症;所用中药剂型涉及9利种,其中较多使川的有汤剂.颗粒剂.丸剂及胶囊.在中医辨病与辨证论治二种模式中,辨证论治文献占比超过 ...

  • 1474例抑郁障碍临床资料分析与证治规律探讨

    结果:抑郁障碍以营卫失和为发病基础,阳郁不达是病机关键.病涉心肾,以心为主,病久及肾,损脉及脑.发病初在气分,日久及血,痰浊.瘀血.火热内结,胶着难解.病性有虚实之分,邪实多责之气郁.痰热.瘀热.血瘀 ...

  • 脂肪肝从肾论治机理探讨

    [关键词]  脂肪肝:,,肾虚:,,中医病机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脂肪肝从肾论治的机理.方法研读中医相关文献,分析肾与肝.肾与脾胃.肾与血淤等的关系,结果滋补肾阴,温补肾阴法治疗脂肪肝的临 ...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证治及用药规律探讨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证治与用药的一般规律,从而为优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各医学期刊发表的有关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文献,筛选出符合标准的中 ...

  • 2271例不寐临床资料分析与证治规律探讨

    目的:基于丁元庆教授治疗的2271例不寐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丁元庆教授治疗不寐的辨证论治规律和用药经验,为不寐的防治提供借鉴.方法:采集不寐患者的相关病情信息,对其一般资料.病史情况.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