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别通说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经络之间的配伍关系多种多样,其中同名经(如:小肠与膀胱为同名经)和表里经(如:肝与胆相表里)这两种,算是目前针灸教材的主流配伍。
除此之外,我想说说,还有另外的一类配伍关系“脏腑别通”
“脏腑别通”,在大学的针灸教材上从来没有记载。因此,导致科班学习的中医学生,往往没有意识还有“脏腑别通”的经络配伍关系,反正我上学的时候是没听说过。
我也不清楚,为什么编写教材的教授,这么看轻“脏腑别通”的经络配伍,甚至连“知识普及”都不愿意放进去。并非教授们不懂,我想仅仅是因为它的身份不是“正统”,往往被看作“旁门之术”。
可是,“脏腑别通”在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其疗效也不亚于同名经与表里经配伍,起码我目前亲眼所见过的不少针灸高手,无不精通于此术。
1
历史由来
“脏腑别通”,又叫“脏腑旁通”,或“脏腑通治”
“脏腑别通”,是台湾针灸名家杨维杰给起的名字,因为他的著作畅销于全球,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所以现在基本大家都称“脏腑别通”了。
根据记载,“脏腑旁通”最在见于《孙氏思邈五脏旁通明鉴图》,可惜是仅仅只有一个名字,却没有留下传世版本,因此内容也不懂写的是啥,只说知道在唐宋时代开始有“脏腑旁通”一说。
到了明代,李梃的《医学入门。卷一脏腑。脏腑条分》提出了五脏穿凿论解析脏腑别通理论。比较特别是,李梃写道,肾有两通,分别与三焦通,与命名也通,但他也没有对这种脏腑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明代之后就到了清代,清代唐容川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脏腑通治》也有上述的内容,但是将“肾与命门通”删掉了,或许他觉得这句是废话,没啥实际用途。
唐宗海还讨论了脏腑通治的机理,他认为唐宋时代的理解都是凭空想象,不按实际出发。他想借用西医的解剖去解释脏腑通治,认为脏腑是有道路相通的,并非凭空想象的气化相通。
首先,唐宗海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确是“中医汇通”,但是古人的解剖也就听听就算了,别当真的。
古人所描述的脏腑通治,都是五脏对五腑相通,而胃与心包的关系还没有明确指出。
到了现代的杨维杰,他发现内关可以治疗膝痛,足三里可以治疗心脏病,促使他进一步对胃与心包之间的关系研究,因而拓展并补充了胃与心包相通,从那起六脏六腑通治算是完整了,并改名为“脏腑别通”。
2
原理探讨
脏腑别通,为什么会这样相通,其机理是什么?
李梃的《医学入门》认为脏腑别通是气化相通,但没对其机理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了。
唐容川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认为其气化相通是凭空之说,还是要根据解剖来寻找他们的关系,说的在理,但这些脏腑别通的关系并非看个解剖就能找的到。
目前来说,比较公认的是,脏腑别通实乃是气化相通,这是由六经开阖枢理论推衍而来的,从演算出来的结果看,与脏腑别通完全对应。
《内经》、《素问》都提及到三阴三阳的开阖枢理论,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阖。
如果将开阖枢理论以“同气相求”将其展开看,太阳与太阴是对应关系(开),少阳与少阴是对应关系(枢),阳明与厥阴是对应关系(阖)。
分别再将“开”的脏腑经络(膀胱经、小肠经、肺经、脾经),阴与阳相对,手与足相对,就构成了肺与膀胱通,脾与小肠通
“枢”的脏腑经络(胆经、三焦经、心经、肾经),阴与阳相对,手与足相对,就构成了胆与心通,三焦与肾通
“阖”的脏腑经络(胃经、大肠经、心包经、肝经),阴与阳相对,手与足相对,就构成了胃与心包通,大肠与肝通
看看下面的图,一下就懂了。
3
临床运用
简单举些例子说明。
如,鱼际穴治疗膀胱经的背痛,尺泽穴能够治疗膀胱经的腰痛,这体现出肺与膀胱别通。
曲池穴可治疗头晕,常规解释是曲池清热、清理头目。但从脏腑别通去理解,肝与大肠别通,头晕多与肝风相关,因此曲池治疗高血压头晕效果突出。同理,太冲穴可以治疗腹痛腹泻,除了因为太冲是肝经木的土穴,肝脾通调,也因为肝与大肠别通,大肠病可用肝经治疗。
胃与心包别通,内关常与足三里配穴治疗胃痛、呕吐,又可以治疗胸痹心悸。膝关节痛,多在膝前的足阳明经,故内关也是治疗膝痛的一个很不错的穴位,足三里深刺3寸临床可用来治疗心脏病。
脾与小肠经别通,阴陵泉是治疗肩周炎常用的穴位,特别是肩关节后的小肠经区域痛。小肠经的腕骨与脾经的阴陵泉配伍,可加强健脾利湿的功效。
还有其他的应用,不一一举例,明白这种思路,临床便可举一反三。
4
结 语
有人问,同名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与脏腑别通配穴,哪一种疗效更好?
同名经配穴是手足上下相对应(如:手太阳小肠对足太阳膀胱),表里经配穴是脏腑阴阳对应(如:手太阴肺对手阳明大肠)。而脏腑别通是脏腑、手足、上下全对应(如:手太阴肺对足太阳膀胱)。
相比而说,脏腑别通在的经络平衡对应比同名经、表里经更胜一筹,理论上也是疗效更出众,当然同名经、表里配穴也是很好用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