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梁实秋散文——《炝青蛤》

《炝青蛤》是一篇写物散文,梁实秋先生《雅舍谈吃》的其中一篇。作者先是描述山东餐馆里的炝青蛤这道佳肴然后逐渐拓展到自己体验世界各地的不同贝类食物。文章给予了读者视觉与味觉的双重冲击。此篇散文作为众多以吃为主题的散文的一篇,我觉得是最能体现作者写作手法的,并且他把散文“形散神不散”这一特点在炝青蛤这篇文章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炝青蛤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总分结构,作者采取了先议后叙的表达方式。作者先抛出在南方人不似北方人嗜食贝类之后,在后面的文章逐渐用事实与各种不同的例子来辅佐论证这个论点。

作者运用南北地区的饮食差异作为了文章的起始。地域的差异使得南北两方人对于食用带壳的软体动物上喜好程度有着较大差异。引用了《梦溪笔谈》中沈括描写一则关于烹饪蛤蜊的趣事来承接开头。“煎之焦黑而就为烂”生动而又幽默的写出那位庸人不懂如何煮蛤蜊。

之后的三四节是全文唯一两段讲述青蛤的,第三节中作者开始从烹饪青蛤讲起,分两种有关青蛤的名菜分别介绍。其一是炝青蛤,首先作者介绍了青蛤的外观与身体结构。通过描写结构颜色的不同带给读者真实的视觉感受。其次开始简述如何烹饪炝青蛤, “烫”,“掰”,“列”,“洒”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生动形象的描写出炝青蛤这道名菜所需的工序。其二是“芙蓉青蛤”,作者简单的介绍了以下就一笔带过了,因为此节重点还是炝青蛤。

第四节中作者运用叙述的写作手法从买青蛤、浸青蛤一直写到吃青蛤。完整的描写了一个家庭在一年之中品尝青蛤的全过程。没有任何抒情以及描写的部分,作者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将这一过程呈现给了读者。

此后通过将青蛤作为一个引子,引出了后面的台湾“蚵仔煎”继而引出来南方的钳子……始于北方,至台湾,回南方,延伸至美国西海岸,而后回到台湾,以江浙作为结尾。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事例从国内拓展至国外,从蛤类延伸至其他贝类。这就是散文中“形散”的特点,不同的地域造就了风格迥异的贝类食物,却带给了人们相同的美食享受。文章是以空间顺序进行展开的,并且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向外扩展的,围绕一个中心---青蛤,延伸到其他贝类,拓展到不同国家。

在描写各种贝类的特点时,作者采取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介绍每种贝类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大同小异。作者都会先用说明的表达方式,用言意简明的文字,表述不同贝类的形状与特征。比如文章中作者阐述“古异德克”时,用说明的表达方式突出了形态之大以及肉之厚。“壳大者长不过四五寸许”,“肉长可达一尺开外”通过列举数字来体现出“古异德克”相对于其他贝类的巨大。作者把 “古异德克”的每个细节的形态呈现的完整无缺。虽然用词简单但是读者不会感到单调,细节的说明带给读者有一种“近在眼前”的感觉,仿佛能远在大洋彼岸的“古异德克”并不遥远。另外再讲述美国人对于烹制“古异德克”的笨拙手法时,作者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韧如皮鞋底”,“味同嚼蜡”等短语故意夸张了烹饪质量的拙劣,加强了渲染力,烘托出了气氛。也揭示了再高级的珍品食材若是不懂如何处理,最后的结果也将是失败的这一道理。再到文末的黄泥螺,“小的像绿豆般”,“黑不溜秋的”,诙谐幽默的词汇再加上比喻的修辞手法活灵活现的写出了黄泥螺小而精致的外观。虽说还是说明的表达方式,但比喻的加入不仅仅生动形象的体现了黄泥螺的外观,还给文章增添了许多趣味。

作者也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这也是本文作者夹叙夹议讲述贝类特点之外所用的另一种表达方法。第四节中在介绍台湾牡蛎(蚵仔煎)以及钳子时,作者分别直接引用了李时珍《本草》中对于南方人只食蛎黄的说明以及清一统志中描写出钳田之大的句子来辅佐自己的观点。这些引用提高了语言表达效果,也辅佐了作者的观点---酸菜火锅没了蛎黄就缺少了鲜美的滋味,煨红烧肉缺了钳子滋味就不再丰富。从东北的白肉酸菜火锅写到浙闽的煨红烧肉,横跨整个中国,而这些菜的辅料无一不是贝类的一种。虽然这些菜中贝类都只是辅料,但却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们使得这些名菜特别、给它们添彩。虽说北方人不易接受红烧肉中放淡菜,南方人不如北方人那么爱吃酸菜火锅,但作者通过描写一南一北的人们的饮食习惯差别,加以对于食用方法的叙述,仿佛将一南一北用贝类牵连了起来。

除了前文中所提及的作者在部分段落运用的修辞手法外,还有一些其他段落作者也运用了修辞手法。在描写壳菜煨红烧肉那段,作者把壳菜比喻成是晒干了的蝉,形象(有些恶心)描写出北方人对于壳菜的抵制态度,也辅佐论证了被人不似南方人只普遍喜事带壳的软体动物。

散文以议论开头,抛出观点后作者运用叙述以及说明的表达方式来辅佐并论证自己的观点。“形散”---这篇散文作者取材非常广泛,“神不散”---作者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所以这篇散文我认为是梁实秋“雅舍谈吃”中的“佼佼者”。

(0)

相关推荐