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讲:怎样让孩子爱父母
怎样让孩子爱父母
不少父母有一个困惑:我们那么爱孩子,为什么孩子并不那么爱父母?
建议大家考虑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的思路:父母爱孩子,就像一个画家爱他的绘画作品。画家爱他的作品很正常,但不能要求作品爱画家。一般而言,父母爱孩子,总是多于孩子爱父母。这并非因为父母的无私之爱,而是因为父母知道孩子是自己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延续,父母爱孩子意味着父母爱自己。孩子被父母视为自己的产品,而孩子不会将父母视为自己的产品。产品总是属于其制作者,而制作者却不属于产品。(详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51.)
怎样让孩子爱父母?
第一条建议恰恰是:我们爱孩子,但不能要求孩子同等地爱父母。我们也许可以期待孩子将来能够孝敬父母,养老送终,但是,如果父母做得不够好,孩子也可能不会孝敬父母,不会养老送终。
这条建议其实是一个前提条件:如果指望孩子爱父母,那么,父母最好放弃一个不切实际的要求,不能因为我们做父母的人那么爱孩子,于是就要求孩子也那么爱父母。有了这条建议之后,我们再来提出第二条建议。
第二条建议是:暂时忘记自己做父母的身份,尽量成为孩子的朋友。
人和人之间主要有三个情感关系:亲情、友情和爱情。在亲情与友情之间,西方教育传统侧重友情,中国教育传统侧重亲情。
亲情是建基于血缘关系的血亲之爱,其核心是父母爱子女与子女爱父母。在亲爱、友爱、恋爱三者之间,西方教育传统更重视友爱,而中国教育传统重视亲爱。《孝经》开篇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按照中国教育传统的思路,教育始于爱父母,而爱父母始于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焦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其次重视友爱,包括平等的兄弟之间的友爱和不平等的对长辈的友爱。对父母的孝爱(亲爱)和对兄弟的悌爱(友爱)一起构成仁爱之本。《论语·学而》的说法是:“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在亲爱和友爱之间,究竟哪一个更重要?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亦有不同的优势。友爱高于亲爱的合理性在于:友爱更自由,而血缘关系的亲情之爱有某种强制性。亲爱高于友爱的合理性在于:父母是世界上最可靠的朋友,对父母之爱可以扩展为对他人对世界之爱。“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若对自己的父母无动于衷,则说明这个人对世上任何其他朋友或领导也会麻木不仁。若对养育自己的父母都没有爱心,就既不会完整而真诚的友爱,也不会有完整而真实的恋爱。
友爱之所以重要,主要因为朋友总是因志同道合而相互亲近,也因此可以从朋友那里看到自己。不仅从朋友那里看到自己的长相和人格,而且可以从朋友那里看到自己的精神力量的外化。
美好的恋人关系不仅呈现为亲密的性爱伙伴,而且是心有灵犀的灵魂伴侣(soul mate)。恋人之爱之所以浓烈,除了因为身体欲望的原因,“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更重要的是彼此将对方视为情感创作的对象,彼此成为对方的精神成长的促发者与见证人。“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恋人之爱比一般的友人之爱更浓烈,是因为恋人不仅是自己的朋友,而且两人可以融为一体。恋爱与亲人之爱类似,两者都接近自爱。杀父之仇或夺妻之恨之所以激烈,也还是因为父母与妻子是自己生命共同体的一部分。杀父与夺妻接近切割自己的肉身。
在亲爱和友爱之后,接下来才是恋爱。有亲爱和友爱作为前提,恋爱才不会纵欲、无理或失礼。《诗经》以《关雎》始,旨在教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发乎情而止乎礼”。中国传统文化既承认人的自然欲望,“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同时又重视以理制欲、以礼改情。《礼记·中庸》云:“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